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姑蘇,草長鶯飛。
海派玉雕師吳竈發迎來自己的重要時刻。他與好友們在蘇州博物館聚首,其中有數十位赫赫有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此番,吳竈發從上海帶去60余件(套)玉雕作品,在蘇州博物館以「向美而生·長三角非遺系列展覽」為契機,開啟為期三個多月的「吳竈發海派玉雕藝術展」。
吳竈發(左四)與同行交流作品。
最年輕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海派玉雕非遺傳承人、上海工匠……吳竈發如今頭頂諸多光環,作品獲獎無數。
年僅47歲,吳竈發從事海派玉石雕刻創作已近30年。從工筆到寫意,借由他手中的鉈具,將自然風光與花鳥蟲魚,濃縮於一件件玉雕作品。他也常常感懷,身為制玉人,自己一路走來汲取了海派文化包容與創新的精髓。
「向美而生·長三角非遺系列」展覽聚焦於長三角地區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推廣與發展。海派玉雕為中國四大玉雕流派之一,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吳風底蘊深厚的蘇州博物館舉辦個展,吳竈發說:「海派玉雕是長三角一體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借著這次機會我也把自己二十多年的作品進行了梳理。」
【遇到好師父】
郎力軍和袁新根踱步於蘇州博物館忠王府楠木廳,仔細瀏覽著一件件玉雕作品,不時露出欣賞與欣喜的神色,對話間,兩人難掩徒弟終成大器的喜悅。
吳竈發的成功離不開兩位恩師郎力軍(左一)和袁新根(左二)。
18歲那年,吳竈發從江西婺源的大山出發,來到上海為生活打拼。剛來時有老鄉介紹他去學裁縫,他不感興趣;正巧有份打磨玉器的工作,他覺得是門可以學到硬本事的技術活,便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在長寧區昭化路上的一家玉雕廠,吳竈發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別的工友都嫌這份差事苦,我倒不覺得,不用日曬雨淋,還管吃管住,多好呀!」除了吃飯睡覺,吳竈發就坐在桌前打磨、拋光,對這些溫潤的玉石愛不釋手。
年紀輕輕卻坐得住,交出來的活又精細,吳竈發很快就進入了郎力軍的視野,他是工廠的廠長,也是出身上海玉雕廠的資深老師傅。一天,郎力軍問吳竈發:「你想不想學玉雕?」埋頭打磨的吳竈發則又驚又喜:「太願意了!這是很多人一年半載都等不來的機會。」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從小浸淫於徽州傳統文化的吳竈發對郎力軍十分尊重。
每天早上,他總是提前把師父案頭的工具擺放整齊,再沏上一杯熱茶。郎力軍的朋友來訪,都對這個乖巧的小徒弟印象深刻。
一開始,吳竈發跟著師父學習爐瓶玉雕。爐瓶器皿類是海派玉雕最具標誌性的作品,以穩重典雅的造型、古樸精美的紋飾、富有濃厚的青銅器趣味,在中國玉雕行業中享有盛譽。
「在瓶身上畫紋樣再雕刻,有時師父畫了一面就放下了,我會著急啊,跑到師父家央求他快教我。到後來,我索性依樣畫葫蘆復刻,反正都是線條構成的幾何對稱圖案嘛,結果不知不覺,就把剩下的活都幹了。」
吳竈發很懷念那段快樂的單身漢日子,有大把時間雕玉、看書,把上海逛遍以後,就背上行囊,去更開闊的山水間遊走。一路的觀察見聞,為他日後的創作提供了許多感性的印象與靈感。
從選料、設計、切割到打磨、雕刻、拋光,吳竈發學徒近十年,系統地學習了爐瓶、人物等玉石雕刻技法,打下了堅實的藝術基礎。說起郎力軍,他至今心懷感激,「我受到師父師娘的很多關照。師父把自家的一套小房子給我住,師娘經常噓寒問暖,剛到上海那會兒,還是師娘給我添的棉被。」
婺源的鄉土田園和鳥鳴花香,時常縈繞在吳竈發的腦海,筆下的紋樣慢慢從線條變成了花鳥。吳竈發對花鳥玉雕產生濃厚的興趣,得知玉雕師袁新根有「花鳥之王」「巧雕大師」之稱,便找到袁師傅的工作室偷師。當時,袁新根常在海外工作,吳竈發就跟著其他徒弟偷學。
徒弟的心思,師父都看在眼裏。郎力軍成人之美心切,幾次三番打電話給老同事袁新根,推薦吳竈發。每每說到這段軼事,袁新根總是感嘆郎力軍的開闊胸襟。
郎力軍卻淡然以對,「我帶過不少徒弟,竈發最好學多問,我把他當自己孩子,自然希望他發展得更好。把他推薦給袁新根,我也有信心,知道他是塊好材料。」郎師傅三顧茅廬以後,吳竈發順利地與袁新根也結為了師徒。
在兩位師父的功力加持之下,吳竈發的技藝開始突飛猛進。故鄉樸素內斂的徽州文化,師法宋人花鳥畫之經營布置,吳竈發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花鳥玉雕風格。2004年,他成立個人玉雕工作室「尚凡玉舍」,開始專研創作籽料花鳥玉雕作品。
【傳承海派玉雕】
吳竈發說,自己的創作成長之路,也是海派玉雕在新時代發展、變革的縮影。
海派玉雕形成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上海。當時的上海是世界貿易的重要港口,蘇州、揚州及其周邊地區的玉器制品透過上海口岸向外輸出,上海珠寶玉器市場的繁榮,也吸引了蘇、揚等地區的雕刻藝人大量湧入。工藝由此變得海納百川、相容並蓄。
海派玉雕綜合了揚州、蘇州以及北京玉雕的工藝特點,在「細膩」上下功夫,形成了玲瓏剔透、俊俏飄逸的「海派」藝術風格。
1958年,上海玉石雕刻廠在漕寶路33號誕生,半個多世紀的變遷中,曾湧現出一大批人才。期間,有一批老藝人走出工廠,一邊自立門戶謀求生計,一邊將海派玉雕的工藝和美學開枝散葉,培養出一批當今玉雕界的中堅力量。
借著此次展覽,各地玉雕大師有了一次難得的大聚會。
海派玉雕善於運用各類玉石的天然形狀和不同色澤,因料制宜,造型挺秀。
「因材施藝」是吳竈發始終秉承的理念,如今也成了他教授徒弟的「四字訣」。吳竈發最是擅長運用籽料上的皮色為各式俏色巧雕。如龍鳳使用籽料紅皮雕刻而成,線條圓熟,並以白色玉質襯托主體,生動鮮明;或有籽料皮色分布不均的,則多巧妙地設計為羽冠、靈芝、雲霞等作為點綴,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吳竈發常說,自己運氣很好,趕上了玉器交易最紅火的年代。二十年前,新疆的籽料商人甫一抵滬,吳竈發就和同行們就出現在他們入住的市中心小旅館,大宗生意從不過夜,好東西當晚就成交拿空。他也曾和一眾玉雕師們組團前往和田,投入巨資,只為覓一塊心儀的玉石。「當中也交過學費,但那時供需市場兩旺,借了錢也要去進貨。」
近十年,玉石行業越來越內卷。而吳竈發則憑借玉雕作品屢獲「百花獎」「天工獎」「神工獎」等全國大獎,在業界建立起了口碑和聲譽,成為新一代海派玉雕的代表人物。
聲名鵲起後,找吳竈發合作的人越來越多,花頭越來越「透」,甚至有人找他做直播帶貨,對此吳竈發有困惑,內心也不喜歡:「琢玉是慢工出細活的過程,不能理解怎麽成了掙快錢的行當。」
外界的浮躁,反而讓他愈發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斷思考著「海派玉雕傳承人」的身份到底意味著什麽。
江南文化融合了海派文化、吳越文化、淮揚文化、徽皖文化。吳竈發的海派玉雕作品蘊含了他對傳統文化的美好追求。
「中國有8000年的玉文化歷史,呈現著不同年代的生活樣貌。我從故鄉婺源的山水草木中吸取了能量,更覺得要把這份自然之美呈現出來,這也是我進行花鳥題材創作的最根本原因,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喚起大家對於自然之美的感受。」
此次展覽,分為「師諸造化」「祥龍嘉應」「玉磬流音」三個單元。每件作品都猶如小品風景畫,於簡潔、明快中蘊含詩情畫意,讓觀者仿佛聞到了大自然的氣息,生動的花鳥經過創作,流露出獨具匠心的韻味。
【攬月】——一株古松森秀蒼郁,梢間掛著一輪圓月。兩羽白鶴於松前月下,一仰一俯,卓然而立。
【十大名花】——白玉牌上浮雕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不同風采。花卉生動細膩,又與禽鳥、蝴蝶搭配,每一件都是絕妙的花鳥佳作。
【天地衡運】——白玉雕成的龍風姿雄偉,紅皮雕刻的鳳美儀翩翩,對比強烈。
【芙蕖振鷺】——荷葉重重相互掩映,荷葉之上探出一朵盛開的荷花,兩只白鷺於花下覓食遊戲。
無論是荷池間掠過的飛鳥,蒼松下傲立的白鶴;抑或是尋芳的舞蝶,擊水的紅鯉。它們自然,所以和諧淳雅;它們真實,所以引人共情。在技術臻於化境之後,「自然唯美,真實生動」成為吳竈發對花鳥玉雕創作的追求。
吳竈發把玉雕作品【鶴舞朝陽】贈予蘇州博物館作為館藏。
這次,他特別制作了玉雕作品【鶴舞朝陽】贈予蘇州博物館作為館藏。
吳竈發說:「海派玉雕與蘇州的玉石工藝、文化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借蘇博辦展的契機,捐出一件大型作品館藏,是我的心意,更是我的榮幸。過去,海派玉雕反而在北方藏家群體中很受認可和追捧,有點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感覺。現在,我們走出上海,來到蘇州,以後還想走到更加深遠的長三角腹地,讓屬於江南文化的玉雕,被更多原生的人們所認識,喜愛。」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來源:作者:秦東穎 董天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