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都江堰」究竟有多神奇?為何說沒有都江堰,就沒有現在的成都?

2024-08-07辟謠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提起 都江堰 ,相信就算沒有親眼目睹,但是幾乎大部份的國人都聽過這個名字——中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中國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文化積澱深厚, 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中國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說過, 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江,而是都江堰。 可以說,都江堰 成就了如今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工程,在遙遠的千年以前它又是如何被建造的?

成都平原地區降雨較多,在都江堰修建之前,每每遭遇暴雨天氣,山洪暴發, 洪水順流而下流入成都平原引發洪災 ,給當地居民的生活、耕作等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為了解決成都平原地區的水浸災患問題,公元前276年至251年間,秦昭王任命李冰為蜀地郡守, 李冰父子奉命根治岷江水災 。李冰等人經過長時間的實地考察,總結了前人治水經驗,決定修建一項用於抵禦洪水的工程,都江堰由此誕生。

對於那個時候的生產力和技術條件來說,要想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設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所有困難都被一一克服。

首先。要想進行引水,達到分流的目的,就必須要先 鑿穿玉壘山 。經過8年的不斷努力,終於玉壘山被鑿出了一個可使水流透過的山口,這個山口長約80米,寬、高分別約為20、40米,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 「寶瓶口」

但是,由於江東的地勢相對來說要更高一些,水流就無法自然順流流到寶瓶口,於是,富有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岷江上遊再修建一座分水嶺——就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 「魚嘴」

「寶瓶口」和「魚嘴」的建成,使得 岷江被分為了外江和內江兩個部份 ,兩個部份各司其職,外江主要起到排洪的作用,而內江則經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由於外江和內江的地勢情況和高度都不大一致,分水量隨之不同, 分水比例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 。舉個例子,在枯水期,岷江水流量較小,這時就需要有60%以上的水流流入內江,以確保成都平原的農田得以灌溉。

在汛期,岷江的水位較高,為了防止水浸災害的發生, 大部份的水就需要由外江排出,只有小部份流入內江。這就是著名的「四六分水」。

這樣的分水方式和分水比例,不僅能夠保證灌溉和預防水浸災害,還能 將岷江流經山區所攜帶出的泥沙實作二八分, 也就是「二八分沙」。

除了著名的「寶瓶口」和「魚嘴」,「飛沙堰」也是都江堰一個不可或缺的渠首樞紐。

飛沙堰是一個長約兩百米的溢洪道,相比於內江來說, 飛沙堰要稍微高出2米左右, 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當流入內江的水高於這2米時,多余的水就會漫出流入飛沙堰,接著將這些水排向外江,又進一步穩定了流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

飛沙堰的作用遠不止於此, 飛沙堰在排水的同時能夠將大部份的泥沙也排向外江 ,確保內江的水流清澈和通暢。

有了寶瓶口、魚嘴、飛沙堰三個工程, 都江堰基本上實作了分水、泄洪和排水的主要任務 。都江堰自建成起就不斷發揮作用,可以說,沒有都江堰,就沒有如今的經濟發達的天府之國成都。

後來的都江堰在歷史上進行過多次修復和完善,以保障其灌溉功能和水利工程的穩定性。

在明朝時期, 都江堰進行了重修和擴建, 以修復因年代久遠和自然磨損而出現的破損和損壞部份。明代的修復工作進一步加強了都江堰的水利功能,使其能夠繼續為周邊農田提供灌溉水源。

來到清朝時期,為了確保都江堰的執行效率和灌溉效果,清代時期將修復工程主要集中在了 修復水道、堤壩和分水口 等關鍵部位,以保障水流的暢通和分配。

20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保護意識的提升,都江堰進行了多次現代化的維護和管理工作。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水利工程,相關工作人員不僅對其進行了歷史遺址的修復,還運用先進技術進行 加固水道結構、改善灌溉效率以及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等工作。

都江堰是當今世界上留存至今最為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時至今日,都江堰已經擁有了2300年的歷史,不僅在抗洪方面依然作用巨大,在其他很多方面也發揮著日益凸顯的效益。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 都江堰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 ,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旅遊業發展。遊客在都江堰遊玩的同時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國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卓越成就,體驗傳統工程學知識和技術,這些都可以為成都平原地區帶來經濟和文化上的雙重收益。

不僅如此,都江堰在維持生態環境穩定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在中國這個強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家,都江堰的建設和管理都考慮了 生態環境的平衡穩定。

都江堰管理部門采取了水質管理、生態修復。 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項措施,透過合理的管理和工作,最大程度上地保持了成都平原地區的生態平衡和環境穩定,在旅遊業發展的同時,確保生態環境的持續健康,為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的生態基礎。

1997年,都江堰與青城山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世界關註的重要歷史遺址。

都江堰對於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來說,不僅僅是一項防洪工程和一項灌溉工程,更代表了古代中國人民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卓越智慧和技藝,體現了中國古代水利文化的深厚積澱。

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網:【都江堰水利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