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癥領域,胰臟癌素有「癌癥之王」的稱號。如何抓住「胰腺」生機?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科聯合膽胰外科在南院區成功完成了一例術中局部晚期胰臟癌納米刀治療手術,精準「擊穿」腫瘤細胞。
多團隊聯手接力十分鐘消融病變組織
胰腺深藏在人體左上腹的最深處,毗鄰肝、膽、腸、胃等多個臟器,其後方是錯綜復雜的血管和神經組織。所以,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臟癌,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一系列病癥,腫瘤侵犯周圍神經還會造成疼痛。
這位抓住「胰腺」生機的胰腺腫瘤患者在兩年前發現胰腺占位,初步考慮良性。然而近日,在仁濟醫院南院區復查時被發現腫瘤增大,並伴有胰管擴張,包繞腸系膜上動脈及腹腔幹、脾動脈,無法進行根治性手術,需病理明確才可以接受相關抗腫瘤治療。
手術由腫瘤科主任王理偉團隊聯合膽胰外科主任醫師王從俊團隊共同完成。手術過程中,王從俊完成腫瘤活檢取材,術中冰凍病理明確惡性腫瘤後,進入並暴露納米刀治療區域。手術前就完成納米刀手術方案制定的腫瘤科主任醫師王凱峰和助手張柏文醫師接力,透過精確操控納米刀電極,對胰臟癌組織進行了不可逆電穿孔消融。最後,再由膽胰外科醫生完成後續關腹縫合等相關步驟。
僅僅10分鐘,團隊就完成了消融。該聯合手術克服經皮穿刺無法直視的困難,透過精準定位和高壓不可逆電穿孔,消融了患者的腫瘤病變組織,達到了預期治療效果。
納米刀治療讓這類胰臟癌患者突破生存期
近年來,胰臟癌患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蘋果前CEO喬布斯、香港演員沈殿霞、世界著名男高音演唱家帕瓦羅蒂等都是被胰臟癌「帶走」的。胰臟癌也被稱為「善於偽裝」的腫瘤,目前在早篩階段沒有特別的腫瘤標誌物指標,早期發現比較困難。
作為制定中國首個胰臟癌診療指南的牽頭人,王理偉指出,多數胰臟癌患者診斷時分期較晚,約80%已無法手術。目前,晚期胰臟癌綜合治療的總生存期從過去的9個月延長至一年半左右,但隨著技術和科學的進步,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胰臟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列第6位。2018年,全球胰臟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列第7位。經預測,至2030年,胰臟癌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癌癥死因。
胰臟癌常見的有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相比傳統的治療方法,納米刀在局部晚期胰臟癌方面具失真傷小、恢復快、術後並行癥少等優勢,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質素,延長生存期,尤其適用於年老體弱或無法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未來,越來越多的局部晚期胰臟癌患者可以透過微創治療獲得新生,局部晚期胰臟癌患者生存率的突破指日可待。
納米刀治療已在國內外廣泛套用於胰臟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多種實體瘤的治療。由於其微創、安全、有效,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納米刀消融治療作為首選方案。
王理偉介紹,未來,仁濟醫院腫瘤中心將繼續整合多學科診療(MDT)的優勢,根據胰臟癌分期,進行相應的分層,實作患者的精準個體化治療。同時,將開展更多的先進技術,提高醫療服務質素,打造局部晚期胰臟癌診療的「仁濟模式」。
欄目主編:顧泳
來源:作者:黃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