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成都新津「造龍」工匠蔣誌全:祖孫三代造船 想把手藝傳承下去

2024-06-09辟謠

袁亮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文/圖

龍頭點睛,擂鼓轟天。南河百舸,急流勇進。6月9日上午,2024天府端午龍舟會在成都新津南河及沿岸舉行。

始於唐代,傳承千年。在「龍舟之鄉」新津,69歲的蔣誌有著五十多年的「造龍」經驗。在工業化的今天,龍舟賽大多使用玻璃纖維龍舟,蔣誌全造的木龍舟則多作為訓練用。風雨同「舟」五十載,他想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祖孫三代造船百年

蔣氏龍舟名噪一方

端午節前夕,蔣誌全受邀參加了一家企業的賽龍舟活動,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舵手,這段時間他一直奔走在大大小小的龍舟賽現場,精力旺盛得不像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

蔣誌全介紹制作的龍舟

蔣誌全是賽龍舟的舵手,也是一名造龍舟的匠人。

「我跟著祖父和父親學做龍舟時還不到14歲。」蔣誌全回憶,從祖父開始算,家族造船歷史近百年。「之前是造漁船、砂石船、運輸船,造龍舟是後來的事。」

新津賽龍舟的歷史悠久,蔣誌全對於龍舟的記憶還要更早。「從自己記事起,每年端午節,周邊鄉鎮的百姓會來西河岸賽龍舟、搶鴨子,場面十分壯觀。」蔣誌全說,「那時還沒專業龍舟,大家在貨船裏放幾條板凳就當龍舟劃,後來我們才開始手工制作比賽用的龍舟。」

1982年,新津舉辦龍舟賽,吸引了數十支參賽隊伍,賽前,當時的鄧雙鎮請蔣誌全做木龍舟。這也是蔣誌全首次獨自「掌墨」造船,時間緊迫,他帶著隊伍連續熬夜趕制,20天左右就完工。

時間雖短,但造出來的龍舟流線型好、阻力小,選手們在比賽時如虎添翼,一舉奪冠。難得的是,在此後數年間當地的多次比賽,蔣誌全制作的龍舟都拿下了冠軍,「蔣氏」龍舟更是名聲大噪。「巔峰時,男女組前三名都是我造的船。」

蔣誌全介紹制作的龍舟

此外,蔣誌全和他的船也走出新津,到過省內不少城市參賽,一些隊伍也還會邀請他做教練或領隊。

「會造也會劃,打鼓、掌舵我都會。」說罷,蔣誌全登上龍舟,演示掌舵人如何配合隊伍,以及根據水流情況來控制龍舟前行方向。

「杉木輕、耐水性強,最合適做龍舟」「新船下水前要打油,若想延長木船使用壽命,每年還要打一次,好的木船能用幾十年。」當介紹起自己親手造出來的龍舟時,蔣誌全有說不完的話,從選材到改料,再到船身結構以及不同船身的特點都講得十分詳盡。

雖然蔣誌全造船不畫圖也不計算,全憑經驗,但他造同一批船質素好且復修率極低。他造的龍舟類別也多,有22人座大龍舟、12人座小龍舟,還有旱地龍舟和龍舟模型等。「66人的舟是我這輩子造過的最大的船。」蔣誌全說。

在祖父和父親手中接過造船的大旗,從純手工到半機械化,蔣誌全五十年風雨同「舟」,「造龍」已然成為他一生的事業。

從純手工到半機械化

一身本領待傳承

蔣誌全的家在西河旁,是座農家小院,沿著院墻延伸出來的鐵皮雨棚就是造船基地,裏面擺放著10多架大大小小的龍舟。

造船基地裏還掛著好幾幅褪色的錦旗,是當初各支隊伍送來的,其中不少是冠軍隊,蔣誌全還將自己參賽時的照片,以及工作證做成了墻紙張貼在顯眼處,這些照片中,有意氣風發的少年,也有老當益壯的長者。

蔣誌全面臨著傳承的難題

這些「老古董」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也印證著蔣氏龍舟的輝煌,然而,蔣誌全一身的本領和手藝,如今卻面臨著傳承問題。

前來訂龍舟的人越來越少,蔣誌全最後一次制作龍舟還是去年,為一場活動緊急制造了兩條。

作為「龍舟之鄉」,新津端午龍舟會歷史悠久,但從2007年前後,大型龍舟比賽改用玻璃纖維龍舟。蔣誌全說,木龍舟現在只是作為訓練和搶鴨子活動用。

蔣誌全很早就在考慮傳承人問題,他曾帶著女兒到廣元參加全國首屆鳳舟邀請賽,但女兒參加工作後和龍舟漸行漸遠,他也收過徒,但和他一樣處於歇業狀態。「不少媒體也幫我宣傳,但現在還是沒有人願意來學。」蔣誌全說:「這是個辛苦活,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要能吃苦,但最關鍵的還是買船的人少了。」

去年,新津區文化部門已經多次聯系他,希望一同推動新津的龍舟制作技藝成為非遺,以便更好地進行保護和傳承。蔣誌全也希望盡最大努力把從祖父一輩傳下來的手藝再傳承下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