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2024愛沈陽·春天花正開】沈陽南塔——領略古塔風采的必遊之地

2024-03-23圖片

3月18日,伴隨著漸漸升高的氣溫和陣陣春風,記者乘坐166路公交車,途經文萃路,到達了南塔公園站。從南門步行進南塔公園內,兩分鐘之後便看到了位於公園西側的南塔的秀美容顏。

南塔公園環境清幽,此時許多市民來這裏散步、鍛煉,這裏成為典型的市民公園。與南塔公園一墻之隔的南塔和廣慈寺,更成為令人矚目打卡的地標建築。一位家住附近的徐大媽說:「我每天清晨遛彎時,都要看看南塔。我特別喜歡這種白塔,它設計完美,古樸莊重,工藝精湛,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建築藝術與民族特色,真是中國古代建築之傑作。我還常常拍影片,發朋友圈,許多外地朋友都點贊說,一定要到沈陽來看一看。」

南塔古韻

歷史與文化融合之美

眺望南塔,只見金色的塔尖與潔白的塔身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折射出美麗的光芒,周圍的樹木蒼勁,正在努力萌發春日新芽。遊人三五成群,在南塔周圍拍照合影、放飛風箏,歡聲笑語地享受著春日美好風光。

走近些,記者眼中的南塔外圍有一圈四四方方、較為低矮的灰色圍墻,墻面上繪畫和書寫著有關沈陽東、西、南、北四座塔的景致和介紹,其中關於南塔,墻壁上如是寫道: 「沈陽南塔、護國廣慈寺,始建於清代初期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於順治二年(1645年),清太宗皇太極為確保國泰民安,都城鎮護,敕建沈陽四塔四寺之一。」

南塔的工作人員一邊笑意盈盈帶領記者參觀,一邊認真地介紹起來。據史料記載,清太宗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在沈陽古城的東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廟5裏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寓意著四方安定、國運昌盛。南塔和護國廣慈寺便是其中的一處,取義「普安眾庶」。 南塔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這座塔與廣慈寺共同見證了沈陽的歷史變遷。 如今,南塔已分別在1985年3月15日、2003年3月20日被公布為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們可以在這裏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熏陶。

精雕細琢

古塔與公園成遊客必遊之地

「據【盛京通誌】卷九十七所記載:‘廣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門三楹……’清初時,沈陽東西南北四方各建有一座塔,每座塔旁都建有一座寺廟,塔與寺廟同時建成,呈現出一幅和諧統一的景象。」南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時間的流逝,廣慈寺的一些老建築已消失了,但幸運的是,在1985年至1986年間,南塔得到了政府的修復,並被開辟為公園和景點,供人們欣賞和參觀。 現在,南塔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是遊客們領略古塔風采的必遊之地。

站在塔下擡頭細細凝視,南塔的建造形式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份構成。基座上的石柱雕刻著精美的紋飾,每面中間壸門置磚雕寶盆和火焰,左右壺門都有高大凸起的磚雕雄獅,展現出一種古樸而莊嚴的美感。塔身南面辟有佛龕,內供神牌,佛龕周圍嵌雲珠,更顯神秘與莊重。塔身之上為十三層相輪,再上為塔剎,由銅鑄仰伏寶蓋、日、月、寶珠組成,寶蓋之下懸風鐸,隨風搖曳,發出動人悅耳的金屬碰撞聲。

難忘鄉愁

時光與記憶中的滿滿幸福

「好久沒來南塔這兒轉轉了,小時候在這裏玩耍的回憶還歷歷在目,這次回來感覺又有了新變化,不過廣場上的石球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倒是一直沒變。」已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3月初剛回到家鄉的周先生熱心腸地向記者介紹起來,「你們聽,那清脆悅耳的鈴聲就是南塔上的十余個風鐸隨風而動發出的聲音。」

在一番交談中記者得知,周先生不僅是土生土長的沈陽人,還是一位「古塔愛好者」,他對於家鄉各處的古塔都十分了解。「從小在父母的培養熏陶下,我也不知不覺愛上了中國的古建築,尤其是古塔,它們的建築風格讓我著迷,每當有空閑,我便上網搜尋各地古塔的位置,探究它們的大致樣式,並規劃前往的路線,沈陽的‘四塔’更不必說了,是我每次回來都要多看一遍的地方,這可是沈陽的寶貴財富。」周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道,而南塔更是他的「心頭好」,因為,這裏環境清新雅致,從小居住在南塔附近的周先生,每每回到沈陽家鄉,總會徜徉在南塔之旁,難忘的鄉愁,讓他感到幸福滿滿。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謝飛燕、陳鳳軍 攝影:李浩

編輯:王沛霆

責任編輯:張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