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智能技術如何驅動教育變革?專家:沒有教學思想引領很難成功

2024-01-13辟謠

中新網浙江新聞1月12日電 (童笑雨 夏現偉)日前,「智能技術驅動教育實踐創新變革」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舉行,來自全中國的科研院校、基礎教育、企事業單位等120余位專家學者和高校碩博生與會,來自浙江的專家學者也在現場發表真知灼見。

活動現場。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學院供圖

現場,著名學者、陜西師範大學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在【思維型教學理論引領「技術賦能教學」】主旨報告中,闡述了當前基礎教育創新能力培養所面臨的挑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創造力本質和內涵,以及技術賦能教學的現狀等問題。

胡衛平認為,沒有教學思想引領的教育技術變革最終都很難成功,教育技術的套用核心在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這一觀點引發在場專家學者的廣泛共鳴。

本次論壇的召集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董艷表示,胡衛平的觀點直接擊中了當前教育技術變革和套用的困境,也是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更多的學者、產業界人士一起努力去解決。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艷認為,教育技術的變革,特別是生成性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套用已經是一種發展趨勢,但不當的AI技術套用可能會加重「糟糕的教學」,加重歧視和偏見等,需要主管部門以及相關參與人員的智慧參與,制定相關的政策,避免相應風險。

研討會上,專家們普遍看好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套用。西南財經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在該校開展了多年實踐探索。西南財經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廖春華介紹說,該校有20多位教師參加本次論壇,分享了該校在新財經背景下專案式教學與學科融合的探索,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鑒。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副教務長、未來教育學院副院長孫波表示,未來教育技術的持續創新與套用需要培養更多創新型師資,讓學生和教師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變革。

廣州市天河區教師發展中心趙霞介紹說,當前教育技術領域的無感知數據采集與智能批改、課堂學情統計、學生桌面直播等已在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區不少中小學中套用。未來的教師一定要主動適應人工智能帶給教育的機遇與挑戰,主動擁抱數碼教育、智能教育。

現場,浙江開放大學資源中心主任余燕芳介紹了該校基於專案式的開放教育學習資源建設情況,特別是元宇宙、裸眼3D等技術在未來資源建設中的發展前景以及現實路徑。

來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的胡美如介紹了英語單元跨學科專案化學習設計的探索。她倡導以真實情境下的理解、實踐、遷移、創新等學習活動為路徑,建構知識,探究主題意義,解決真實問題的跨學科綜合學習歷程,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與產出,提升英語學科素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