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外星生物學?細菌RNA編碼新的基因,突破中心法則認知

2024-07-02辟謠

在人類解碼遺傳資訊的歷史上,法蘭西斯·克歷克(Francis Crick)在1957年首次提出中心法則,為遺傳資訊在生物大分子之間傳遞的順序構建一個框架:DNA→RNA→蛋白質。

根據這一法則,DNA可以自我復制,同時DNA作為基因樣版,轉錄生成RNA,RNA再被轉譯為蛋白質,這個遺傳資訊傳遞的過程是單向的。在RNA病毒中,RNA作為樣版進行自我復制,逆轉錄酶則可以將RNA逆轉錄為DNA,這與通常的遺傳資訊傳遞方向相反。

近日,這個故事迎來了新的走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Stephen Tang和Samuel H. Sternberg首次發現一種細菌逆轉錄酶以RNA為樣版透過滾環逆轉錄(Rolling-circle Reverse Transcription,RCRT)的方式,參與合成全新的編碼蛋白的基因。

相比之下,病毒逆轉錄酶不會產生新基因,只是將遺傳資訊從RNA轉移到DNA。研究者指出,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的沿基因組DNA單向傳遞的遺傳資訊範式。

這項研究得到了【自然】網站的報道,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目前發表在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仍在等待同行評議的結果。

細菌防禦噬菌體感染的免疫系統

這項研究的物件是防禦相關逆轉錄酶(Defense-associated Reverse Transcriptase, DRT)系統,DRT系統被劃分為9個亞組(DRT1-9)。先前的實驗表明,DRT系統在防範噬菌體(感染細菌的一類病毒)侵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研究團隊聚焦於肺炎克雷伯菌的DRT2系統,其抵禦噬菌體感染的機制尚不明確。該亞組結構簡單,包含一個編碼逆轉錄酶的基因和一個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 ncRNA),後者此前未發現明確功能。那麽,為什麽DRT2具有防禦噬菌體的功能呢?由於逆轉錄酶的作用是將RNA序列轉化為互補DNA(complementary DNA,cDNA),研究人員提出一個假設:逆轉錄酶合成的cDNA產物可能在防範噬菌體感染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研究機制示意圖:該研究揭示了DRT2抵禦噬菌體感染的機制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永無止境的開放閱讀框」

DRT2系統ncRNA鏈的一部份與另一部份堿基互補配對,形成雙鏈的「柄」,而未配對的部份則形成「環」,整體外觀類似發夾,稱為發夾結構。逆轉錄酶將ncRNA 作為cDNA的樣版,跨越發夾結構環狀部份的起始端和末尾端不斷重復繞圈,持續進行逆轉錄,將相同的RNA序列多次復制到cDNA中。這個獨特的過程稱為滾環逆轉錄,生成了一段串聯重復的單鏈cDNA序列。

有趣的是,逆轉錄生成的單個cDNA片段並不能編碼蛋白質,但當形成連續重復的序列時,才能實作蛋白合成。這是因為單個片段中缺少標誌轉譯起點的起始密碼子(在DNA上是ATG,對應mRNA序列是AUG),當核糖體辨識不到起始密碼子,就不會啟動蛋白合成。在一輪cDNA生成後,新生的cDNA鏈與樣版分離,其末端會重新與樣版起始位點的上遊互補結合,從而在兩次重復的連線處多出了一個堿基。這一過程導致每完成三輪逆轉錄便產生一個起始密碼子,從而啟動蛋白質合成。

重復序列上編碼蛋白合成的片段稱為開放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這段ORF非常特殊,因為它僅有起始密碼子,缺少終止密碼子。理論上,這個序列可以編碼一個無限長的蛋白質。因此,研究團隊將該序列命名為「neo」,意為「永無止境的開放閱讀框」(never-ending open reading frame)。

來自外星的生物學

一旦噬菌體感染細菌,會觸發cDNA第二鏈的合成,形成雙鏈DNA序列,隨後轉錄產生大量不同長度的mRNA,並轉譯出Neo蛋白。

正是這些Neo蛋白迅速阻止細菌生長,誘導其進入程式性休眠狀態,從而阻止噬菌體的復制、增殖和傳播,起到保護細菌群體的作用。Neo蛋白的α螺旋二級結構對其功能至關重要,幹擾這一螺旋結構會阻礙Neo的毒性作用。

這項工作揭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DRT2防禦系統抗病毒免疫機制。該機制揭示了遺傳資訊在DNA和RNA載體間復雜的轉換行為,擴充套件了中心法則新的認知。

同時也挑戰了基因沿著序列線性編碼的範式,增加基因組序列上蛋白質編碼方式的復雜性。「這看起來像是來自外星生物的生物學,」馬德裏康普頓斯大學的計算化學家Israel Fernandez在X上寫道。

RNA從頭創造基因的發現令人眼前一亮,這可能改變我們看待基因組的方式。在人類基因組中,可能還有更多類似Neo的非典型蛋白編碼基因等待被發現。另一個細菌防禦系統——CRISPR/Cas系統,已經成為重要的基因編輯工具,令人期待科研人員能否基於DRT系統開發出新的基因工具,又能給生物學帶來怎樣的新變革呢?

參考文獻:

[1]Tang, Stephen, et al. "De novo gene synthesis by an antiviral reverse transcriptase." bioRxiv (2024): 2024-05.

[2]Callaway, Ewen. "Bizarre bacteria defy textbooks by writing new genes." Nature (2024).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姜旋(生物學博士)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