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成都造」讓「太空快遞」裝載精準高效

2024-01-18軍事

1月17日22時27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入軌。記者獲悉,在本次發射場工作中,位於成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設計部(以下簡稱「航天科技集團七院七部」)負責研制的貨運保障分系統的物資裝載視覺化功能產品有力支持了貨物驗收總裝工作,呈現出空間站套用與發展新階段的新氣象。

從2021年開始,連續五艘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入軌、對接、在軌,宣告了天舟這一專案的設計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但設計成熟不代表設計完成,與「一張白紙畫藍圖」不同,在成熟專案上「錦上添花做加法」,讓已經成熟的設計更加完善,也是航天科技集團七院七部設計師們努力的方向。

自研物資裝載視覺化產品

實作物資資訊精準可控

貨運飛船發射場階段的重要工作包括整船貨物布局、驗收、裝船,貨運保障分系統對三項工作均深度參與。「以前,貨運保障分系統需根據貨物的質素特性,結合整船質素特性開展布局工作,參與貨物驗收,並將相關布局以檔形式傳遞給總體,從而指導貨物裝船。」航天科技集團七院七部相關負責人說道,但在新階段,由於大量科學載荷上行、在軌需求叠代變化等情況的出現,要實作上行資源與需求的最佳化,就需要不斷調整貨物布局。

「原有的檔傳遞的方式顯得較為單薄和遲滯,也影響了貨船專案指揮線對上行貨物的精準把控。」面對這一情況,七院七部貨運保障分系統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下決心打通貨物數據鏈路,踏上了開展物資裝載視覺化功能產品的研制之路。

過去,航天員系統、空間套用系統、空間站系統的各貨物方透過資訊采集軟件錄入上行物資資訊,然後由貨運保障分系統校驗後註入貨物資訊管理系統,供在軌的航天員和地面的飛控人員使用。但這些數據更多地套用於在軌後,發射場各大系統間的數據連通有所欠缺,數據的變化導致的總裝最佳化調整也受到影響。

七院七部貨運保障分系統團隊透過對貨物裝載軟件的研制和反復叠代,1.0版本的貨物裝載視覺化軟件在天舟七號發射場成功套用。現在,貨物方錄入的物資資訊都可以在視覺化軟件上即時更新,這使試驗隊能夠掌握最新最準的貨物資訊,從而對上行貨物布局的調整提供有力支撐。

實作總體與總裝效率「雙提升」

為「太空快遞」裝載提供決策支撐

例如,文昌和北京的緯度不同,重力加速度有微小區別,利用貨物資訊系統中精確的發射場實測重量,能夠幫助設計師更好地計算和調整貨船質心,更快生成最優布局。「調整的布局利用裝載視覺化軟件能及時提供給發射場和北京中心的專案指揮線、現場工作人員,這極大地提高了分系統設計師在發射場的工作效率,也使總體和總裝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航天科技集團七院七部設計人員告訴記者。

將發射場的貨物顯示層級提升到物資層次,使總裝階段的進度一目了然,每天計劃驗收多少件物資,多少個貨物,實際驗收多少,裝船多少,還有多少,放在哪裏,都能透過大屏直接展示出來。這種直觀的展示使整個貨船試驗隊能夠及時掌握貨物的交付、總裝進度一目了然。

此外,簡單輕觸顯示器面板上對應位置或者透過模糊搜尋,就可以彈窗顯示各類物資的詳細資訊和實物圖片。每個貨物裏裝了多少物資,物資都長什麽樣子,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裝載視覺化軟件的用處不光是把控進度,還能對貨物裝船提供決策支撐。

記者了解到,有些貨物具有文化意義,臨時搭載上行,放在哪裏進出艙方便,時間來得及,透過視覺化軟件能夠更好地協商和決策;有些貨物由於進度問題,可能需要艙內總裝,但貨物內的物資本身能否透過特定艙門進艙?進艙後總裝空間是否足夠?物資數據彈窗直觀地顯示出方案可行性。

「未來,七院七部宇航隊伍還將進一步最佳化物資資訊系統,提升航天員和各大系統的使用效果,為宇航業務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航天科技集團七院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黃雪松 圖據 受訪者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