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舀一瓢人情味「文化家底」,【最美中軸線】3解文化綜藝的「渴」

2024-03-03綜藝

文化綜藝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

近年來,難破圈、難出爆款,已經成為行業共同的問題。一是因為多年來文化綜藝領域的深耕,讓選題和討論空間越來越有限;二是大眾對傳統文化認知不斷加深,尤其是年輕一代,已經形成了與文化「玩起來」的新國潮,需要文化綜藝找到新的話語體系。如何提升資訊量、新鮮感和共情力,正在成為推動文化綜藝叠代的新命題。而剛剛收官的【最美中軸線】第三季,或許帶來了值得參考的新思路。

「一扇門開啟一座城,一方水滋潤萬物生,一滿倉富裕滿天下,一面墻豎起一腔魂……」【最美中軸線】第三季第九期,「拾音團」成員金誌文、伯遠、徐樂同共同帶來歌曲【如願】,依然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文化+音樂」,關註點卻微觀到了那些老百姓身邊的文化意象:門、水、倉、墻、山、塔、居、館、壇,而這正是【最美中軸線】第三季的九大主題。

這背後的思路,是於日常中見久遠、於細節處見宏大,由此找到文化綜藝與觀眾血脈相連、文脈相通的傳承新主題、文化新力量。

新內容

提煉九大文化符號

於煙火間連通千年文脈

三季以來,【最美中軸線】的「變與不變」,清晰地表現出節目一脈相承的創新思路。

「不變」,是節目讓北京中軸線被人熟知、走向世界的初心,也希望透過「文化+音樂」模式的雜糅創新思路,讓觀眾以「通感」認知歷史與文明,與年輕一代的新語境建立對話。

「變」,是對文化節目視角與表達站位的再思考。從第一季介紹中軸線主要名勝的「景點遊」,到第二季「看門道」的「深度遊」,再到這一季細化到一扇門、一條河的「本地遊」,從「大」到「小」之間,體感上由宏大添了親切、敘事上比科普多了故事。

觀眾會發現,原來萬寧橋邊的鎮水石獸,是已堅守幾百年水位的「探測器」;原來馬路旁那段殘破的老城墻,曾傾註那麽多仁人誌士「破」與「立」的報國壯誌;原來阜成門內的魯迅故居,曾在他的筆下化作無數文明的留痕。「中華文明的厚重,我終於懂了」「走出的每一步都有歷史,中軸線yyds」……離老百姓最近的文化,讓觀眾重拾新鮮感。

對於這種創新思路,應該看到其具有普適性的同時,也有其特殊性。普適性在於,好的文化內容應找到具有人情味和共情力的抓手,把文化帶到門前窗外、街巷人間,內容有溫度、堅守更有力、主題更鮮活。

特殊性則在於,在老百姓身邊提煉文化符號的敘事模式可謂中軸線客製,因為並非所有文化遺產都會有歷史場景與現實生活的重疊,古今交融間自有活歷史、真見證。所以,當今天的音樂人們為曹雪芹、魯迅寫【寒窗】「孤單成墨芬芳漫天香」、為邵飄萍與湯修慧寫【線絡】「浮萍只飄散得無影蹤」,同一空間中的感性表達,進一步加深觀眾跨越時間的共情。

這條長約7.8公裏的「最美中軸線」依然在生長,已經延伸達88.8公裏,更以大興機場鳳凰展翅的造型呼應奧森公園的龍形水系,演繹今日北京的龍鳳傳奇,加強與北京的血脈聯系,與新時代的文明傳遞文脈。而這仿佛一個縮影,古老的中華文明,正在如代代傳承中跨越時代、走向未來;而每一位觀眾,會發現自己已經身處其中。

新呈現

對話孔子、再現故人

做好視聽表達的準確性

近年來出於內容焦慮,不少文化綜藝把發展路徑放在「卷」制作,花大錢搭景、做特效,但這顯然存在與觀眾需求的錯位。好的節目形式需要的,是以視聽傳遞內容表達的準確性,而在國潮風起的當下,也只有真正具有情感、審美、傳播價值的內容,才能拿到年輕觀眾們思想信箱的鑰匙。

而這也是【最美中軸線】第三季形式創新的重點。

「你們做個節目也太卷了!」嘉賓於文文面對第一期的場景重現發出如此感慨,演員扮演的是民國初年主持正陽門改造工程的德國建築師羅克格與妻子齊默爾曼,而表演的場地,就在正陽門箭樓上;相隔千裏、傳信改造,舊事再現的最後一刻,「齊默爾曼」最後站的位置和造型,竟與老照片裏一模一樣。相隔百年,舊日的悲喜與深情,會突然澎湃地沖擊觀眾的淚腺。

【最美中軸線】第三季的形式巧思,是在「大小」之間,畫出時間與空間兩條交叉線。

「小」處寫空間,在同一空間下場景再現,成為觀眾與這些文化舊址產生感性認知與情感認同的紐帶,「拾音團」在京報館舊址見證了邵飄萍與湯修慧的鴻雁傳書,在景山送別了即將遠赴重洋的林徽因,在魯迅故居被不願出售先生手稿的朱安女士拒絕,這些真實的場景也成為最厚重華麗的布景。

「大」處寫時間,為了講好中軸線的「文脈」故事,【最美中軸線】第三季「文脈季」邀請到了一位重量級文化嘉賓——孔子,開啟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時空穿梭與思想碰撞,與文明的源頭處對話。比如面對故宮,孔子就會詮釋「中」所傳達的雍容剛健、達觀平糊、寬容優雅的氣象,也讓觀眾讀懂今日的「中」國。

而節目之外,【最美中軸線】第三季也實作了大小屏聯動,完成節目內容主題的再擴散,在錄制過程中就開放互動直播,在播出前便收獲了大波關註及口碑沈澱;「拾音團」創作的歌曲也在音樂軟件同步上線,【線絡】【一線】【寒窗】獲得了最多的點贊和評論。螢幕內外形成多維傳播矩陣,用「美曲、美聲、美文」助力中軸文化破壁出圈,實作與觀眾的共情、共鳴與共振。

新價值

中軸文化「一鍵三連」

共建中國「文化家底」

憑借新內容、新呈現,【最美中軸線】第三季也得以實作更具傳播價值、文化價值的新表達。在內容「紅海」的當下,內容困局和年輕觀眾偏好形成的內外推力,正在讓文化綜藝走出「科普」的初級使命,強化對觀眾的親近感和感召力,完成「科普-喜愛-保護」的命題新鏈路。這應該成為文化綜藝的新價值。

於是,我們在【最美中軸線】第三季看到了中軸線文化,與更多真實的人和生活「一鍵三連」:建立歷史與現實、大師與大眾、一線與一國的三重連線。

歷史與現實是第一重,是感性認知與情緒沖擊。當「拾音團」在前門附近的胡同裏找到幾代傳承陶瓷修復非遺工藝的王京,並了解到北京就有各級非遺一千多項,觀眾會認識到原來歷史並不遙遠,文明就在身邊。

大師與大眾是第二重,是理性上認知「我」與文明的血脈聯系。在節目裏,觀眾會聽到郭守敬、朱啟鈐、梁思成等耳熟能詳的名字,會見證徐誌長、宋慰祖等終生奉獻文化事業的動人故事,更會看到一個個投身文化建設的普通人,明城墻修繕時,北京市民總共捐獻了40多萬塊城磚。樁樁件件,在理性上建立「我」與文明的血脈聯系。

一線與一國是第三重,也是價值的認同。一段小小中軸線,凝聚的卻是家國天下,在天壇與神倉,有老百姓風調雨順、倉廩豐足的夢;元代的什剎海與今天的南水北調,則懷著同樣的智慧與宏大理想。「郁郁乎文哉」,中軸線正如今日之中國,就像節目裏所說,隨處可見「億萬人民的創造力」。

中軸線上有我們的「文脈」。如「孔子」所言:「我們還要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房屋和器物,來把我們的歷史,變成除了文字之外立體的東西……用一些遺存的東西,來展示和解釋我們的文化家底。」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更要留在生活裏、窗對面,與時代精神和價值觀緊密相連。

當聽著爵士樂的單車少年飄過古老的街巷,數百年的中軸線有了生氣和色彩。而這種活力與煙火氣,是【最美中軸線】第三季給文化綜藝帶來的創新體驗,也是當下文化綜藝或可參考的一種表達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