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僅2小時微塑膠就可入侵大腦!提醒:家裏有這幾種物品,減少使用

2024-03-06辟謠

叮!張大爺開啟手機一看,原來好友李大爺分享的一篇科普文寫著 【蔬菜套著塑膠袋放冰箱,相當於慢性自殺,別怪我沒告訴你!】。

看到這裏,張大爺十分疑惑,自己一直以來都是直接把蔬菜放塑膠袋裏面,然後放入冰箱儲存的,這麽多年都沒見有什麽健康問題呀!

其實不止張大爺,很多人在買完菜之後,都習慣隨手把塑膠袋和蔬菜一起放入冰箱裏保存,但卻有不少的傳言稱裝菜的塑膠袋放冰箱,不僅有毒還致癌,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一、辟謠:裝菜的塑膠袋不能放冰箱,有毒還致癌?

網傳的塑膠袋有毒且致癌的傳言主要是圍繞塑膠袋中的 增塑劑和苯並芘 兩種物質,這兩種物質會遷移到袋中的食物,危害人的健康。這種說法讓不少人都感到恐慌,但塑膠袋裝食物對人體的危害真的有那麽大嗎?

先來看 苯並芘 ,有說法稱將含有苯並芘的塑膠著色劑添加到塑膠制品中,能增加塑膠制品的色彩,而苯並芘會致癌,因此塑膠制品會致癌。

但其實 苯並芘在環境中是廣泛存在的 ,其主要有兩個來源途徑, 一是工業和生活生產 當中的垃圾焚燒、汽車尾氣、火力發電等等, 二是高溫烹飪時 ,食物當中的蛋白質、脂肪、膽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等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苯並芘在內的多環芳烴類物質。

塑膠袋當中的 著色劑,苯並芘含量並不高 ,遷移到食物或飲料中的更是很少,不會危害到人體健康。

再來看 增塑劑 ,將增塑劑添加到塑膠制品中是為了增加塑膠的可塑性、柔軟性,讓塑膠更容易加工成其他形狀。常用的增塑劑是 鄰苯二甲酸酯類 ,國際癌癥中心將鄰苯二甲酸酯類列為 2B類致癌物 ,這也讓塑膠致癌的說法又多了個證據。

但其實,增塑劑雖然可能會遷移到食物中,但 量很少不足以危害人體健康 ,而且鄰苯二甲酸酯類只是屬於2B類致癌物,對人體的致癌證據並不充分。

如果大家對真實性還有懷疑,那就來看 華商報的記者 曾經請權威質檢機構做過的實驗。

記者從超市購買了2種價位不同的原料是聚乙烯的食品保存袋,還抽取了超市的連卷塑膠袋,並購買了5種用塑膠袋包裝的不同蔬菜,並且將這5種蔬菜放到這些不同塑膠袋中, 放到冰箱中儲存一周 ,檢測結果顯示, 5種蔬菜中都沒有增塑劑。

西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曹煒 指出,此前確實有科學家檢測出增塑劑遷移到食品當中,但那是在劣質塑膠袋、裝有油性食物、長時間高溫儲存等極端實驗條件下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只要是用合格的塑膠袋裝蔬果,都不會產生這種遷移,尤其是在冰箱這種低溫儲存的情況下,可能性更小。

二、人體每周吃下5克「微塑膠」,相當於一張信用卡

塑膠制品滲透在我們的衣食住行當中,飲料、外賣、洗漱用品等都可能讓你接觸微塑膠,甚至透過食物進入人體,滲透到各個器官中。那什麽是微塑膠?

微塑膠 是在使用塑膠制品過程中釋放的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顆粒和碎片。

早在2019年, 澳洲紐卡素大學 便綜合了52項研究資料估算出:全世界人均每周要攝入2000顆微塑膠顆粒,重量可達5克,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研究指出很多日常的 飲料、食品 中都存在微塑膠,尤其是 飲用水,更是最大的塑膠攝取來源。

然而,讓人更擔憂的是這些微塑膠還會「入侵」人的大腦。

2022年4月,國際科學團隊聯合發表在 【納米材料】 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微塑膠進入人體後,僅僅用 2個小時的時間就能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這些進入大腦中的微塑膠可能會導致神經紊亂,增加炎癥反應、阿爾茨海默病等退行性疾病風險。

三、微塑膠大部份來源於這些食物、物品

微塑膠的來源途徑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 初生」微塑膠 ,像牙膏、去角質膏中的摩擦劑、纖維服裝、紡織品等工業需要制造出來的清潔用品等,都屬於初生微塑膠,這些微塑膠經廢水處理廠排放到河流中;

另一種是 「次生」微塑膠 ,是指大型塑膠垃圾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分裂成小的塑膠顆粒,透過河流、汙水管道等進入海洋。

可以說微塑膠是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怎樣才能少吃些微塑膠?除了常見的塑膠制品,微塑膠還可能藏在以下物品或食物中。

  • 瓶裝水

  • 據【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人類每年攝入微塑膠可達3.9萬—5.2萬顆,愛喝瓶裝水的人每年甚至可能會攝入21.1萬顆微塑膠。

  • 茶包

  •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95度的熱水中泡一個茶袋,杯子裏可能會釋放出116億個微塑膠顆粒。

  • 一次性濕巾

  • 濕巾本身含有塑膠纖維,這些塑膠無法被生物降解,最後被丟棄,塑膠又會重新釋放到環境當中。

  • 果蔬、肉制品

  • 中國和荷蘭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小麥、萵苣等根部裂縫會吸收土壤、水中的微塑膠,然後經食物鏈傳遞到飲食中。

  • 衣服

  • 衣服的成分有很多種,標註聚酯纖維成分的衣服其實就是塑膠制成的,清洗這類衣物時,會掉落很多微塑膠、微纖維。

    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微塑膠?建議少用微波爐加熱塑膠餐具食物、少用一次性塑膠杯、盡量少用塑膠制品放食物、少用一次性餐具打包盒等,另外用完的塑膠制品盡量不要亂扔。

    塑膠制品存在於很多人的周圍,研究發現全世界每周人均要攝入一張信用卡重量的微塑膠。微塑膠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小覷,其實微塑膠存在於我們的周圍,衣服、空氣等中都有微塑膠,平常要盡量少用塑膠制品。

    參考資料:

    [1] 【塑膠中的添加劑,真的會危害健康嗎?】.全民較真-騰訊新聞.2018-04-29

    [2] 【吃頓外賣=千億個塑膠顆粒下肚!每人每周攝入的5g「微塑膠」,正在摧毀你的身體】.梅斯醫學.2023-05-04

    [3] 【人類血液中首次發現微塑膠,大部份來自這些日用品】.生命時報 .2022-03-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