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承包的蟹塘被征收,補償款怎麽算?

2024-01-19辟謠

好訊息!鎮裏要給咱們村搞「漁光互補」工程了!說是要給魚塘加上個「蓋子」,既發電又養魚,村裏收入能多一番呢!

訊息在鄉間不脛而走,村民們臉上喜氣洋洋。

「漁光互補」工程是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新引進實施的生態惠民工程。

該工程在魚塘上方鋪設光伏板發電,魚塘內投放魚苗進行養殖,以期達到漁業與光伏發電產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目標。專案建成後,年發電約8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24.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56萬噸,是前黃鎮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踐鄉村振興的生動體現。

然而,同樣生活在前黃鎮的宋大爺卻「愁」上心頭。

宋大爺十多年前就從村委承租了20畝河塘,所處位置正是「漁光互補」工程的劃定區域。政府擬對區域內的河塘統一征收,以便後續實施規模化建設。照理來說,這是一件好事,然而,橫亙在宋大爺心頭的愁緒卻難以撥雲見霧:

自己租的河塘被征收後,補償款能有多少?和村裏怎麽分配這筆錢?

這些問題沒得到滿意的答案,宋大爺遲遲未簽下補償協定書。

前黃鎮「漁光互補」工程計劃建設面積9千余畝,涉及待征收的河塘近萬畝,和宋大爺有同樣疑慮的漁民們不在少數。基層工作人員前期做了不少工作,但並沒能完全打消漁民的顧慮。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當地司法所邀請武進法院前黃法庭開展聯合調解,希望透過訴源治理的方式將這潛在的群體性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

就這樣,前黃人民法庭的法官周運來到了金秋的蟹塘邊。

「這個工程又能發電,又能養魚養蟹,還環保,我們老百姓當然支持。但是這不能損害我們的利益啊!」宋大爺有話直說,沒繞彎子。

周運雖然預想到了問題的癥結,但還是想讓宋大爺「吐吐苦水」,疏一疏心裏的怨氣:「您具體指哪些方面的利益呢?」

「我的螃蟹才剛剛下網半年,還是小蟹苗,一般要養三年才能撈出來賣錢,這個損失怎麽辦?還有,我這個河塘是租的村委的,現在征收有補償款,村裏的村民不幹了,說這錢有一部份應該歸村集體,由村裏統一分配給全村的村民。那我在這裏辛辛苦苦十幾年,又是開挖河塘、又是添各種器材,還要沒日沒夜地守在河塘,全都白幹啦?」講到緊要處,宋大爺情緒有些激動。

「大爺你這就多慮了,錢的問題在法律上肯定是有規定的,怎麽會讓你白幹呢?」周運試圖先安撫好激動的宋大爺,再慢慢解釋。

然而,急性子的宋大爺根本聽不進去:「這話我聽得多了!」隨後便接過話頭:「都跟我這麽說,你不會也是想誆我簽字吧!」宋大爺有些警覺了起來。

見對方情緒有些抵觸,周運明白不能徐徐圖之,要直截了當地回答釋疑,解開宋大爺的心結:「大爺您別急,咱這賠償款有多少,我一筆一筆算給您看。」

說話間,她從口袋裏拿出了手機,開啟小算盤算了起來:「大爺你看,蟹苗損失會有青苗費作為補償。青苗費就是對土地上的青苗作物、魚塘中的蟹苗魚苗等所作的補償,是有具體補償標準的。河塘上的房屋、水泥樁、圍網等養殖器材,評估機構都出具了專門的評估報告,補償款是……」

青苗費、搬遷補助費、地上附著補償款物……一個個名詞,從法律中的規定、檔裏的要求,變成一串串清晰明了的數碼,顯示在手機的螢幕上,也寫進了宋大爺心裏的那本賬上。

當最後一項可補償專案計算完畢後,周運把手機遞到宋大爺眼前:「大爺,這就是最後你能拿到的補償款,可能最終落袋會有一點點誤差,但是大體上就是這個數。」

宋大爺有些不相信,「村裏都說這些錢不都是歸我個人的,還要留一部份分配給村民。這訊息是真的還是假的?我的河塘咋還要給村裏分錢?」

幾個聞訊而來的村民在旁邊聽了一會兒,終於忍不住插話了:「你這不是租的村裏的地嗎?沒有村裏的地你能養蟹?」「周法官,他這租的村裏的地,於情於理賠償款都得分一部份給村裏吧?」

「大家該得的,一分都不會少。」周運一句話一錘定音。

「征收,是對於土地上的投入包括養殖器材、蟹苗魚苗等的補償,遵循誰投入誰所有的原則,所以本次征收的補償款是歸宋大爺。但是,大家不要急,土地還是屬於村集體的,不論是用於養魚養蟹還是光伏發電,土地上的未來收益還是屬於村集體,還是屬於全體村民的。」周運繼續解釋,見村民們都暗自琢磨著,便問:「大家看看還有什麽問題嗎?」

領頭的村民看了一眼旁邊的人沒說話,周運明白這心結算是解了一大半了。

「我回家再琢磨琢磨。不過周法官,你這本賬算是把我算明白了。你放心,村裏有什麽統一行動我會盡量配合的。能不能把你剛剛說的幾項費用寫在紙上給我,我要給隔壁的老徐也說道說道。」

一本明白賬,讓宋大爺心中的那桿秤平了。

千年水鄉田園夢,耕讀前黃續傳奇。近年來,前黃鎮依托鄉村肌理、深挖文化底蘊,布局現代農業、智慧漁業及產業專案,著力打造「宜業、宜遊、宜居」的幸福前黃。這份幸福,不僅來自於生活水平的進步提升,也源於鄉風民風的向善向好。

以高質素司法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前黃法庭主動向前延伸司法職能,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在深化訴源治理中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解答好鄉村振興答卷。

作者:莊 園 陶夢潔(常州武進法院)

來源: 江蘇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