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中國式馬拉松,老百姓為什麽不喜歡?

2024-04-01體育

馬拉松,這一誕生於古希臘的長距離賽跑專案,被設計為體育精神的一種展現,旨在突破人類體能的極限。

然而,在大眾視角下,馬拉松的內涵和價值常常被誤解或被忽略。

兩個誤解

很多人將其僅僅視作一種體育競技活動,而忽略了它在推動社會參與、城市宣傳以及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誤解之一,源自於對國家榮譽的偏執解讀。

在許多人的眼中,所有的體育賽事,包括馬拉松,都應該是為國爭光的平台。他們難以理解,馬拉松賽事更多地關註的是個人挑戰和社會參與,而非單純的國家榮譽。

這種誤區導致民眾對馬拉松的價值判斷失誤,認為如果馬拉松無法直接為國家帶來榮譽,則不值得投入大量資源。

誤解之二,與馬拉松觀賞性有關。

馬拉松比賽因其高度的專業性和特定的比賽規則,使得普通觀眾在初次接觸時可能會感到難以理解和欣賞。

對於沒有深入了解過馬拉松運動的老百姓來說,單調的比賽過程、專業的訓練方法以及選手之間的細微差距都可能是難以逾越的門檻。

這些因素可能導致一些人覺得馬拉松比賽的觀賞性不高,難以理解其中的精妙之處。

一場馬拉松,頂級專業的運動員也需要2個多小時完成,在此期間,觀賞的精彩程度遠不如球類運動或其他競技體育高。

對普通人而言,會產生"看不懂,就不喜歡"的心態。

老百姓的反感

另外,有很多中國老百姓不喜歡在自己城市舉辦馬拉松。

原因可能多種多樣:

1、交通擁堵: 馬拉松比賽通常需要封鎖道路,這會導致城市交通擁堵,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特別是在繁忙的城市主幹道上舉辦馬拉松,會導致長時間的交通堵塞,影響人們的正常出行。

2、噪音和幹擾: 馬拉松比賽期間,大量參賽選手和觀眾聚集在比賽場地附近,可能會帶來噪音、垃圾等問題,對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幹擾。

3、安全問題: 馬拉松比賽涉及大量人員的聚集和流動,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些老百姓可能擔心比賽期間的安全問題,比如交通事故、人群擁擠等。

4、比賽組織和管理問題: 如果比賽的組織和管理不夠規範,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事件的發生,比如選手作弊、比賽取消等,這也會影響老百姓對馬拉松比賽的看法。

5、個人興趣和喜好: 有些人可能對馬拉松比賽本身不感興趣,或者更喜歡其他類別的體育活動,因此可能不會積極參與或支持馬拉松比賽。

6、利益分配問題: 馬拉松比賽的舉辦涉及到政府、贊助商、組織者等多方面的利益分配。如果利益分配不公或者出現腐敗問題,會引起老百姓的不滿和反感。

馬拉松賽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存在。

對於那些從未參與過任何形式的長距離跑步,甚至不常鍛煉的人來說,42.195公裏的賽道仿佛是無法觸及的夢想。

這種身體上的距離,無疑加深了理解上的鴻溝。在社會科學的視角中,任何形式的認知障礙都可能導致偏見和誤解的產生。

此外,馬拉松賽事對於日常生活的侵入性較低,不像籃球或足球賽事那樣,常常成為餐桌上家庭成員間的談資,這種缺失的「日常性」進一步拉大了它與大眾的距離。

雖然馬拉松賽事能夠促進當地旅遊,增加消費,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然而,這其中的經濟迴圈與普通民眾的生活相距甚遠,導致大多數人無法從中感受到馬拉松的價值。

比如,即使馬拉松賽事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旅遊和經濟效益,對於那些與旅遊業和相關服務業無關的居民來說,這種「間接效益」難以為他們所感知。

外籍選手的爭論

另外,外籍選手問題也是多年爭論的一個焦點。

外籍選手在中國馬拉松賽事中的廣泛參與,既是這一體育專案國際化的體現,也是馬拉松文化交流的一種方式。

然而,在某些方面,外籍選手的參與引起了中國民眾的爭議。

首先,外籍選手往往具有較高的競技水平,他們在比賽中獲勝的機率較高。

這不僅影響了賽事的競爭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國運動員的競爭力。對於觀眾而言,頻繁見到外籍選手獲勝,可能會減少他們對賽事的興趣和本國選手的支持。

其次,外籍選手的大量湧入,對於賽事的經濟效益有其兩面性。

一方面,他們的參與提高了比賽的國際影響力,吸引了更多的贊助商和觀眾,從而增加了賽事的經濟收入。

但另一方面,較高的獎金吸引了眾多高水平外籍選手,導致本土專業運動員面臨更大的挑戰,降低了他們在本地賽事中的獎金獲取機率。

除此之外,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外籍選手的存在可能會導致一種認知差異。 部份民眾可能會將馬拉松誤解為一個‘外國人的運動’,減少了普及和參與本地馬拉松活動的熱情。

開啟對話

雖然這幾年中國馬拉松「井噴式」發展, 然而公眾對馬拉松文化的理解仍舊有限,這主要是因為過去的推廣方式較為單一,導致大眾對其認知存在偏差。

首先,增進公眾對馬拉松文化的了解是關鍵。

這不僅包括賽事的歷史和規則,更應關註其背後的故事和精神價值。透過文化普及,讓大眾意識到馬拉松不僅是競賽,它同樣是展現人類極限挑戰的舞台。

此外,借助現代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建立更多互動性強、內容豐富的宣傳,如馬拉松紀錄片、參與式體驗活動等,將馬拉松文化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大眾。

其次,增加賽事本地民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是提升馬拉松認同感的重要一環。

除了鼓勵當地民眾參加比賽,更應該在賽事籌備期間就積極吸納民眾參與,如邀請他們參與路線規劃、誌願服務等。

透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居民對賽事的歸屬感,同時也能讓他們深入了解馬拉松的核心價值和意義。

最後,利用運動經濟學原理,可以設定合理的經濟刺激措施 ,如為本地商家提供賽事期間特定福利,鼓勵他們參與到賽事中。

這樣的經濟活動不僅增加了當地經濟的活力,也讓民眾透過切身利益感受到馬拉松帶給城市的正面效應。

開啟對話,增進了解,提升參與,是改變馬拉松在大眾心中形象,促進馬拉松文化和社會價值進一步融合與發展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