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祭文】是陶淵明在去世之前不久創作的一篇祭文,全文以簡短的四字句為主,間以五字、六字、八字句,雖置辭簡賅但意象生動、含蘊豐富,文風樸實無華又不失高雅之氣,且多次換韻,在整齊中見變動,顯得瀟灑飛動。以下是其具體內容及解析: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
· 寫作背景 :歲在丁卯年(427 年,陶淵明去世之年),農歷九月,天氣寒冷,秋夜漫長,景象蕭條冷落,大雁南飛,草木枯黃雕零。在這樣的氛圍中,陶淵明感覺自己即將離開人世,回歸本宅(墳墓)。親友們懷著淒傷悲哀的心情,前來祭奠他,為他送行,供上果蔬和清酒。但此時他的容顏已模糊不清,聲音也寂靜無聲,作者以 「嗚呼哀哉」 表達了悲痛之情。這部份內容透過對季節、環境和親友祭奠場景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淒涼、哀傷的氛圍,為後文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感慨做了鋪墊。
· 重點語句解析 :
· 「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逆旅之館」 比喻人生如寄,「本宅」 指墳墓,這句話形象地表達了陶淵明對生死的坦然接受,認為人生就像一場旅行,而死亡是回歸永恒的住所。
· 「候顏已冥,聆音愈漠」:描寫了親友們面對即將離世的陶淵明,看著他的容顏漸漸模糊,聽著他的聲音越來越微弱,生動地表現出生命即將消逝的悲哀和無奈。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绤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 內容概述 :陶淵明感慨天地廣闊,自然孕育萬物,而自己有幸得以成為人。自從為人以來,命運不濟,家境貧困,常常食不果腹,冬天還穿著夏天的葛布衣服。但他依然能懷著歡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背著柴火邊走邊唱,在簡陋的茅舍中,辛勤地料理日常生活。從春到秋,在田園中勞作,除草培土,見證作物不斷生長繁衍。他喜愛讀書,以琴音相伴,冬天曬太陽,夏天沐浴清泉。辛勤勞作卻不遺余力,內心始終保持著悠閑自在。他樂於聽從天道的安排,聽任命運的支配,就這樣度過一生。
· 重點語句解析 :
· 「簞瓢屢罄,絺绤冬陳」:透過具體的生活細節,如飯筐水瓢常常空無一物,冬天還穿著夏天的衣服,真實地反映了陶淵明生活的貧困狀況,體現了他雖物質匱乏卻能安貧樂道的精神。
· 「勤靡余勞,心有常閑」:這是陶淵明對自己生活態度的總結,「勤靡余勞」 表明他一輩子勤勤懇懇,不遺余力地勞作;「心有常閑」 則體現出他在勞作之余,心靈能夠保持寧靜,不為外物所擾,享受著內心的悠閑,體現了他在貧困生活中依然能找到精神寄托和內心的平衡。
· 「樂天委分,以至百年」:表達了陶淵明對命運的順從和對生活的滿足,他以樂觀的心態接受上天給予的一切,順其自然地度過一生,這種態度反映了他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脫的境界。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
· 內容概述 :這部份內容主要探討了人們對人生的普遍看法和陶淵明自己的獨特觀點。人們通常珍惜這短暫的百年人生,害怕一生無所成就,因而珍惜時光。活著的時候希望被世人珍視,死後也希望被人思念。然而陶淵明卻感嘆自己與眾不同,他不把受到的寵愛當作榮耀,認為汙濁的社會不能沾染自己。他身居陋室,卻意氣高傲,飲酒賦詩。他深知命運的安排,所以能無所顧念。如今面對死亡,他覺得可以毫無遺憾,因為他活到了高壽,一直向往退隱的生活,能夠以年老而善終,已經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了。
· 重點語句解析 :
· 「寵非己榮,涅豈吾緇」:這句話表達了陶淵明對名利和世俗的超脫態度,他不因為得到別人的寵愛而感到榮耀,也不認為世俗的汙濁能夠改變自己的本性,體現了他堅守自我、不為外物所動的高尚品質。
· 「捽兀窮廬,酣飲賦詩」:描述了陶淵明在貧困的生活環境中,依然保持著豁達的心境,在簡陋的屋子裏盡情飲酒賦詩,展現了他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向往。
· 「識運知命,疇能罔眷」:體現了陶淵明對命運的深刻認識和坦然接受,他知道命運的無常,但並不因此而感到恐懼或不安,反而能以平糊的心態看待一切,這種對命運的達觀態度使他能夠在面對死亡時毫無遺憾。
「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 內容概述 :隨著時間的流逝,生與死的差異愈發明顯,親戚們清晨趕來,好友們連夜奔喪,將他葬在荒野之中,讓他的靈魂得以安息。他走向幽冥,墓門處風聲蕭蕭。他以宋國桓魋那樣奢侈的墓葬為恥,以漢代楊王孫過於簡陋的墓葬為笑。墓地空闊,一切都已消失,他感慨自己已遠逝。他不壘高墳,也不在墓邊植樹,任由時光流逝。他不看重生前的美譽,也不在乎死後的歌頌。最後再次發出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的感嘆。
· 重點語句解析 :
· 「奢恥宋臣,儉笑王孫」:透過對宋國桓魋奢侈墓葬和漢代楊王孫簡陋墓葬的態度,表明陶淵明對喪葬的看法,他既不追求奢華,也不刻意簡陋,而是主張順其自然,體現了他對生死和物質的超脫態度。
· 「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強調了陶淵明對死後虛榮的看淡,他不追求封土植樹等外在的形式,認為死後一切都應回歸自然,任憑時光流逝,這種觀點進一步體現了他的豁達和對生死的深刻理解。
·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表達了陶淵明對生前名譽和死後歌頌的不重視,他認為這些都是虛幻的東西,與生命的本質無關,反映了他對人生價值的獨特思考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
總體而言,【自祭文】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以簡短的四字句為主,間以五字、六字、八字句,雖置辭簡賅但意象生動、含蘊豐富,文風樸實無華而又不失高雅之氣,多次換韻使得文章在整齊中見變動,顯得瀟灑飛動。它不僅是陶淵明對自己一生的總結與反思,也是他對人生、自然和死亡的深刻洞察與超脫態度的體現。
陶淵明【自祭文】的創作背景
陶淵明的【自祭文】創作於宋文帝元嘉四年(427 年)9 月。當時,陶淵明已六十三歲,身體狀況不佳。有感於人生將盡,他決定撰寫此篇祭文總結自己的一生。在那個時代,社會動蕩,文人多寄情山水以尋求內心的寧靜。陶淵明一生經歷了貧困與坎坷,對世俗的紛爭感到厭倦。他選擇歸隱田園,追求內心的自由與超脫。【自祭文】正是他在生命的尾聲,對自己一生的回顧與總結,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對死亡的坦然態度。
【自祭文】的語言風格特色
【自祭文】的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以簡短的四字句為主,間以五字、六字、八字句,雖置辭簡賅但意象生動、含蘊豐富。文風樸實無華而又不失高雅之氣,如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短短幾句,便描繪出一幅深秋的淒清景象。文中多次換韻使得文章在整齊中見變動,顯得瀟灑飛動。同時,語言中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讓人感受到陶淵明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自祭文】所體現的生死觀
在【自祭文】中,陶淵明展現出一種超脫豁達的生死觀。他認為生死是自然的規律,不應過分恐懼或留戀。他將對死亡的思考上升到哲學的層面,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人之生死應秉承的順其自然、委運乘化的生命哲學觀。他說 「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表明他對死亡的坦然接受,認為活到現在已經足夠,沒有遺憾。這種生死觀體現了他對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對自然的敬畏。
【自祭文】中的人生總結與反思
【自祭文】中,陶淵明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總結與反思。他提到自己一生貧困,「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绤絺冬陳」,但依然保持樂觀,「含歡谷汲,行歌負薪」。他在田園生活中找到了內心的寧靜,「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然而,他也感慨自己與眾不同,「嗟我獨邁,曾是異茲」,不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堅守自己的內心。他反思人生,認為人們往往珍惜生命,害怕無所成就,而他自己則順應天命,「識運知命,疇能罔眷」。
【自祭文】的意象與內涵
【自祭文】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 「鴻雁」「草木」 等,透過描繪這些自然景象,烘托出生命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逆旅之館」 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虛幻,而 「本宅」 則代表著生命的歸宿。文中的 「嘉蔬」「清酌」 等祭祀物品,不僅是現實的描寫,更蘊含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死亡的尊重。這些意象共同構建了一個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內涵,讓讀者感受到陶淵明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生死的坦然面對。
陶淵明的【自祭文】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和思考,展現了他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和生死觀念。這篇祭文不僅是文學上的佳作,更是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深刻探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