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唐詩中最悲涼的一場雨,短短4句,寫盡人生離愁別緒

2024-03-03國風

每天讀一首好詩,歡迎關註槐序

01.

大中三年,公元849年9月,37歲的李商隱遠赴徐州,應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正之邀,入幕述職。

馬上就進入而立之年,對於仕途不順的他而言,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機會。

此時的他因陷入「牛李黨爭」的漩渦中,早已與恩師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決裂,而令狐绹現在身居高位,種種跡象都表明,他的為官之路,可能要走到了盡頭。

所以,盧弘正是他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命運總是愛捉弄人,就在李商隱打算東山再起的時候,盧弘正卻突發疾病,不到一年多就去世了,他也失去了最後的靠山。

失業後心情不好的李商隱去了蜀中,因為柳仲郢在那裏任西川節度使,他們曾在長安有過一段短暫的交集,所以他想去碰碰運氣。

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首詩,就是作於此間。一起欣賞。

02.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歸期: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詩中泛指巴蜀一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裏形容深夜秉燭長談;

卻話:回頭說,追述之意。

李商隱這首詩,是寄給妻子王宴媄的家書,遺憾的是,王宴媄還未等到這封書信寄到,就因病離世了,終年27歲;

古時交通不便,通訊極為不發達,所以等李商隱得知妻子過世的訊息時,愛妻王宴媄已經入葬,所以這首詩就成了他們之間最後的訣別。

這樣巴山夜雨,也成了李商隱生命中最悲涼的一場雨。

當初,李商隱為了娶王宴媄,入其父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而王茂元屬「李黨」成員。他的恩師令狐楚,則是「牛黨」的骨幹。

這屬於「背叛」,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李商隱決定投靠王茂元時,令狐楚剛剛過世不足百天,所以時人都說李商隱「忘恩負義」,多有齟齬。

可從李商隱對王宴媄的感情看,他也許僅僅是為了成婚,娶到心儀的愛人,畢竟他大王宴媄整整12歲,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

王宴媄過世後,李商隱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悼亡詩【房中曲】: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

後來追憶妻子,又寫下了那首絕唱千古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余生,李商隱都沒有再娶,晚年更是一心向佛,幾次都打算出家為僧,遁入空門。

下面我們再深度解讀一下這首【夜雨寄北】。

03.

詩文大意可解為:

你來信問我回家的日期,我還沒有定下來,此時此刻的大巴上,秋雨綿綿,池水早已漲滿;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我們才能促膝長談,坐在小軒窗下,跟你講一講巴山的秋雨,和我對你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是李商隱所有詩作中,極少數沒有引經據典,進行文字渲染的。他筆下的詩,大多晦澀難懂,隱藏了很深的情感,而這首則是例外。

由此可見,他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是由心而生,就像嘮家常一樣,在信紙上與妻子閑聊。

讓人感到悲傷的是,王宴媄最終也沒有收到這封信,而李商隱的思念,就像這場秋雨一樣,冰冷而又寒涼,許多年後再回頭看,連回憶都是濕漉漉的。

如果沒有遇見王宴媄,也許李商隱會登入天子堂,成為朝廷重臣,指點江山、匡扶社稷。可歷史沒有假設,有些人遇見了,就是遇見了,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她不是他的劫,他只是單純地想要成為他的夫君,從此相濡以沫,一世白頭。

奈何天妒良緣,他們的緣分就這麽長,空留許多相思和哀愁,正如李商隱在他的詩中所寫: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閱讀更多經典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