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盛典展播|擺「社區龍門陣」,成都這個區破局從家庭到咨詢室的「最後一公裏」

2024-01-11辟謠

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多說幾句就不耐煩,家長該怎麽辦?

孩子做事拖拉,總忍不住吼孩子,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孩子一上學就喊不舒服,帶去醫院檢查卻沒病,這是怎麽回事?

……

爸媽與孩子溝通不暢、普通家教方法行不通,是否該去學校問老師?嚴重的問題是否需要去醫院治療?好像大部份家長都想「隱晦」地解決問題,但無法得到有效的方案。

近年來,隨著「雙減」政策落地,「雙新」教育改革實施,學生學業負擔有所減輕,心理壓力有所緩解,但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仍然存在。

如何培養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成都市錦江區給出了一套「接地氣」的方法。

解密青春期困惑 1000余名「友鄰教師」專業支招

2023年8月25日下午,在錦江區紅砂社區聯合二組377號,剛剛結束了兩個小時的常規講座,陳熙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周圍便聚集了眾多家長,滿懷期待地向他請教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相關問題。面對家長們的諸多困惑,「不急不急,現在不是流行‘圍爐煮茶’嘛」,陳熙請他們圍成一圈坐下來,開始「嘮嗑兒」。

陳熙是成都市錦江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教研員,同時也是錦江區「友鄰教師」。陳熙直言,在接待的很多家庭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父母剛剛坐下,就開始焦急地指責孩子的各種問題,孩子或是默默地坐在一旁低頭不語,或是與父母對抗。

「透過指責,我們看到的是焦慮的家長和壓抑的孩子,是不良的家庭互動模式。其實理想的家庭並不是不產生問題的家庭,而是產生了問題能夠積極解決的家庭。」陳熙說,區域專門建立的「友鄰教師」就是透過這種接地氣、擺龍門陣的方式,在自然的對話中,撬動家庭成員看到問題背後的需求,澄清分歧、擴充套件視角、嘗試打破固有的不良迴圈。

像陳熙這樣的「友鄰教師」,在錦江區還有1000多人,這支「友鄰教師」團隊就是為了搭建心理咨詢室與家庭的「最後一公裏」。

「社區龍門陣」啟動儀式

在專案組建之初,錦江教育強調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原則,確保誌願者具備高素質和專業能力。「堅持自願原則,前期在誌願者征集階段,吸引了眾多學校教師、社區專家學者以及技術工匠等多元人才的積極參與。」

在誌願者選拔過程中,「友鄰教師」團隊設定了嚴格的專業標準。申請者需要擁有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三級)、家庭教育指導師或成都心理輔導員(A/B證)等專業資質,同時具備相關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經驗。陳熙強調,這樣的篩選標準旨在確保誌願者具備專業性和豐富經驗。

沒有想到,有意願的專業人士很多,區域給予了特別大的支持。經過層層篩選與嚴格選拔,1000多名「友鄰教師」脫穎而出,成為「社區專註於提供專業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服務」的核心力量。

從2023年4月開始,他們利用業余時間,以街道為單位,每月輪流走進社區,以「擺龍門陣」的形式,免費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服務和支持。

截至目前,「友鄰教師」團隊已開展講座、沙龍、團體輔導、一對一咨詢等活動50余次,覆蓋全區100%街道;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錄播講堂、雲課10余次,服務家長、孩子15萬余人次。

以「小家」聯動「大家」 從家庭到咨詢室不再遙遠

「友鄰教師」是錦江區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一個創新嘗試,這一專案旨在更廣泛地關註和幫助青春期孩子健康成長。為什麽要從區域層面開展這個專案?

錦江區社區教育學院院長滕麗說:「過去,學校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透過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提供心理輔導與咨詢等方式來幫助學生。然而隨著新時代的發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凸顯,究其實質,相當一部份與家庭教育有關。因此,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協同聯動機制至關重要。」

根據2023年2月中科院釋出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在參與調查的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風險。其中,4.0%的青少年存在著重度抑郁風險,10.8%存在著輕度抑郁風險。以上數據顯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結合實際情況,錦江區還專門成立工作小組,對全區165所(含教學點)學校,在校學生12.5萬余人,進行不同層面的深度調研和摸底,包括實地走訪、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等,透過橫向、縱向對比,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許多孩子和家長普遍存在「病恥心」,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仍局限於內部、停留在單點著力,家校社無法協同、醫教壁壘沒有打破等。

「友鄰教師」團隊

以「病恥心」為例,許多孩子和家長對心理問題感到羞愧,導致就診率低,有很多家長常常把咨詢心理醫生或心理教師的學生,誤認為是心理有病甚至精神有病。部份家長擔心學校和教師知曉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或對孩子產生不良看法,往往刻意隱瞞情況,不願意主動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錯失了早期幹預的機會。

基於這些認識,錦江區積極探索以區域層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舉措,如「友鄰教師」專案,旨在透過前期預防,以「社區擺龍門陣」方式,以「小家」聯動「大家」,打通服務青少年及家長心理健康的「最後一公裏」,讓社區成為家長和孩子「可去、可訴、可詢」的「溫暖港灣」。

「校、家、社、院」緊密聯動 助力區域心理健康教育「升級」

「‘友鄰教師’只是錦江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小縮影。」錦江區德體藝勞科科長張津博介紹,2023年,成都市錦江區以區域牽頭,在全國率先以政府名義出台【青少年社區教育三年行動方案】,在這個方案中,學校、家庭、社區、醫院形成了緊密的聯動,透過創設「快樂加油站」、成立「心育聯盟」、推行「社區龍門陣」等舉措,使錦江區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實作了全面升級。

學校方面, 錦江區對學校現有心理輔導室進行升級,正式命名為「快樂加油站」

成都市錦江區銀杏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曾雪說:「以往的心理咨詢室,很多孩子感覺自己心理有問題才會去。而‘快樂加油站’的設立是為了改變這種觀念,讓學生將其視為一個輕松愉悅的場所,能夠成為學生排解心理困擾、培養心理品質的關鍵陣地。」

與傳統的心理輔導室相比,「快樂加油站」在多個方面展現出獨特之處。首先,其名稱更富有活力和親和力,旨在打破學生對心理輔導室的恐懼心理,讓他們更樂意前往尋求幫助。其次,這不僅是一個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地方,更是一個集心理輔導、心理教育和娛樂活動於一體的全新空間。除了傳統的心理咨詢服務外,「快樂加油站」還提供更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遊戲化活動和工作坊,以更生動、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增強心理健康意識。

校園活動

同時,錦江區還在全省率先開展區級自主心理健康監測,指標涵蓋學生情緒、問題行為等多項內容,每年形成區域、學校和學生三類報告,及時預警,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決策依據。錦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監測體系不僅能使學校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需求,還能有效預防學生心理問題和危機事件的發生。

在醫療衛生機構方面,錦江區教育局還聯合區衛健局、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成都市精神衛生中心等6家單位,共同建立了「錦江區心育聯盟」,在心理評估和心理危機個案轉介、心理科研、教師素養提升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心育聯盟不僅暢通了學生心理危機幹預的綠色通道,還為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之間的資訊共享和資源整合搭建了橋梁。」錦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透過這一聯盟,學校與醫療機構之間建立了暢通的「一單轉介」機制,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務。目前這項機制已經成功為超過400名學生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就醫服務,極大地緩解了學生心理健康危機帶來的困擾。

截至目前,錦江區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據統計, 錦江區內設有1所國家級、1所省級、6所市級心理健康特色學校,以及17所市級心理健康實驗學校,占據全區學校總數的1/3 。在過去的三年中,進行了40余項與心理健康相關的課題研究,並多次獲得市級獎項。自2022年起,錦江區設立了心理健康專項課題,近50%的學校積極參與研究。自成都市於2021年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篩查以來,錦江區在各項指標上一直保持在全市前列,學生問題指標逐年呈現下降趨勢。

紅星新聞記者 王婷婷

編輯 李鈺儀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