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趙珂丹:信佛三十年,一位70歲老人的口述史

2024-03-15國風

提及「信神、拜佛」這一話題,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會是封建、迷信與落後。但是,直至今日在中國仍然存在著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合法宗教。其中,佛教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影響著無數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據我觀察,即使在我的家鄉這樣一個普通的農村現在仍存在著許多信神求佛的人,他們不分年齡、性別和學歷,無一例外都對神靈有著莫名的崇拜。本文我想以一位信佛近30年的70歲老人的故事來深入了解這些有信仰的人,探尋他們的內心世界。

一、我與我的調查物件

在經過和我們當地居民聊天,以及家人推薦的綜合考慮下,我決定選擇一位信佛的老奶奶作為我的存取物件。

在經歷前後3次的到其家中當面存取和一次於大年初一陪同老奶奶到我們當地的兩大寺廟燒香、參觀後,我完成了我的口述史寫作。

我問老奶奶:「您為什麽會信佛,是因為什麽特殊的原因還是經歷了什麽大事導致您選擇了求神拜佛之路?」老奶奶告訴我,其實她年輕的時候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原因,只是因為孫子出生後一心盼望孫子平安、健康,所以透過信神來祈求心願達成。她還告訴我,她也是見過許多人在經歷了一些人生的大事(或好或壞)後開始信神了。然後,她向我講述她的鄰居早年喪夫後就十分信神,堅持一生不說謊、不做壞事。後來,她的這位鄰居成為我們當地主持祭廟神的「大善人」(在別人上香敬神的時候為他們敲鐘,很受他們尊重)的經歷。老奶奶說:「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信神,那麽你就不能說謊、不能做壞事,否則你的神會不相信你的,更不會庇佑你。選擇信神的路你就得一輩子堅持下去,心誠則靈。」

二、初一與十五的祭神儀式

老奶奶告訴我:「信神的人,他們家裏都會擺上一個或兩個神位,其中供奉‘觀音老奶’、‘斜廟老奶’和‘財神爺’神位的人居多,因為人這一生無非想求平安、健康、長壽和富有。」做人也不能貪心。她說她家就只供奉菩薩老奶,為的是一家人都能平安健康。

她告訴我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對於一個敬神的人來說都是大日子,這天他們要早早地起床去上香、磕頭、供奉神像,更莊重一些的人甚至還要上他們當地的廟裏去上香、燒黃紙和磕頭。供奉就是在這一天,他們會拿出家裏提前準備的炸貨、水果、饅頭等各色的東西擺起來作為貢品來供奉庇佑家裏的神,然後再一遍一遍地說出自己的心中所求。磕頭分為兩步,一敬家裏的神位、二敬天上的各路神仙。老奶奶說磕頭其實也沒有什麽規範要求,只要一邊磕著頭一邊嘴裏念著「阿彌陀佛」和保佑一家平安健康等就可以了。

在老奶奶看來,初一和十五的祭神一定要重視,敬神最怕心不誠。有人會說太麻煩了、有事忘了、記錯時間了,或者堅持不了了,但是,老奶奶說她自從信神開始就沒有錯過一個初一和十五,這樣一堅持就是近30年的光景。甚至驕傲地告訴我,她孫子和孫女在中考和高考考試時間她每天都要燒3遍香。她們能考好也要靠自己幾十年的燒香拜佛,自己家的神庇佑。

三、大年初一隨老奶奶在當地老奶廟祭神

大年初一,老奶奶說今天的祭神格外重要,不僅要在家裏祭神還要去廟裏磕頭上香。早上九點,我跟隨老奶奶一起上我們當地的老奶廟和時代寺裏上香。一路上我們路過了許多人,他們也基本上都是結伴去老奶廟上香的,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們這個小地方信神的人原來有這麽多。

走到廟門口,我首先看到的是有五、六個中年婦女手裏拿著扇子,肩上扛著花籃在「擔花籃」。一開始我以為她們在娛樂(因為那一天天氣很好,適合活動)。後來,老奶奶看我一直在註意這些人,她才告訴我:「她們是自發組建起來為給老奶慶祝的隊伍。這種隊伍也不是每年都有,而是如果這今年初一的天氣晴朗,附近人也比較多。那就會有很多人唱起來、跳起來來為老奶慶賀。最熱鬧的是前幾年老奶生日那天,村裏請的戲台子、舞獅隊和盤鼓隊來為老奶過大壽。那時候幾乎半個莊子的人都來看,現在早都沒有以前熱鬧了」

走近廟裏,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前一後的兩個小房子。每間房子的裏面放著的是各種神位,大大小小共有十來個,這兩間小屋外面都有一個用水泥築成的大凹槽用來盛放各種「高香」和「蓮花香」,大的凹槽旁邊還有一個小凹槽來供人燒黃紙。

老奶奶首先到旁邊專門賣香的地方花十元買了兩個大一點的蓮花香(送兩個小疊黃紙),接著就在外面依次去上香、燒紙。然後,進到小屋裏面的神像下磕頭。每間屋裏都有三個神像,老奶奶都要畢恭畢敬地去磕頭。

走進裏面的一個小廟,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十幾個神位。桌子上擺著觀音老奶、玉帝老爺和他們周圍的童子們,地上甚至還閑置了很多小型的神位。老奶奶說其實很多她也不認識,但是敬神嘛講究的是心誠則靈,你心中尊敬神,神自然就會庇佑你。

當老奶奶面懷敬意地上每一個神位面前磕頭祈禱時,我就在一旁觀察來往的人。我發現前來拜佛的隊伍是絡繹不絕,每一個神位面前都是排滿等待磕頭的人。其中,他們主要是50歲以上的女性,甚至是那些腿腳不便的老奶奶。還有就是一些60歲左右的老爺爺和30歲左右的年輕婦女。

老奶奶說那些做生意的年輕人一般會選擇半夜12點來點高香、捐錢(100到500不等)、放炮來保佑來年生意興隆和萬事如意。我在與老奶廟裏的負責人交談中發現:淩晨的老奶廟可是要比白天的熱鬧許多。大年初一的淩晨之前,燒香人都拿著1米多高的「高香」和超大一卷鞭炮在老奶廟旁聚集,他們會到淩晨準時點燃」高香」和鞭炮,一邊磕頭一邊祈禱。他們甚至會很闊綽地拿出上百元的錢來供奉香火(在我們那個小鄉村已經可以說是很多了,因為更多人捐的是1元、5元的面額)。

負責人告訴我他們一晚上可以收到上千元不止。當然,每年他們收到的錢也不可能會被私吞、分賬,這些錢他們會積累起來等到一個時機用來請舞台班子給「老奶」 過壽或者時不時地修築老奶廟。可謂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讓神的光芒庇佑每一個心中有佛的人。

四、老奶廟的起源、傳說與重建

老奶廟的起源可謂是歷史悠久。老奶奶可以說是老一輩的人了卻還是對老奶廟的歷史知之甚少,知道的那些內容也是從更老一輩的人口中聽到的。老奶奶說以前那些信神的人來這裏燒香磕頭的時候都會提前在懷裏揣上一包土,等到走到時候就把土放下。然後就在這樣你一捧我一捧的積累中,在這裏形成一個小山丘。最後,經過很多人的籌錢和捐款,人們就用這些土成功建起來了老奶廟。

老奶奶說在我們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說。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在攻打我們那個地方的時候占領了老奶廟。為了趕走日本人,當地人發起了「打倒老奶廟」的口號。然後就受到信神的人的強烈制止,後來接受一系列的爭執,人們堅持以民族大義為先,炸毀了老奶廟。直到抗日戰爭結束許多年後,老奶廟才得以重建,有更多人參與了重建老奶廟的工作。其實我認為傳聞之所以是傳聞就有可能半真半假,難以分辨。

可靠的真實事件是老奶廟被修繕了兩次。前一次不詳。第二次是1999年老奶廟又開始了一次新的重建。老奶奶說當時老奶廟舉辦了一次募捐,把捐款的人按捐款的數額劃分為:捐百元以上者、捐一百元者、捐五十元者、捐三十元者、捐二十元者、捐一十五元者、捐一十元者。那些捐款的人數高達上百人,並且清晰的被記載在功德碑上,供後人為其歌功頌德。其中,立在老奶廟旁的功德碑「老奶廟重建誌」中寫了一段繁體碑文告誡了我們後人(筆者大致轉譯了一下):「為弘揚中國佛教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愛國興教,棄惡揚善,善田廣種,誠然我華夏之大興老奶廟之首功,以期後世百年之敬仰。幸甚為此,刻碑立傳,蓋功德無量矣」——汴梁孫氏慶玉文。

五、信佛不是迷信,我有我的堅守

老奶奶說:「我每年花費很多錢去買香、燒高香和黃紙在外人面前可能就是浪費,燒香和磕頭也都沒有一點用。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是我堅持了近三十年的一件事。這是刻在我心中的記憶,忘了一次都不行,少了一次這都是要向神去請罪的。」我想老奶奶的堅守就像我們祭祀祖先的時候會燒很多冥幣、元寶和紙房子等物件,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祖先能不能收到,但是還是要祭拜。其實我們都是為了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心靈的慰藉。

老奶奶告訴我他的老伴有一段時間經常生病,甚至做了一次手術。她就經常找一些「神算子」。因為她比較信那些神和神靈一類的東西,所以她就會聽那些「神算子」的話。就是像去到某時某地去燒一定數量的元寶,或者在家裏掛一些銅錢等。其實,老奶奶也知道這種東西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她更想相信這些能夠讓老爺爺身體更健康。我想我們與其說老奶奶是迷信,不如說是底層人民面對未知事件時內心的妥協。

六、結語

信神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是一個人半輩子的堅守。我相信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信仰。面對老人的回答,我好像看到了一個老人青春的堅守,又好像看到的是更多像老奶奶一樣的人在默默點亮自己心中的那盞燈。

趙珂丹,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人,出生於2003年,信陽師範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2022級社會學專業本科生。目前為止,已閱讀過【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理想國】【金翼】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