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曹操一生最忌憚的武將,只有三位,其余都是浮雲

2024-07-17圖片

曹操一生最忌憚的武將,只有三位,其余都是浮雲

世人皆知曹操乃三國梟雄,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然而,這位叱咤風雲的魏國開國君主,在他的一生中,竟也有過幾次險些命喪黃泉的經歷。這些驚心動魄的時刻,無一不是由幾位威名赫赫的武將所造就。他們的智謀與勇武,不僅讓曹操聞風喪膽,更是在三國的歷史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究竟是哪三位武將,能讓這位"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梟雄如此忌憚?他們又有著怎樣的過人之處,能讓曹操甘拜下風?讓我們一同揭開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謎團。

周瑜:赤壁奇謀,一戰成名

話說那東吳周瑜,字公瑾,巴東郡秭歸縣人。此人自幼便聰明過人,長大後更是才貌雙全,不僅能文能武,還精通音律。當時有句俗語道:"曲有誤,周郎顧",足見其音樂造詣之高。

周瑜年方弱冠,便與孫策結為知己。那時的孫策正值壯年,意氣風發,正欲在江東一展宏圖。周瑜見孫策胸懷大誌,便決心相隨左右,共創霸業。兩人一見如故,很快便成為莫逆之交。

建安五年,孫策不幸遇刺身亡,其弟孫權繼任。此時的周瑜已是年近而立,在江東軍中頗有威望。他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輔佐年輕的孫權治理江東。周瑜運籌帷幄,為孫權平定了江東內亂,鞏固了東吳政權。

然而,周瑜最為世人稱道的,莫過於赤壁之戰。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舉南下,號稱八十三萬大軍壓境。面對如此強敵,東吳朝野上下一片惶恐。就在此時,周瑜挺身而出,向孫權進言道:"操今治水軍,必將圖江東。然操雖托名漢相,實為篡賊。將軍以神武之姿,仗父兄之業,據有江東,兵精糧足,官職無闕。操今新破荊州,遠來疲困,此用兵之機會也,不可失也。"

孫權聽罷,深以為然,便命周瑜為都督,統領東吳水軍。周瑜與劉備聯軍,在赤壁與曹操大軍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那日,江面上戰船如林,旌旗蔽日。曹操自恃兵多將廣,欲一舉殲滅東吳、荊州聯軍。誰知周瑜早有準備,以火攻之計,一舉破了曹軍的連環船陣。只見烈火沖天,江面上火光沖天,曹軍潰不成軍。

周瑜趁勝追擊,一路追殺至華容道。曹操倉皇逃竄,幾乎喪命,最後只帶著數百殘兵敗將狼狽北逃。這一戰,不僅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更是讓周瑜的威名響徹天下。

曹操敗走之後,常常感嘆道:"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本是後人杜撰,但也足見曹操對周瑜的忌憚之深。在曹操眼中,周瑜不僅智謀過人,更是難得的統帥之才,能將八十三萬大軍擊潰,實在是讓人又敬又怕。

赤壁之戰後,周瑜乘勝追擊,攻克荊州。他與諸葛亮爭奪荊州,雖有齟齬,卻也是棋逢對手。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鄱陽病逝,年僅三十六歲。臨終之際,周瑜仍心系國事,向孫權獻上遺計。

周瑜雖已作古,但他的智謀與勇武卻在三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曹操在日後每每提起周瑜,無不扼腕嘆息,感慨若是周瑜在世,自己統一天下的夢想恐怕難以實作。

關羽:威震華夏,曹操避其鋒芒

說起關羽,三國時期無人不曉。這位來自河東解良的武將,不僅以忠義著稱,更以其超群的武藝和智謀令敵人聞風喪膽。在曹操的眾多對手中,關羽可謂是最為特殊的一位。

關羽早年便追隨劉備,與張飛並稱為"萬人敵"。然而,真正讓曹操對其刮目相看的,還要從白馬坡之戰說起。

建安五年,曹操率軍征討袁紹。當時,袁紹麾下大將顏良正在白馬坡列陣,氣勢洶洶。曹操軍中諸將無人敢出戰,唯有關羽挺身而出。只見關羽一騎當先,沖入敵陣,三合之內便斬下顏良首級,如入無人之境。這一戰,不僅讓袁紹軍心大亂,更是奠定了關羽"威震華夏"的赫赫威名。

曹操見關羽武藝超群,便起了愛才之心。恰逢關羽與劉備失散,被曹操俘獲。曹操不僅不殺關羽,反而以上賓之禮相待,封其為偏將軍,還賜予美女、良馬、金銀財寶。然而,關羽始終不忘與劉備的結義之情,立誓要尋找劉備。

曹操雖然禮遇關羽,但心中卻始終對其有所提防。一日,曹操設宴款待群臣,關羽也在座。席間,有人問關羽為何不解下配劍。關羽正色答道:"武將配劍,猶如儒生攜帶書籍,豈可輕易解下?"這番話讓曹操更加確信關羽的忠義品格,同時也深感其不可降服。

後來,關羽得知劉備下落,便辭別曹操,千裏尋兄。臨行前,關羽將曹操賜予的金銀財寶盡數上交,只帶走了赤兔馬。這一舉動更是讓曹操感嘆關羽的高潔品格,雖然惜才心切,卻也不得不放其離去。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後,關羽奉命守荊州。此時的關羽已是威名遠播,曹操對其更是忌憚三分。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水淹七軍,一舉擒獲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這一戰役不僅展現了關羽的軍事才能,更是讓曹操驚出一身冷汗。

當時,曹操正在鄴城,得知關羽大勝的訊息後,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有人建議遷都避其鋒芒,曹操沈思良久,最終決定暫避關羽鋒芒。這一決定充分體現了曹操對關羽的忌憚程度。

然而,關羽雖然武藝超群,卻也有驕傲自滿的一面。在攻打樊城時,他輕敵冒進,未料到吳國會偷襲後方。最終,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部將所擒,不幸身亡。

關羽的隕落讓三國格局再次發生變化。曹操雖然松了一口氣,但對關羽的敬重卻絲毫不減。他感嘆道:"關羽雖已身死,但其忠義之名,必將流傳千古。"

關羽的一生,可謂是充滿傳奇色彩。他不僅是一位勇猛無敵的武將,更是忠義的化身。即便是對手如曹操,也不得不對其敬重三分。關羽的存在,猶如一把懸在曹操頭上的利劍,讓這位梟雄時刻保持警惕,不敢有絲毫懈怠。

呂布:三國第一猛將,讓曹操膽寒的存在

在三國時期群雄逐鹿的亂世之中,有一位武將以其超凡的武藝和難以捉摸的性格而聞名天下。他就是有"飛將軍"之稱的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呂布不僅是曹操最為忌憚的武將之一,更是整個三國時期公認的第一猛將。

呂布初出茅廬時,便以其出眾的騎射技藝引起了丁原的註意。丁原見呂布身材魁梧,武藝超群,便將其收為義子,賜予名馬赤兔。這匹神駿later成為呂布的標誌,與其主人一同名震天下。

然而,呂布的名聲並非只因其武藝而起。建安元年,董卓掌權朝廷,引起群雄討伐。呂布受董卓之托,率軍抵禦聯軍。在虎牢關一戰中,呂布以一當三,與劉備、關羽、張飛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充分展現了其"萬人敵"的實力。這一戰役讓呂布的威名遠揚,也讓曹操對其刮目相看。

呂布雖然武藝超群,但其反復無常的性格卻讓人難以捉摸。他先是殺義父丁原投靠董卓,後又殺董卓以求自保。這種反復無常的行為雖然讓人詬病,但也恰恰是曹操最為忌憚的地方。因為誰也不知道呂布下一步會如何行動,這種不可預測性讓曹操始終無法放松警惕。

建安三年,呂布占據徐州,與曹操、袁術等人爭奪中原。當時,曹操正欲東征徐州,卻得知呂布已先一步占領。曹操不得不改變戰略,轉而攻打呂布。這一戰役中,呂布展現出了其非凡的軍事才能。他不僅在正面戰場上以一當十,更是運用奇謀妙計,屢屢讓曹操吃癟。

有一次,曹操率軍圍攻呂布所在的下邳城。呂布見勢不妙,便設下疑兵之計。他命令士兵們在城墻上掛滿衣服,遠遠看去如同城中兵力充足。同時,他又派出一支奇兵,繞到曹軍後方襲擊糧草。曹操中計,不得不暫時撤軍。這一計謀不僅展現了呂布的智謀,更是讓曹操對其產生了深深的忌憚。

然而,呂布最終還是敗給了曹操。建安三年冬,曹操再次圍攻下邳。這一次,呂布內部發生了分裂。其部下陳宮、高順等人與呂布意見不合,導致軍心渙散。最終,呂布被困白門樓,不得不投降。

當呂布被押到曹操面前時,他仍不忘展現其傲骨。呂布對曹操說:"明公若能用我,天下可定也。"這番話讓曹操陷入了兩難。一方面,他深知呂布武藝超群,若能為己所用,必定如虎添翼。但另一方面,呂布反復無常的性格又讓他難以信任。

最終,在群臣的勸說下,曹操還是決定處死呂布。然而,即便是在呂布身死之後,曹操對其仍然心有余悸。他常常感嘆:"呂布雖死,其威名猶在。若有人能繼承其武藝,必將成為我的心腹大患。"

呂布的一生,可謂是傳奇與爭議並存。他的武藝無人能及,但其反復無常的性格卻讓人難以信任。對於曹操而言,呂布既是讓他膽寒的強敵,也是他夢寐以求卻又不敢輕易接納的猛將。呂布的存在,猶如一把雙刃劍,讓曹操在敬畏與忌憚之間徘徊。

周瑜:智勇雙全,曹操難以忽視的勁敵

在三國時代的風雲變幻中,有一位人物雖然壽命不長,卻給曹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是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不僅武藝超群,更以其卓越的智謀聞名天下。

周瑜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能。他七歲時就能辯論經典,十三歲便精通音律。這樣的才華很快引起了孫策的註意。建安元年,孫策攜周瑜東征,兩人攜手打下了江東基業。周瑜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為日後與曹操的對抗奠定了基礎。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打荊州,意圖一統江南。此時的周瑜已經成為孫權的重要謀士和軍事統帥。面對曹操的大軍壓境,周瑜提出了"火燒赤壁"的驚人戰略。這個計劃不僅需要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還需要對天時地利有精準的把握。

周瑜首先派人假意投降曹操,建議曹操將戰船用鐵鏈連線,以防止東吳水軍的襲擾。曹操中計,命令將戰船連在一起。隨後,周瑜又利用東南風的有利條件,派出小船載滿幹草,點火後順風駛向曹軍戰船。曹軍戰船被連在一起,無法及時脫離,很快就被烈火吞噬。

這場火攻不僅摧毀了曹操的水軍,更是徹底打亂了曹操的戰略部署。曹操不得不倉皇北逃,損失慘重。這一戰役讓周瑜的名聲響徹天下,也讓曹操對這位年輕的軍事天才產生了深深的忌憚。

赤壁之戰後,周瑜並未就此止步。他繼續率軍北上,攻打曹操在江南的據點。在南郡之戰中,周瑜再次展現出其非凡的軍事才能。他不僅以少勝多,攻下了曹操的重要據點,更是透過巧妙的外交手腕,成功離間了曹操與劉備的關系。

然而,周瑜的才能不僅限於軍事方面。在治理江南時,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使得東吳的經濟實力迅速增強。這些措施為東吳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曹操意識到,周瑜不僅是一個可怕的軍事對手,更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建安十五年,周瑜再次北伐,意圖一舉攻下荊州。然而,就在大軍開拔之際,周瑜突然染病。即便臥病在床,周瑜仍然不忘國事,他向孫權上書,提出了"北拒曹操,東吞劉備,西取蜀郡"的宏大戰略。這份遺策不僅展現了周瑜的遠見卓識,更是讓曹操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周瑜雖然英年早逝,享年僅36歲,但他的影響力卻遠遠超出了他的生命長度。他的才能和謀略,讓曹操始終無法安心。即便在周瑜去世後,曹操仍然對東吳保持高度警惕,生怕又出現一個如周瑜般才華橫溢的對手。

周瑜的一生,可以說是短暫而輝煌的。他以其過人的智慧和勇氣,在亂世中為東吳開創了一片天地。對於曹操而言,周瑜不僅是一個難以戰勝的對手,更是一個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戰略的挑戰者。周瑜的存在,猶如一面鏡子,不斷提醒著曹操,在這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智慧和謀略有時比單純的武力更加可怕。

司馬懿:曹操最終的心腹大患

在三國時期的風雲變幻中,有一位人物雖然初期不顯山露水,卻最終成為曹操最大的心腹之患,他就是司馬懿。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以其深沈的智謀和驚人的耐心著稱於世。

司馬懿早年便以才智聞名,但他卻選擇隱居不出。建安十三年,曹操出兵南征荊州,欲招攬司馬懿入朝為官。司馬懿借故推辭,稱自己患有頭風病,不能出仕。曹操深知司馬懿的才能,親自前往拜訪。當時,司馬懿正假裝頭疼,蓬頭垢面地躺在床上。曹操見狀,並未戳破,而是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臥龍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這一事件讓曹操對司馬懿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看出司馬懿不願出仕是為了避禍,而非真的無能。這種深謀遠慮的態度,正是曹操所欣賞的。隨後,曹操以計誘司馬懿出山,終於將其招入麾下。

在曹操手下,司馬懿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他不僅在軍事上屢立戰功,在政治上也展現出了驚人的洞察力。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張魯,司馬懿獻計說:"漢中易取難守,不如取隴右,以為屏障。"這一建議雖然當時未被采納,但後來事實證明司馬懿的預見是正確的。

然而,司馬懿的才能也讓曹操心生警惕。曹操曾對身邊的人說:"司馬懿其誌大而不彰,有吞天下之心。"這句話既是對司馬懿才能的肯定,也表達了曹操對他的戒備之心。

司馬懿深知曹操的猜忌,因此在曹操在世時一直謹小慎微,不露鋒芒。他經常以生病為由推辭重要職務,以此來消除曹操的疑慮。這種做法不僅沒有減損他的地位,反而讓曹操更加重視他。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重,召集眾臣商議後事。在這個關鍵時刻,司馬懿建議立曹丕為太子。這一建議不僅符合曹操的心意,也為司馬懿贏得了曹丕的信任。曹操去世後,曹丕順利繼位,司馬懿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然而,曹操的擔憂並非電洞來風。在曹魏政權中,司馬懿逐漸掌握了大權。他先是以平定諸葛亮北伐之功威震朝野,後又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徹底掌控了軍權。最終,在曹爽擅權之時,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鏟除曹爽一黨,徹底掌控了曹魏朝廷。

司馬懿的崛起,可以說是曹操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曹操一生戒慎謹嚴,防備身邊的每一個人,卻最終沒能防住司馬懿這個看似忠心耿耿的臣子。司馬懿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才能,更在於他的耐心和隱忍。他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從一個被曹操懷疑的臣子,變成了曹魏政權的實際掌控者。

司馬懿的一生,可以說是一部精彩的權謀史。他以其深不可測的智慧,在亂世中步步為營,最終實作了自己的野心。對於曹操而言,司馬懿不僅是一個難以預料的對手,更是一個讓他始料未及的心腹大患。司馬懿的存在,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雖然在曹操在世時並未引爆,但最終還是改變了曹魏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