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經過夏季休會期,美國國會於近日復會。在緊隨其後的一周裏,聯邦眾議院將密集表決多項與中國有關的法案,本周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周」。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由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本周計劃提出28項提及或重點關註與中國競爭的法案,涉及的議題從對抗中國科技、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到支持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盟友。其中一項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審查香港特區在美國的三個經濟貿易辦事處,稱如果確定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就應該將其關閉。
那麽,美國眾議院這一次又出台哪些針對中國的法案?美國的目的又是什麽呢?根據美國媒體透露,美國眾議院以306票對81票的高透過率透過了所謂的「生物安全法」的草案,編號為HR8333號法案。這個法案的主要內容是以「保護基因數據和國家安全」為理由,開始針對中國華大基因、華大制造、藥明康德等生物科技公司進行調查以及打壓。甚至直接插手美國政府與企業和中國公司進行簽約。美國眾議院還透過了一項針對中國大疆無人機的限制投票。
其實針對中國出台法案,還真不是今年的特例,自從中國在國際社會聲量逐漸變大,重視地位逐漸提升後,美國就沒少展開對中國的多方面限制。往近了說,2023年2月底美國才剛透過了足足7個涉華法案。這其中就有共和黨議員發起的臭名昭著的【2023年台灣沖突威懾法】,其中提到如果中國大陸方面對台展開行動,就要對中方高級官員展開金融制裁。而所謂「展開行動」的具體範疇,那可就太容易隨意定義了,堪稱侮辱性極強。
台灣本就是中國的一部份,但是美國卻一直從中作梗,其實美國正是利用台灣一些人的僥幸心理,試圖牽制中國大陸,美國的這一做法,無疑再次將大陸和台灣之間的裂縫加深。在24項法案中,其中一項由德克薩斯州共和黨議員蘭斯古登提出的法案,引起了不小風波,這項法案以237票支持,180票反對被透過。而法案的內容主要涉及希望美國司法部重新開機一項與中國行動計劃極為相似,為期6年的法案,這項法案稱主要是為了遏制一些學術技術和知識產權機構的間諜行為。
在這其中,尤以透過了【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這一事項最為引人註目,美國再次將手「伸回了」香港特區。據悉,本法案要求針對香港在美的三個經貿辦進行審查,並大肆鼓噪取消香港特區的豁免特權,甚至有可能因此而直接關閉辦事處。而香港作為美國第二大貿易順差地,美方寧可擔著損害自身利益的風險也要如此做,對此中國當即進行了接連兩次的嚴正警告。第一次,由外交部駐港公署對美方進行了正告,並且給予了強烈的譴責。
美國兩黨現在的政治風氣其實挺有意思的,談不上什麽戰術、戰略、方針之類的,純粹是好勇鬥狠,誰都中國齜牙齜得兇,誰就是「英雄好漢」,誰對中國稍微理性客觀一點,那就是軟弱綏靖的「投降派」。就好比這次明明透過了28項法案,但美國兩黨又吵開了,互相指責彼此軟弱,民主黨罵共和黨「成就中國霸權」,共和黨罵民主黨「通中謀私」。總而言之,美國兩黨都認為彼此對中國很軟弱,那語氣聽上去就像是恨不得跟中國真刀真槍的幹一把。
當然,這些涉華法案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它們不僅加劇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還可能對全球經濟和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畢竟,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決策都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連鎖反應。而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其涉華法案的出台無疑會讓全球市場感到一陣「寒風」。不過,話說回來,這場「中國周」的狂歡雖然熱鬧,但背後的動機卻讓人不得不深思。美國政客們為了一己私利,不惜犧牲中美之間的合作關系,破壞全球經濟的穩定。這種行為不僅短視,而且危險。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新時代大講堂」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互商互諒是中美共處的邏輯,從來沒有誰能壓垮誰。謝鋒說,中美建交45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美關系跌宕起伏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施壓、制裁、孤立、遏制、封鎖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自縛手腳,到頭來還得自己給自己解套。沖突對抗不符合中美各自利益,對話協商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商量。不沖突不對抗是中美必須守住的底線,也是人類最重要的和平紅利。
謝鋒大使強調,中美對話的基礎是互尊互信,從來沒有誰高誰一等,中美合作的本質是互利互惠,從來沒有誰占誰便宜,中美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實際上,類似的話中方曾多次強調,但卻難以叫醒裝睡的美國,如果美方的對抗勢頭持續下去,中方將別無選擇,只能以美國聽得懂的方式予以回應,近日福建艦公開的電磁彈射實驗就是例子,解放軍的海上實力已經令美軍忌憚。台海是中國的紅線,美方要避免誤判,在中國的核心利益和發展權面前,任何的挑釁都是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