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比印度「月船三號」還要難!日本登月探測器 SLIM「頭著地」,在著陸月球之後,由於沒有辦法發電,最終將其關閉,然後好不容易開機了,並且建立了通訊,結果呢?又進入到了休眠之中。
而且,這一次恐怕是「兇多吉少」,真的是有點奇特了,這日本的登月探測器 SLIM 是要與印度「月船三號」一樣嗎?
可以說真的可能是遠不及印度的月船三號,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我僅發表自己的看法說明,大家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日本登月也是一波三折
當然,說到日本登月,不少的「小粉條」也說這是日本的一個「玩具企業」探月,失敗成功並不是關鍵。
這裏我只能說,你這樣想也沒有問題,畢竟探測器上的確有日本的「玩具企業」產品。
但是,這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主導的任務,你要是這樣說的話,那的確也沒有多少意義了。
然而,無論日本是如何進行月球探索,其實日本登月真的也是「一波三折」,也是進行了三次月球探索任務了,最終在第三次成功登月,但日本給自己的探月任務打分,是給了60,也就是說成功超過了一半,並且雖然著陸與預期著陸點相差了50多米,但是也是在100米著陸範圍的驗證之中,所以,也算是成功了。
只不過,日本就算是第三次登月成功了,但依然是故障不斷,上面也給大家提到了,著陸器都是「頭著地」的,從探測器的狀態可以看到,其發動機都是「朝上」的。
雖然日本最初說是「側面著陸」,但終究在著陸的過程之中出現了問題,其發動機的噴嘴都掉了,以至於整個著陸過程都不完美,加上太陽板的問題,日本這一次著陸可謂是「真難」。
還好,送回來了一些「月球照片」圖,也算是成功吧。當然,不少人也在問我,這月球圖片日本是如何拍攝的,這不科學有點,為什麽呢?
因為探測器都是「倒立」了,如何拍的?其實,這是與日本的探測器著陸前的問題有關,那就是在著陸之前,兩個超小型月球探測車(LEV-1 和 LEV-2)已被成功釋放。此外,安裝在 SLIM 上的多波段光譜相機(MBC)能夠在關閉電源之前進行試執行並捕獲影像。
所以,這個影像是這樣來的。當然,從基本型的任務來看,日本SLIM的長寬高分別約為2.7米、1.7米和2.4米,不含推進劑的質素約為200千克,該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驗證精確著陸技術,以套用於將來的月球探測任務和行星探測任務。
如果單純的從主要任務來講,的確也是完成了,而且還拿到了一張多光譜觀測獲得的巖石影像算是值得了。
當然,日本之所以能夠走到這一步,其實也並非是「獨立完成」的登月任務,來自美國,印度的幫助還是少不了的。印度為日本提供了印度月船二號所獲得影像,而美國也提供了著陸的支持。
所以,日本也算是「誠懇」,直接宣布了沒有印度,美國的幫助,這是不可能成功的。然而,的確日本登月遠不及印度月船三號。
為什麽日本登月還不如印度?
的確,印度月船三號任務雖然是「磕磕碰碰」,但是最終在著陸的過程之中,並沒有出現日本一樣的問題。同時,在著陸之後,快速進行了月球車的釋放,並且開展了10天左右的任務。
這雖然相對於印度最初月船三號計劃公布的14天短了不少,但日本呢?在探測器著陸過程出現故障,為了恢復通訊,還主動關閉,結果才通訊沒兩天,結果又進入到了休眠,這來回折騰,是不是比印度還要難?完全是不及印度的實力一樣。
然而,日本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有可能跟印度月船三號結局一樣。
按照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確認,日本登月探測器SLIM又進入「休眠」狀態,將於2月中下旬嘗試再次工作。但是,該探測器可能會因為月球的寒冷,導致航天器的電子器材損壞,所以這意味著日本的探測器可能又會直接被「凍死」。
只不過按照日本的說明來看,該團隊已經透過地面指令關閉探測器電源,如果此前做出了措施,那還有可能再次蘇醒,要是在著陸過程之中出現了問題,那意味著也就是印度月船三號那樣,就是在月球被「凍死」了,那麽探測器的結局可能又會很「紮心」了。
不得不說,航天實力在這裏,美國無論是對日本,還是對印度的支持,都是有所保留,如果真的是全面支持的話,那也不至於連月球的「夜晚」都難以度過,都是要被「凍死」的節奏,這些技術對美國來說,完全是可以解決的。
所以,綜合性來說,日本的確登月任務還不及印度月船三號任務,至少在過程之中沒有遇到日本一樣的大問題,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那人類為什麽要登月?
沒錯,世界各國都在進行對月球探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未來幾年之中,至少月球任務是一個熱門的航天任務。那為什麽人類要登月呢?其實原因可以說很多,我這裏就說兩個比較直接性的問題吧。
第一、 在工程目標方面,可以驗證整個飛行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證明飛行器是否可靠
第二、 在科學目標上,如阿波羅登月收集的月壤以及安裝的月震探測儀和激光發射器,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所以說,人類在進行登月的過程之中,可以實作各種科學目標,這就是登月好處。
當然,最大的目標從我個人意義上來講,還是期待對月球早點實作資源的開采,因為月球資源真的是「太香」了。
比如:月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資源,根據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曾估算,月壤中的氦-3含量可滿足長達萬年的地球能源需求。
所以,如果能夠早點獲取這些資源,那對人類來說,地球的能源枯竭問題也就徹底解決了,完全是一次能源格局的改變,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