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年畫,話新年。
年畫是年節的文化符號,是根植於中國人心靈深處而呈現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表達。年畫文化的本質不在於「物」,而在於「人」。一南一北,「南桃北柳」,所有的年節寓意在此刻化作一幅過年的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產生於明代,當時在蘇州七裏山塘和閶門內桃花塢一帶有數十家畫鋪,年產量多達數百萬張,故以桃花塢為名。桃花塢木版年畫也應運而生。康、乾年間,大量「姑蘇版」年畫傳入日本,對17世紀「浮世繪」版畫亦影響深刻。2006年,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桃花塢木版年畫蘇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喬麥
最具代表性的【一團和氣】
是中國人對於美好事物追求的具象表達
桃花自古就是中國傳統詠春的代表意象,鐫刻在骨子裏的是東方的氣質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提起年畫,門神畫是年畫裏最為常見的,但具文人氣息的花鳥、仕女等題材則是桃花塢年畫的特別之處。 桃花塢年畫裏讓人最為印象深刻的非圓滾滾、紅艷艷的「一團和氣」莫屬。 馮驥才先生在【關於蘇州桃花塢年畫<一團和氣>的一封信】中提到,「在當代人看來,這個形象奇異、詼諧、美好,尤其是‘和氣’二字在充滿市場競爭的今天有著現實的意義自然就約定俗成地被認為是蘇州桃花塢年畫的一個富於誘惑的符號了。 」
繪制過程中的【潛龍騰淵】
年畫的制作流程非常之細致,須經畫稿、刻版、印刷、裝裱、開相5道工序。
與其他木版年畫相比,桃花塢木版年畫則更為獨特,印刷時先印墨線版,然後根據畫稿的色澤再分版套色。
用色通常為紅、綠、黃、桃紅、紫和淡墨等五六套色。
無論套色版用色是否相同,印刷時都是均勻平刷,不分濃淡,但可用「環色」,即兩種套色重疊造成復色,可豐富色彩的變化。
只一幅年畫就要刻制10多個版方才實作,每個版根據上色位置不同,刻制內容也有不同。
在無數雕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制作下,桃花塢年畫不僅色彩絢麗奪目,而且構圖精巧,形象突出,主要表現吉祥喜慶、民俗生活、戲文故事、花鳥蔬果和驅鬼避邪等民間傳統審美內容。桃花塢木版年畫不只是一幅美麗畫作,更是經典而鮮活的蘇州符號,是刻刀起、筆墨落時的那一份祥和寧靜的心境。
刻版分為上樣、刻版、敲底和修改四部份
其主要工具為「拳刀」,同時以彎鑿(剔空)
扁鑿、韭菜邊、針鑿、修根鑿、扡鑿
水缽、鐵尺、小棕帚等工具配合使用
被江南文化吸引的喬麥則穿過人生的諸多偶然性,與桃花塢年畫完成了一場雙向奔赴。以喬麥為代表的一批年輕藝術家正致力於傳承保護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自2004年起,喬麥師承桃花塢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房誌達、王祖德和廣東省現代浮水印版畫研究院執行院長盧平3位師父,開始從事桃花塢年畫的制作、創作與研究工作。
在前10年的時光裏,喬麥稱自己僅停留於學習與制作的層面。從第10年開始,喬麥開始思考如何在傳統手藝中融入當代元素,在創新年畫【江南系列】中,【鐫·江南】以桃花塢雕版工具「拳刀」為中心,將蘇州的四季美景刻繪在蘇式花窗圍合成的「花鏡」之中,呈現出江南細膩婉約的一面。作品借鑒了經典年畫【一團和氣】的圓融構圖,貫通古今。【繡·江南】則是以年畫表現蘇繡的巧思之作,同時也是獲得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的致敬之作。
桃花塢木版年畫題材多為
祈福迎祥、驅兇避邪、時事風俗、戲曲故事等
在喬麥看來,對於傳統民藝的傳承,不止是技藝,傳播也是一種傳承。
「技藝是根本,我也會積極擁抱新時代的各種可能性。
衣食住行中,但凡可以跟年畫產生關聯的,我們都會去試。
」喬麥說。
讓傳統民藝融入當代人文生活,是喬麥一直以來的目標所在。
她認為,文創是讓年畫「破圈」的可能性之一。
「年畫就是對美好生活的表達,不只關乎年節,也關乎每一點生活的細節。」「姑蘇二十四節氣」年畫系列,正是經由喬麥的潛心創作,對蘇州文化、對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訴說表達。精致的「蘇式生活」在一幅幅作品裏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技近乎於道’是年畫人的追求。如此幸運,我選擇了年畫,如此美好,年畫也選擇了我。」喬麥的溫婉語調裏透露著堅定。「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看得見來路,望得見去途,是為新生。飽含溫度、凝聚著江南靈氣的新桃花塢年畫正在悄悄浸潤著現代人那顆向往東方美學的心。
「白胖小子抱鯉魚、魚躍龍門寓如意、五福捧壽啦!
全都是楊柳青的,貼去吧、貼去嘍!
」
明末清初,京杭大運河為水多田少的楊柳青古鎮引來了八方商客,楊柳青木版年畫就在這樣一個船戶人多、買賣人多、手藝人多的地方逐漸孕育起來,於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版復生」專案中的青年傳承人
高筵、張凱、郗旺、王艷
楊柳青年畫最為人熟知的娃娃畫【長命百歲】
著名美術史論家王樹村先生曾說:「國畫是畫家個人情緒的宣泄,花鳥山水只能抒發個人情感,而年畫則是大眾情感的體現。」楊柳青年畫題材包羅萬象:勞動人民渴望子孫昌盛,於是就有了胖娃娃類的年畫。勞動人民企盼夫妻和睦、家庭美滿,便有了仕女類的年畫,美人入圖既可用作裝飾,也暗含夫妻和美之意。門神是最早出現,並被歷代沿用的年畫題材,從最早的神荼、郁壘,到我們熟悉的秦瓊、尉遲恭,都是門神畫的常見形象,張貼門神類年畫意味著能驅魔辟邪、保衛家宅,企盼在新的一年平安順遂。
【四藝雅聚】敷彩創作過程
上圖:創作過程稿
下圖:白描稿
當時的普通百姓對文字普遍感到陌生,卻能口口相傳出桃園結義、昭君出塞等經典故事,正是得益於木版年畫在民間的流轉。北京在遼金時期就是北方的刻印中心,元、明、清三代,宮廷中更是聚集了大批的畫家,天津毗鄰北京,受其影響,楊柳青木版年畫在4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勾描、刻版、印刷、彩繪四步完整的工藝流程。
工藝制作流程中的工具
左圖: 印刷
右圖:勾描
印繪結合是楊柳青木版年畫的藝術特點。先印制好輪廓線和套色,畫工用礬水改變紙性再進行人工彩繪。楊柳青年面的彩繪最為精致細膩,其中被稱為「水筆」的畫法借鑒了工筆畫暈染的技法,但是又少了些繁瑣,使用自制扁筆一側蘸顏料一側蘸水,落筆即成色暈從深到淺自然滲化,既達到了藝術效果又節省時間,創造了自成一家的工藝。制作藝術中最富於特色的莫過於「粉臉」,共包括20多道工序,在種種講究之中繪制出具有裝飾效果的「粉臉」,薄粉底下透出淺淺的紅潤。
「能贈十錠金,不撒一句春」。
春也叫「春點」,春點對江湖藝人來說,要比黃金還值錢,它屬於江湖藝人之間一種隱蔽的交流方式,其實也是一種行業內的認同。
在楊柳青年畫的江湖中,也有著所謂的「春點」,那便是「畫訣」。
「鼻如膽,瓜子臉,櫻桃小口,螞蚱眼,慢步走,莫爹手,要笑千萬莫張口」,這是畫美人的口訣;
「短胳膊短腿大腦殼,小鼻子大眼沒有脖」,這是畫娃娃的口訣。
這些經歷了多少代畫師閱歷沈澱的口訣,原本早已消失在師徒的口口相傳中,如今我們又有幸見識到,還要感謝民俗研究專家王樹村先生的整理歸納。
天津楊柳青畫社成立於1958年,畫社珍藏自明代以來上萬張楊柳青木版年畫和6000多塊年畫老版,在中國各個木版年畫產地中版藏數量最多。王艷老師是畫社的第四代傳承人。她和她的團隊正在為「老版復生」專案所選中的六幅作品中的其中一幅——【二甲傳臚】做最後的色彩定稿。
上圖:【富貴有余】
下圖:【二八登科】
圖片由天津楊柳青畫社提供
「老版復生」專案字面上理解就是讓躺在博物館裏的古線版變成有生命,可以融入我們現代生活的新年畫。
而對於「老版復生」專案更深層的意義,王艷老師也做了解釋:
「雖然說藝術是感性的,但如果想真正做到傳承,那創新則是楊柳青年畫的原動力,因為這些作品只有線版,沒有彩稿作為依據。
我們只能想方設法地在館內搜集彩稿資料。
最主要的依據是王樹村先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那些粉本稿。
楊柳青年畫的古版復生專案是個大工程,我幹到退休都做不完,所以我得留在這兒,就這麽一直畫下去。
」
臨近春節,畫社也開始趕制新一批年畫
馮驥才先生說過,城市的個性是當地的人一代代無意中塑造出來的,可是城市的性格一旦形成,就會反過來同化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人。別名「哏都」的天津,內建把樂觀刻進DNA裏的種族天賦。楊柳青木版年畫在傳承詼諧、俏皮和幽默的同時,也融匯了天津一代又一代裂變與重生的集體記憶。
COSMO祝大家新春快樂!
大家春節假期有什麽計劃呢?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
編輯:宮哲怡
采訪&撰文:韶聲
攝影:JRay賈睿、王林旺
視覺:玉清
妝發:安揚
新媒體編輯:蘭昕雨
新媒體排版:Yuri、Claudia
新媒體設計:許月明
設計:閆碩偉
編輯助理:小顏
部份楊柳青年畫圖片提供:天津楊柳青畫社
部份文字刊載於【時尚COSMO】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