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專訪芬蘭前總理阿霍:歐洲和中國的競爭是良性的

2024-03-27辟謠

埃斯科·阿霍在1991年至1995年擔任芬蘭總理時,是這個國家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他促成了芬蘭在1995年加入歐盟。後來他加入全球知名行動通訊公司諾基亞,擔任執行副總裁。

最近幾天,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咨委的阿霍再度來到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獨家專訪時,他表示,中國面臨的問題與世界其他國家大致相似,領先的技術能力使中國具有巨大潛力,有很好的機會克服困難。歐中之間的競爭是良性的,歐盟提出的「去風險」與美國之前所說的「脫鉤」有很大不同。

中國有很好的機會克服困難

博鰲亞洲論壇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權威國際對話平台。阿霍說,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下,我們需要博鰲亞洲論壇這樣的平台,在這裏可以進行對話,相互討論。在論壇上,他期待了解中國對當今世界的看法,而中國經濟等內部的發展也令人很感興趣。

阿霍在1991年出任芬蘭總理時,冷戰已行將結束。冷戰時期,芬蘭的地理位置處在冷戰的前沿。阿霍說,當冷戰結束時,鑒於歷史上沖突和分裂的慘痛經驗,歐洲一度產生了很高的期望,對合作的機會感到十分興奮。冷戰結束30多年來,世界快速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全球化幫助了世界,但也有消極的一面。現在,願意接受「雙贏」理念的人變得更少。他希望狀況可以盡快好起來,但也應該「現實一點」,接受世界正處於過渡階段的事實。

中國經濟的前景備受矚目,阿霍坦言,中國面臨著與世界其他國家大致相似的問題。所有已開發國家都存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中國必須認真應對老齡化問題,調整經濟政策,因為需要更多的生產力,註重經濟發展的質素。

他表示,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在同一條船上。中國與外部世界共同成長,希望未來也能保持這種勢頭。我知道這不會像以前那麽容易,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從長遠來看,中國需要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也需要中國。」

這位前總理說,盡管中國已經很難恢復過去的高增長率,但經濟增速放緩的自然過程無疑也是中國長期發展的結果。中國一直在追趕已開發國家,現在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憑借所擁有的技術能力,中國有著巨大潛力。中國在科學和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並在教育方面進行長期投資。阿霍表示,中國有很好的機會來克服眼前的問題,盡管前進道路仍不平坦。活力對中國繼續發展至關重要。

歐洲和中國的競爭是良性的

去年以來,歐美在經濟領域的「去風險」舉措備受關註,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針對性的保護主義措施。就在3月25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根據歐盟【數碼市場法案】對谷歌、蘋果和臉書公司三家美國科技企業展開不合規調查。

阿霍說,歐洲和美國在很多領域是合作夥伴,但同時也是競爭對手。美國的大型平台公司在歐洲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歐洲必須保證遊戲規則是公平的。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挑戰,對中國來說也是挑戰。

此前,歐盟已經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阿霍說,電動汽車是一場即將發生的技術變革,但過程不會像眼前看起來這麽容易——內燃機可能不會像預期的那樣迅速消失,電氣化需要大量的材料,必須開發電池技術。在電動汽車和電氣化領域,也需要更多的標準化。阿霍認為,也許混合動力車在未來會更有競爭力。在這一領域,中國和歐洲企業有合作空間。

談到歐盟與中國關系的定位,阿霍說,像歐美關系一樣,歐中在很多領域是合作夥伴,但在其他很多領域也是競爭對手。歐中之間的競爭是正常的,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歐洲和中國將繼續展開良性的競爭。他強調,歐盟所提出的「去風險」與美國此前的「脫鉤」有很大區別。

阿霍在20世紀80年代末首次到訪中國的第一站是北京,回憶起30多年前的經歷,阿霍說,北京這座城市在中國扮演著特殊的角色,那時的北京很不一樣,中國還在努力發展之中。但當時他已對中國充滿興趣,因為很容易預見中國將會發生轉變。迄今為止,阿霍已記不清來過中國多少次,「大概有四五十次,也許每年至少一次。」

他表示,雖然不懂中文,但時至今日,自己仍一直在努力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他相信,自己對中國的這種興奮感有著充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