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嚴懲「按鍵傷企」,也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2024-09-13辟謠

□白常

新能源汽車品牌蔚來被造謠破產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9月5日,蔚來法務部發表聲明稱,已將涉嫌制造釋出「蔚來宣布破產」相關謠言的當事人緝拿歸案。聲明還表示,「公司對警方多地協同、迅速響應與高效執法表示衷心感謝。接下來,公司將繼續配合警方及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深挖謠言背後的組織者。」

這不是今年警方辦理的首起涉知名企業「造黑謠」案件。今年6月份,針對有人涉嫌組織幾百個賬號造謠抹黑某自動駕駛品牌,警方經過連續偵查,一舉抓獲10余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此次「造黑謠」的當事人也已被緝拿歸案,想必法律同樣不會輕縱。細究這起謠言的生成路徑,可謂十分低劣:其偽裝了一個所謂的財經資訊出處,事實上卻沒有任何可以考證的權威信源。而且造謠者還企圖透過難以追蹤的微信群加以傳播,以逃脫追查可能。可見,這是一則精心設計的謠言,其背後究竟有何目的,有待警方進一步追查。

不同於以往,對這兩起事件的處理,都不是簡單地關停賬號、全網封殺,而是匯入更為嚴厲的法律處置程式,甚至有的已經被追究刑責。這意味著,相關部門已經愈發認識到涉企謠言的危害性,對網絡黑嘴的容忍度越來越低。那些靠「造黑謠」恰飯的「黑公關」及其幕後指使者,必將逐漸失去興風作浪的空間。

網絡謠言「按鍵傷人」,天下苦之久矣。對個人的惡意造謠,往往不僅意味著私密被泄、名譽被毀,與之伴生的網暴還會產生更大的摧毀效果。這幾年因網暴而上演的數起自殺悲劇令人痛惜不已。相對於針對自然人的造謠,涉企謠言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直接影響受害企業的聲譽、牽扯其經營精力,還會產生極大的傳導效應,影響整個行業及企業家階層的信心,最終受傷的是政府與社會。

此案發生在被造謠企業釋出二季度財報前後。造謠者在沒有任何依據的前提下,就言之鑿鑿地聲稱該企業「宣布破產」,這不僅完全背離這家企業良好的發展勢頭,時間軸上的微妙,也不免讓人猜測:其究竟是個人所為,還是受人指使?期待在警方的調查之下,真相早日大白於天下。

這幾年,可以明顯地感知到,國家加大了對涉企謠言的懲治力度。國家網信辦從2016年開啟的網絡清朗行動,多次劍指「無事實依據憑空抹黑詆毀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敲詐勒索謀取非法利益等行為」,並已經永久封禁大量網絡水軍賬號;去年國家發改委釋出的【關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幹舉措的通知】,也特別提出,依法打擊蓄意炒作、造謠抹黑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網絡黑嘴」和「黑色產業鏈」,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氛圍。這表明,針對涉企謠言、網絡黑嘴,相關方面已經凝聚起強烈共識,全力捍衛企業與企業家權益。

之所以要嚴懲網絡涉企謠言,是因為網絡空間也是重要的營商環境,網絡輿論也左右著企業的經營發展。只有在一個清朗寬松的輿論氛圍中,企業才能踏踏實實做實業、謀創新;反之,若網絡環境中充斥著惡意造謠、肆意抹黑,那企業必然疲於應付,無謂耗散有限的精力。

治理涉企謠言,需要合力並進。一方面,要對造謠傳謠者進行嚴厲的處罰,從源頭上減少謠言。不管是民法、行政法還是刑法,對此都已有明確規制。尤其是2015年11月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已經將「編造、故意傳播虛假資訊」等行為納入刑法,造謠傳謠情節嚴重的,會受到刑事處罰。因此,對這類網絡謠言,執法部門辦案有充足的法律依據,必須對此嚴懲不貸。

另一方面,社會要持續營造善待民營企業的氛圍,扭轉一些人對民營企業的偏見。這些年,幾乎所有的涉企謠言與惡意抹黑,都精準指向了民營企業。這或許與輿論場中民營企業較為弱勢有關。對此,有關方面還有必要反復強調「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等固有立場,為民營企業與民營企業家張目,進一步廓清輿論氛圍,讓民營企業敢闖、敢創、敢幹。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嚴峻復雜的局面,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被各界寄予促進國內制造業升級以及拉動經濟增長的厚望。在此關鍵時刻,社會呼喚各行各業的優秀企業與企業家躬身入局,積極作為。要想充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就必須為其營造健康有利的輿論環境,讓網絡謠言消聲,讓網絡黑嘴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