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繼續高溫!上海處暑不出暑,這個裝備不能少,但價格相差幾十倍,越貴越好?

2024-08-25辟謠

8月22日已是「處暑」節氣,意味著酷熱難耐的天氣已經到了尾聲。但上海近期沒有要「出暑」的樣子,據市氣象局預報,一直到24日,最高氣溫都將在35℃以上。

艷陽高照,防曬衣、防曬帽、防曬口罩等已然成為出行必備。但市場上產品眾多,便宜的十幾元、幾十元,貴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不少還標註有「黑科技」。價格差距從何而來?越貴越好嗎?

市場上防曬產品款式多樣(作者攝)

防曬衣不是「智商稅」

日常穿著的服裝面料,也能阻擋陽光,專門的防曬衣品類是不是生造概念的「智商稅」?不少消費者有這樣的困惑。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產業研究部咨詢工程師宋立丹對此解釋,日常服裝對紫外線的防護效果有限,如果長時間暴露在強烈陽光下,就需要具有較高紫外線防護功能的產品,這就是「防曬衣」的由來。

防曬衣比日常服飾更防曬,在於它遵循兩種原理發揮作用。一是遮蔽,即透過增強面料對紫外線的反射和散射,實作更好的防護效果。二是吸收,即使用能吸收紫外線的染料等方式對面料進行防曬處理,增強面料對紫外線的吸收作用。

事實上, 國家對「防曬衣」有明確標準 。國標GB/T 18830-2009【紡織品防紫外線效能的評定】規定,防紫外線紡織品必須達到UPF>40,UVA透過率<5%,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UPF值40意味著只有1/40,即2.5%的紫外線能夠穿透該紡織品到達皮膚,相當於衣服阻擋了97.5%的紫外線。

為了方便消費者選購與區分防曬產品與普通服飾,國家標準還明確,包括防曬衣在內的防紫外線產品都應進行明確標識,產品標簽上必須包括三部份:標準編號,即GB/T 18830-2009;UPF值,當40<UPF≤50時,標為UPF40+,當UPF>50時,標為UPF50+;使用提醒,即「長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濕的情況下,該產品所提供的防護有可能減少」。

合規銷售的防曬產品應當有完整的標識牌(作者攝)

可見, 對消費者而言,若選擇防曬衣,首要依據不是價格,而是產品是否符合相關標準、是否具備對應的標識

認清標識,按需選購更理性

既然符合標準的產品都能標註為「防曬衣」或「防紫外線產品」,那為什麽不同的產品價格差異不小呢?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品牌溢價外, 防曬產品的價格差異還與它們的防曬效能、效果可持續性、舒適度有關

所謂「防曬效能」,是指在符合國家標準基礎上,部份面料進一步提高UPF值。目前,市場上已有產品的面料原紗實測UPF值超過100。

面料的防曬效能與日俱增(圖源:品牌介紹圖)

服裝原料供應商陳鋒解釋,改變纖維的截面,可以增加折射紫外線的角度和面積,增強遮蔽效果;如果同步在面料裏增加可吸收紫外線的染料,無疑能讓防曬效果事半功倍,「科技含量確實會影響面料品質。」

國標要求產品標識的「長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濕的情況下,該產品所提供的防護有可能減少」體現了不同品牌防曬衣之間的另一個差異:是否耐水洗。為面料加入具有防曬效果的成分或塗層,是防曬衣發揮效果的基礎;而汗浸、水洗、雨淋等都可能改變面料結構,從而影響防曬效果。正因為此,部份品牌在「耐水防水」上做文章,透過一定的科技手段,延長防曬效果的可持續性。

當然,實作長久防曬的基礎還是有技術含量的面料,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生產成本。消費者可客觀看待防曬可持續性,「防曬衣多次洗滌後,防曬效能會降低,但衣服的穿著效能還在。還有些消費者‘喜新厭舊’,喜歡買新衣,那麽對可持續性的要求可以低一些。」陳鋒提醒。

最後,舒適度主要與消費者穿著後的感受有關,包括是否透氣、輕薄等。不同的面料還會帶來不同的觸感,有人喜歡冰絲的感覺,有人喜歡相對柔軟的產品,有人喜歡寬松的,也有人希望更合體……於是就有了市場上形形色色的產品,但不能說哪一種質素更好、值得更高的定價。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 渠道正規、標識清晰、價格合理、符合個人需求的產品是最優選 。如果銷售者能提供驗證效能的檢測報告,那麽產品的可信度更高些。」多名業內人士建議,選防曬衣不用盲目追求貴的,但也不建議選特別便宜的,畢竟防曬面料與普通服飾不同,要避免「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

業內人士提醒,合規的產品介紹非常詳細,消費者可比對後選購(圖源:品牌介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