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道家成就理想人格的雙重路徑

2024-04-06國風

引言

道家哲學的服務宗旨一直都是「為民」「惠民」「愛民」,由君與民構建的和諧關系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礎。

而道家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對君主治國修身提出的基礎要求,君主以聖人之治作為治國處世的基本準則。

對於百姓而言不僅成就國家安全穩定、安居樂業的國內局勢,而且成就君主自身的光輝偉大形象,透過向內求己與向外求道的雙重路徑成就君主的聖人理想人格。

向內求己:復歸於嬰兒

在老子眼中,聖人是一種自然淡泊、恬淡寡欲、虛靜謙卑、無為博愛、內心赤誠的完美形象,這種近乎無瑕疵的理想人格如同嬰兒般純凈美好。

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國之君想要在亂世中自立自強、屹立不倒,不論從修身還是治國視角出發,應當效仿聖人的理想人格,即如嬰兒般純粹自然、安靜自由的成長發展。

老子曾言「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具有嬰兒般特質的聖人在自身修養層面善於運用柔弱致強、謙卑處下的方式,發揮出母性柔和慈愛的特性造化自然萬物,實作「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的目標。

聖人遵循天道的執行變化,使得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自覺依照「道」的方式方法有條不紊的運作發展,最終實作「道」生養萬物、孕化萬物的自然過程。

除了自然界的萬物,聖人更加註重自身的修養,即德性的修養。「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載營魄的目的是抱一,達到的效果是無離;專氣的目的是致柔,達到的效果是嬰兒;滌除的目的是玄覽,得到的效果是無疵。

這裏道家的修身分為三個層面:一是身體與精神的結合,使得身心合一,聖人不再是一種虛幻、象征性且可望不可及的存在,而是實實在在的與大眾一般具體實際的一種客觀存在。

將老子之「道」由形上精神的抽象層面轉而為具體的可觸摸的立體形象,聖人成為大眾崇拜與效仿的理想人格。

二是精氣的聚合使得聖人的理想形象變得柔和順從,聖人達到嬰兒般的狀態即是「道」的化身,使得君主修身養性遵循「道」的自然規律與變化執行達到精氣凝聚合一、虛靜柔和的最初狀態,將天地萬物與自身相聯系達到萬物與我為一、尊道貴德的理想境界。

三是清除內心的欲望與雜念,做到心靈清澈如鏡,不受外界的絲毫幹擾與紛爭專註內心的修德養善,將自身德性的修養與天道之德相比較透過自我的道德修煉與去除欲望的過程,達到無為見道的最佳狀態。

道家聖人的理想人格不僅是君主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且更是將君主融入百姓之中進行考察與體悟。

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人士屈原被朝廷小人陷害最終被楚懷王棄用後投湖自盡,其曾言「眾人獨醉為我獨醒」的名言,將自身的清醒認知與現世的渾濁人心作以比較,諷刺現實君主無法辨別真實人心的醜態。

美德與惡行本是一對相反的概念,而現世的百姓錯將惡行作為美德並競相模仿使得真正的美德無法彰顯,卻將惡行肆意展現。

君主效仿聖人美好光明的玄德使其言談舉止與百姓相比背道而馳,君主必須透過自身德性的彰顯與內心的真實判斷為百姓樹立正確的榜樣形象,引導百姓重塑正確的價值觀與判斷力,讓百姓從錯誤的精神世界回歸到正確的思想境界。

正是因為君主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並深入體悟,才可以發現問題,並妥善解決,將一己之身的道德修養感化百姓錯誤言行,凸顯君主向往的內聖美好形象。

向外求道:復歸與無極

道家聖人的理想人格除了君主向內追尋無極、樸的聖王之道。自身的德性修養與品德提升,體現在以下方面。

自然與無為的視角作為天下之王的聖人遵循「道」的基本原則主宰世間萬物的生成變化,內心包容一切如水流般滋養萬物的生長發育而不自持,關註萬物的執行演變而不加以任意幹涉。

內心德性充盈飽滿卻保持謙卑的姿態,甘於奉獻自身的所有力量造福於萬物,具有主宰一切的絕對權威而又樂於無私奉獻,這種主宰與奉獻之間的關系使得世間萬物綿綿若存、持久繁榮,因而聖人成為天下谷神一般地存在。

作為「道」的化身是天下所有物的開端與源頭,最終復歸於自然。自然界萬物具有將自然的特性延伸至人類社會則成為聖人之治的治國原則,即無為而治。「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聖人治國以無為作為國家治理的方略,加之將「道」的德性彰顯於世,國家治理在道與德的雙重作用下發揮出治國的最大功用。

即百姓的自然天性得以釋放,展現出猶如孩童般的純真質樸之心,聖人作為百姓的大家長雖不強加意願與任意幹涉其日常生活與勞作。

但遵循天道自然與社會演變規律引導百姓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前進發展,給予百姓的自由,也是有條件的自由,並非絕對個體的肆意而為、無惡不作,而是將天道作為國家治理最高的信仰與法寶對百姓自由自然發展地釋放與包容。

百姓之心如同孩童般純凈善良,其言語舉止思考的範圍內容展現於世人的也皆為純真美好,因而,聖人自身修養以自然為本,治理國家同樣運用自然之法使得國家的政治思想掌握在自己手中。

道與物的關系視角聖人遵道而行,無論面對自然萬物還是社會事務都具有美好的德性。聖人如何處理天道與萬物之間的關系呢?

老子認為,「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攫鳥猛獸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對於自然萬物而言,萬物精氣凝聚順應天時而自發生長展示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和氣景象,聖人的德性猶如赤子般醇厚,雖外形柔弱卻充滿勃勃生機與活力。

正因為柔弱處靜故而勝於剛強處動,使得蛇蟲鳥獸無法輕易傷害聖人之身,進而保障聖人的身心安全。

老子又從反面論證聖人之德與自然萬物的關系問題,若刻意追求延年益壽並強行執行精氣的融合則違背了自然而然的生化過程,使得柔弱虛靜的萬物運作變為剛勁有力的蓄意為之,即是有為而之,故破壞了萬物自生自長的和氣狀態。

其結果變為「物壯則老,謂之不道」,即加速萬物衰亡的行程,失去持續長久的生命活力,與「道」是背道而馳的。

對於社會事務而言,得道的聖人無論是處理國家政務還是處理君民關系均要做到「以和為貴」。

「和」體現在對萬事萬物的極大包容與忍耐,允許個體保持自身的獨立性與區別性,但整體應保持物我一體、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使得在普遍性中看到特殊性,特殊性中也具有普遍性的特點。

在處理不同的政務事件,整體把握根本的原則方法卻在處理過程中因事而論,考慮到事件發生的特殊性與關鍵點,以不同的方式妥善處理各種問題。

在處理君民關系過程中,順應百姓的自然本性發展,不加幹涉但卻引導百姓遵循天道在正確的方向行為處事,雖無為執政卻以百姓之心為心,時刻關註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與行為動態,將百姓的耳目口見作為自身的親身感受,實作「有為」治理。

治國的方案策略以百姓利益為出發點與落腳點,透過真切的關照與公正的愛護使得君民關系得以長久穩定和諧地發展。

為政的視角聖人的理想人格在為政治國方面體現的尤為明顯,透過自身遵循「道」的規律與原則,摒除一切雜念與欲望,顯露出純凈無私的赤子之心,即復歸於嬰兒。

而具有赤子之心的聖人在面對國家治理之中是以百姓之心為心,拋棄了自我的存在,實實在在地做到了國家一切事務皆以百姓的根本利益為主,將百姓的安居樂業與健康幸福作為執政之本,因而無論是對外外交或是對內治理都是把握主動權並積極為百姓謀福利。

結語

道家成就理想人格即為聖人一般的完美形象,透過對內對外兩種路徑實作中國哲學內聖外王的理想追求。

聖人對內修身養性,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並彰顯德性的完美無缺指引世人走向正確的修身之道與處世之道。

將自身融入百姓之中,體悟百姓的所思所想,以百姓為中心甘願奉獻自身力量服務關愛百姓,使得玄德照耀世間萬物。

聖人對外自然無為,治國理政之中包容臣民的自然天性,以百姓之心為治國的根本立足點,有節制的放任自由卻時刻關註國家的政治執行。

正確引導百姓在精神境界、價值觀念的正確導向,具有絕對主宰的權利卻又甘居於卑位無私奉獻,與臣民構建和諧的君民關系,使得國家發展長治久安、萬年永續。

參考文獻

【老子·十章】

【詩論】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