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用藝術魅力賦能作品傳播力

2024-03-28國風

景小勇

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劇照。以上圖片均為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提供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劇照。以上圖片均為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提供

核心閱讀

總結廣受歡迎的舞劇作品的共性,它們既是創作者在作品的主旨、選材、審美等方面回應時代的成功,也是藝術創新的火花與觀眾審美深度契合的結果。

只有不斷實作舞台藝術的質素提升,持續增強舞台作品的傳播能力,回應大眾的文化期待與精神向往,才能不斷帶動舞台作品持續提升。

最近,為期兩周共計8場的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海外首演圓滿收官,吸引了約1.5萬名觀眾觀演,在海外媒體的總閱讀量超4億。演出結束時,觀眾多次鼓掌致意,久久不願離去。不少海外觀眾看了該劇後感慨,「舞台的意象、表演和配樂,一切都很美好,像詩歌般流動。」「這不僅是一次藝術的享受,也是一次文化的體驗。我們希望看到更多這樣的作品。」

【詩憶東坡】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繼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廣受歡迎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次充分發掘,也是一部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手段、當代審美理念緊密結合的探索之作,是用藝術魅力賦能作品傳播力的有益實踐。總結廣受歡迎的舞劇作品的共性,它們既是創作者在作品的主旨、選材、審美等方面回應時代的成功,也是藝術創新的火花與觀眾審美深度契合的結果。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選題、解題

如今,文化創造與文化自信相互激蕩,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獨特魅力,展現出蓬勃生機。梳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近年來的廣受歡迎之作,「文化自信」是關鍵詞。文化自信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前提,文化自信決定了藝術創作的基本立場、基本方向。

我們持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選題、解題,努力創排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亮相2024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蹈【瓷影】,取自我們的新創舞劇【唯我青白】,創作者對陶瓷文化巧妙解題,用當代審美呈現青白瓷背後的匠心傳承與創意湧動。舞蹈詩畫【國色】以古典舞為主要表演形式,選取青花瓷器、茶道竹韻、書畫昆曲等中華文化元素。古箏情境音畫【如夢令】將舞台情境表演融入古箏音樂會,營造具有寫意感的表達空間。音樂詩畫【江山競秀】以中西交融的音樂風格,將一幅描繪祖國青山綠水的視聽畫卷徐徐展開。

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美學,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內核,是這些作品的創作立足點。【只此青綠】是其中的典型。作品以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文物、北宋畫家王希孟所創作的【千裏江山圖】為創作背景,成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藝術實踐。

【只此青綠】之所以打動人心,「青綠」的角色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根本原因在於創作過程中將人民作為藝術呈現的主體。作品的每個戲劇關鍵點都由劇中角色「展卷人」的視角推進。台上的展卷人,是王希孟的「觀眾」;台下的觀眾,又何嘗不是這無垠山河的「展卷人」?【千裏江山圖】的問篆、唱絲、尋石、淬墨,正是由「展卷人」「織絹人」「磨石人」等平凡勞動者創造的,處處凝結著人民的智慧。舞劇為他們畫像,用他們的故事展現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記憶,傳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創造者、傳承者的崇高敬意。

歸根結底,「青綠」的廣受歡迎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為根基。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素材、提煉靈感,才能充分啟用觀眾對文藝作品發自內心的認同和喜愛。

文化「出海」,內容是根本,渠道要通暢

立足文藝「國家隊」的定位,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始終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創作目標和重點之一。舞樂【中國故事·十二生肖】、舞蹈詩畫【國色】等作品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將「中國式舞劇」的概念以鮮明的審美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蘊、紮實的藝術呈現,寫入世界觀眾心中。

一座三蘇祠,折射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蘇東坡出眾的才華、濃厚的家國情懷和曠達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生動縮影,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這樣的「文化IP」,值得文藝創作者深入挖掘、生動呈現。

【詩憶東坡】努力運用世界觀眾熟悉的藝術語匯、表達方式,讓世界更好地讀懂詩歌的美,領略文化的美。比如,作品將對蘇東坡詩歌的藝術理解轉化為個體感知,透過身體動作和視聽語言等綜合表達形式進行外化。劇目沒有直接鋪陳蘇東坡的人生境遇,沒有陷入具象的事件描寫,也沒有將蘇東坡以「劇中人」的形式立於舞台,而是從當代劇場的審美樣態出發,將現代舞深度融合戲曲等藝術語匯,讓古琴曲與現代音樂「對話」。

舞台空間充分體現了舞蹈的表現力,體現出克制凝練、沈穩清寧的風格,拓展了舞劇的表意空間。詩文、書法、繪畫、篆刻等藝術形式的多重展現,讓【詩憶東坡】呈現出簡潔有力的美學調性。蘇東坡的詩人風骨和意趣,詩人的眷愛、憂思與鄉愁,都以這種更為內斂的藝術方式呈現了出來。

文化「出海」,內容是根本,渠道要暢通。在優秀舞台藝術作品的海外傳播中,我們努力運用市場手段擴大文化產品的影響力,不斷增進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我們以「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依托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對駐在國的傳播力,推廣商業和交流演出雙模式,持續開拓海外市場。以【只此青綠】為例,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此前以「影響力先行」的方式,充分挖掘線上傳播渠道,與權威媒體合作,在海外平台進行多元化媒體宣傳,營造「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近日,劇目已開啟海外巡演,在海外引發中華文化的討論熱潮。

開辟演藝新賽道,增強舞台藝術作品傳播力

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正在全面重塑演藝業態,科技的發展給藝術創作帶來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更多元的傳播可能。線上線下、在場線上,推動演出「跨界」,不僅可以激發舞台藝術的活力,還為開拓潛在的觀眾帶來更多可能。僅以【只此青綠】為例,到劇場看演出的已超60萬人,而透過互聯網和其他數碼媒體了解到這部舞劇的人次則是百億級。

經過不斷實踐,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逐漸摸索出一套創作機制,總結歸納出藝術創作、打造精品的六個重要環節,即選題、解題、創作,推廣、營運、傳播。前三個環節是創作過程,後三個環節是傳播過程,六個環節相輔相成。

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不斷嘗試創作與傳播的新方式,為舞台藝術探索新空間。原創音樂劇【將進酒】以LED技術延展舞台視覺呈現,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讓觀眾體會到「超寫實」的視覺語言,努力擴大作品在年輕觀眾中的影響力。順應「數碼+演藝」的發展趨勢,我們積極對文藝資源進行數碼化轉化和開發,建設東方「雲劇院」,探索線上消費模式,以客製化的線上演出服務,惠及更多觀眾。同時,我們提出零距離感受數碼化概念,創作VR舞蹈【十二生肖·卯兔邀月】,對表演藝術展演形式、表演空間、藝術語匯與體驗形式進行探索。

舞蹈藝術具有獨特的韻律感和結構方式,更容易受到年輕人喜愛。我們努力將文化融入作品,用藝術賦能品牌。圍繞「青綠」,我們拍攝完成了【只此青綠】電影、高畫質戲劇現場版,打造有中華傳統文化風格的實體空間「青綠空間」,努力以文創產品研發推廣開辟演藝新賽道,讓作品從舞台走向生活,帶動更多人熱愛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舞台藝術迎來了繁榮發展的時期,越是此時,我們越要清醒:只有不斷實作舞台藝術的質素提升,持續增強舞台作品的傳播能力,回應大眾的文化期待與精神向往,才能不斷帶動舞台作品持續提升。

(作者為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版式設計:蔡華偉 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8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