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聲音藝術」展,讓你感受到平時忽略的那一陣腳步聲

2024-03-17辟謠

「小時候弄堂裏聽到過的一段童謠,你最好的朋友在你耳邊連續不斷傾訴15分鐘……這些‘聲音’比一段音樂對你來說是不是更有意義,而不僅僅是‘好聽’?」在昨天多倫現代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的「聽路:中國當代聲音藝術實踐」上,參展藝術家陳維這樣對記者解釋「聲音藝術」。「聽路」展出的並不是一群「演奏不好樂器的藝術家」退而求其次的作品。

展覽以2010年為時間上的座標,參展藝術家陳維、孫瑋、王長存、顏峻、楊嘉輝、張安定以當代藝術視野中的展覽為線索,透過文獻與檔案來回顧聲音藝術在中國的進展,觀察中國聲音藝術家的創作演變,思考聲音藝術在當下的藝術生態與未來的可能。

「聽路」作為一個短語,是不符合日常語法規範的。按日常邏輯,路總是被「看」到,沒有一條路是能夠被「聽」到的。但是策展人殷漪並不是要用「聽覺」去替代「視覺」,因此展覽出現的聲音藝術作品中大量使用影像材料與視覺形式。美術館門口的大螢幕與進門處的螢幕互相聯動構成了陳維的作品【協奏曲/彈幕】。路過的觀眾有興趣掃一下門口螢幕上的二維碼,輸入自己想好的短語,這個短語經過短短的幾秒鐘就會出現在正在直播展廳實況的大螢幕上,如「這裏到底在展什麽玩意兒?」這樣的疑問時不時飄過。

在這個展覽上,我們會聽到各種曾經被忽略被掩蓋的聲音。比如,楊嘉輝的作品【消音狀況之二:消音舞獅】,與我們日常所見的鑼鼓喧天的舞獅不一樣,去除了喧鬧的鑼鼓、周邊的鼓掌歡呼、市井嘈雜,唯留下了舞獅人轉動獅子舞具時輕微的碰撞聲、站在凳子上表演的腳步聲以及舞者的呼吸聲……「安靜」下來的舞獅,因為專註,讓觀看者的內心更為舞獅者的一舉一動而動。

因為「聽」是一種感受方式、思考方式和存在方式。對聲音藝術的種種階段性的認知與評價也關聯到更寬泛的當代藝術創作方法與形式;也將作為一種實踐,更廣泛地介入我們如何感受、認知、思考我們與世界。

展覽選取了「喚醒巴特西」「轉速:中國聲音藝術大展」和「原音:太原的地方聲景」這三個展覽早就閉幕卻影響深遠的展覽作為分號,展示文獻包括但不限於三個展覽的檔案資料,部份參展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聲音藝術作品,藝術家訪談,藝術評論文章。

展覽將持續到6月16日。(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