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洲際導彈再厲害,沒有發射車也白搭!中國直接交換來了一條生產線

2024-02-13軍事

每當網友看到「東風快遞」,多數人都只關註「快遞」本身,而忘了去看送快遞的車了。

實際上,那輛「快遞車」背後蘊藏的技術,也絲毫不遜色「快遞」本身。有車在,前者也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中國曾經自行研制,隨後又跟另外一個擁有技術的國家進行了交換。那麽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情況呢?

(東風-10巡航導彈發射車)

中國的導彈,白俄羅斯的發射車

通俗一點說,運載東風導彈的車輛是導彈發射車,這種車輛和背後的技術,相對正式一點的名稱為 特種輪式底盤技術。

表面看起來,就是一輛擁有多個軲轆的大車, 實際上車身整體的穩定性,執行時的速度和震動,操作時是否平穩等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

早年因為技術不過關,自行研制的產品只能算是勉強夠用。到2018年前後,新的技術悄然進入了國內,聯通很多配套的設施也都一並來了。這些新技術背後的主人,就是白俄羅斯。

值得一提的是,發射車是白俄羅斯的,中國亦將一項導彈技術也轉讓給了白俄羅斯,兩國聯合研制開發出了「波洛涅茲」系統。

該系統既可以發射常規的火箭炮,同時也可以發射戰術導彈。其中,有向其轉讓的A200遠端火箭炮技術,也有東風-12戰術導彈。從發射管再到導彈彈體等系統,這些是中國向白俄羅斯提供的。

(明斯克汽車廠所生產器材)

一些公開的資料顯示,中國轉讓的技術中,很多都是新開發出來的,一些技術器材我們自己都還沒有使用。不過也有猜測認為,中國轉讓給白俄羅斯的技術,是專門為其量身訂制的,所以一些技術才沒有在國內使用。

不過在另一方面,世界上成熟掌握特種輪式底盤技術的國家也屈指可數,白俄羅斯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世界聞名。

就連美國都沒有的技術白俄羅斯擁有, 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以及其他洲際導彈所用發射車輛等,也都是從白俄羅斯進口的。

(北韓洲際導彈所用發射車為中國技術)

可以說,在白俄羅斯還未將技術轉讓給中國之前,這方面只有白俄羅斯才能成熟生產制造。俄羅斯方面,也是近年來才逐步組建了自己的生產線。中國新的器材的生產,同樣也是在近年來才有所突破。

問題就來了,在沒有白俄羅斯的技術加持之前,中國自行研發的器材以及技術又是如何的呢?

國內技術的發展歷程

作為導彈的載具和發射平台,特種輪式底盤,帶有專門設計的固定連線裝置和其他專用附屬裝置,所有地面機動導彈武器系統都要用到它。

它既是導彈武器的組成部份和機動作戰平台,同時也是戰鬥支援保障裝備的載體和機動工具。

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的研發,前後經過5年的論證,到80年代生產出了第一款產品——Dc8-1底盤。

它是50噸級10X10的類別,也是國內第一款超重型特種輪式底盤。該器材使用了440kw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也使用了液力機械變速器。

此外,油氣彈簧獨立懸掛、全輪轉向、平頭前置低高度駕駛艙等諸多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都被運用,這為中國後續研發相關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到了80年代初期,中國又先後研發出了牽引式洲際導彈發射車,主要型號包括了TS980、HY480、TA-580、TA5380、HY4310等。

參與研發和生產的主要單位,是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漢陽汽車制造長以及泰安起重運輸機械公司。這其中,參與改進型研制的單位還有泰安拖拉機廠。是的你沒看錯,就是拖拉機廠。該拖拉機廠現在,已經成為航天特種車生產公司了。

新的器材和車輛,使用了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發動機和變速箱也都是相同配置的。由於彼時的技術有限,發動機是德國的增壓風冷柴油發動機。車輛的整體布局以及技術細節等,和此前的型號有一定的不同。

從80年代中期開始,器材開始有專業的單位生產制造,國營萬山特種車輛制造廠,生產出了新型號WS-580,後來又改成了WS-2400。這一型號,是在MAZ-543型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

和原來的車型相比,底盤的布局和基本架構還是一樣的,改進後換用了發動機和變速器。新型號研發後,主要用在了戰術導彈武器的運載和發射上。

可以看出來,整個80年代的技術發展,都是在別的車型上改進研發而來的,並且發動機等相關技術,也不是自主研發的。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前期一系列技術經驗的積累,國內各大單位不但又推出了新的器材,而且在此前的發展中,也慢慢催生出了幾家專門的生產單位。

像湖北的萬山特種車有限公司、泰安特種車有限公司等,他們在隨後的研發生產中,都成為了主要的牽頭和參與者。整個90年代,各單位又陸續推出了系列變型底盤。

萬山特種車輛,在WS-2400的基礎上,先後開發出了WS2500和WS2300型號,兩者的造型和車輛輪胎數量有差異。

另一家漢陽特種汽車公司,則是在HY4310的基礎上,研發生產了HY4330A產品,新的產品屬於半掛式牽引車。

泰安的公司,繼續聯合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又陸續推出了TA5380A和TA5501A產品。此後,該公司又跟中國重汽合作,開發出了JN5560型號產品。

進入21世紀,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載荷、機動性和適應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新的車輛器材需要6軸以上,承載能力要超過40噸級。

於是在2004年,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開始研制70噸級的產品。新型號HTF5680,屬於HTF系列中的第一款產品。

新型號采用了全新的設計法案,使用了油氣彈簧獨立懸架、大扭矩高速比斷開式驅動橋、組合斷面焊接式整體車架、多橋同步轉向系統等。在這款產品的基礎上,隨後又開發出了35噸級、45噸級、70噸級和100噸級的產品。

截止到2015年,中國研發的產品,已能達到100噸級八軸和130噸級十軸。隨著白俄羅斯的技術在後來轉入國內,新老技術的打通可謂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國產HTF5680系列)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惑,白俄羅斯為何能在這一領域有成熟的技術發展呢?這就不得不提到蘇聯了。

白俄羅斯的技術承接了蘇聯

特種輪式底盤的研發,最早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蘇聯在當時,就開始逐步探索結構布局和研發方案了,彼時原有的軍用車輛都是兩軸最多三軸的,新的設計方案跟原來的車輛完全不一樣。

從尺寸到獨立的懸架系統,都做了新的革新,車輛整體的越野效能也達到了增強。

此外,還使用了斷開式驅動橋以及寬斷面大直徑可調壓式輪胎。此外,發動機也是大功率的,傳動裝置也更復雜,這樣能夠保證高機動性和動力性。

在研發上, 具體的牽頭單位是蘇聯國防部21汽車技術裝備科研試驗所,參與的機構和企業有幾十家,其中就包括了白俄羅斯的明斯克汽車廠。該汽車廠在隨後研發的,是MAZ系列產品。

相比於其他研發單位和企業,明斯克汽車廠,最初承接的就是研發生產載荷能力更重的器材。 上世紀50年代,汽車廠相繼研發出了MAZ535和MAZ537系列。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他們又開始研發生產MAZ-543型號。該產品使用了分體式駕駛艙,車輛所用發動機位於中間,它所用的是525馬力的多燃料發動機。

此外,液力機械傳動、扭桿彈簧獨立懸掛、寬斷面調壓輪胎、高斷面車架等新的研發方案也都融入了其中。

車輛的總重為39.65噸,載重為19.1噸,最小轉彎半徑13.5米,最高時速可達60公裏。按照設計要求,它具備全地形越野能力。

1962年研發投入使用後,最初用於固體短程戰術導彈的發射和運載。1965年以後,主要用於SS-1C飛毛腿B地地戰術導彈的運載和發射。

該型號產品相當經典,此後明斯克汽車廠又陸續研發生產出了一系列變型產品,而且套用場景也不再只局限於導彈發射車,此後的產品也被套用到了機動指揮、通訊、戰鬥值班、防禦、維修、發電、車載式移動食堂、宿營車等方面。

據不完全統計, 該型號在後來共生產了11000多輛 ,所使用的場景除了武器系統還有軍用裝備,多達60多種。

除此之外,明斯克汽車廠還研發出了承載能力更大的底盤,比如MAZ-547A,再比如A-135等型號。這些後續的型號,後來用於中程和洲際導彈的發射。

1991年2月,明斯克汽車廠,獨立出了明斯克輪式牽引車廠,隨著蘇聯後來獨立,該企業也成為開放式的聯合股份公司,股權全部歸屬白俄羅斯。

所以從這個發展歷程中就不難看出,白俄羅斯之所以在該領域擁有成熟的技術,是從蘇聯時期一路走來不斷積累起來的。

美國人只能把洲際導彈藏在發射井裏

如果沒有導彈發射車,無論是近程還是中遠端的導彈,只能采取固定式來發射。

尤其是美國,從未見過他們的「民兵」在路上跑,平時都是躲在發射井裏,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成熟的特種輪式底盤技術。 俄羅斯方面的軍事專家,時不時就會拿這一點來調侃美國人。

目前來看,中國除了自主研發的產品外,其余外來的技術,已能夠做到70%的技術本地化,完全獨立的研發生產,最遲在2016年前後也提出了。

(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研發過侏儒導彈發射車,90年代專案終止)

像此前萬山公司研發生產的系列器材,國內目前已經有多家公司也能生產,大量器材也不再局限於軍用,開始向民用領域延伸,而且有的也已經出口。

結語

就發展趨勢看,該器材的承載能力還在增加,同時又要求自身的底盤越來越輕,復合斷面輕質化車架技術,就成了新的研發方向。

除此之外,多載荷的高適應力懸架技術,在研發上也要滿足更復雜的車輛行駛條件,行駛過程中的平順性和穩定性,也是研發的重點。

轉向、驅動、動力源等方面,要求也越來越高,復合制動技術在新產品的研發中,也會成為關鍵的方面。

一句話, 整體的車輛器材要符合戰場環境特點,要能夠滿足大範圍的機動能力,而且在未來還得具備智能化以及防偵察能力。

技術的進步在於積累和創新,未來在這一領域的發展,還會繼續延續這一模式。

參考資料:

【中國掌握重型導彈運載車技術 水平超過美國】 參考訊息網 2016年7月20日
【特種輪式底盤技術發展與展望】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 2023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