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9歲兒童扛槍上陣,黃河水淹死80萬人,真實抗戰到底有多絕望?

2024-06-28軍事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抗日戰爭。

此後八年,中國都處於水深火熱中。

可喜的是,我們最終成功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說中國軍隊的偉大,可又有誰真的知道當時的慘狀呢?

真實的抗戰,到底絕望到什麽程度?

1937年-1941年間,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相繼淪陷,人民流離失所,戰士橫屍遍野。

當時,日軍裝備精良,飛機大炮無所不用其極。

可我軍,就連基礎的槍支彈藥,也無法做到人手一支。

後來,武漢、廣州也落入日本人之手,海運更是被切斷。

日軍先後制造南京大屠殺,黃河花園口決堤、長沙大火和大隧道慘案等四大慘案。

彼時的中國,全民加入抗戰,就連不到10歲的兒童也上了戰場。

然而,勝利仿佛還是在天邊,半點兒無法靠近。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一次,我們恐怕要亡國了。

1937年8月13日,上海的天空被烏雲籠罩。

日軍的三百多架轟炸機、兩百多輛坦克和三十多艘艦艇,如同死神使者,攜帶著淪陷的氣息,向著這座城市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蔣介石立即下令,中央軍和地方軍閥傾巢而出,七十萬大軍齊聚上海,誓言保衛祖國的尊嚴。

然而,短短三個月時間,就有十五位將軍壯烈犧牲,三十多萬士兵傷亡。

其中,最令人扼腕嘆息的莫過於曾被譽為中央的王牌嫡系「十八軍」,他們在一天之內便失去了一名師級將領,八萬余人幾乎全部戰死沙場。

而廣西的六萬狼兵,他們徒步千裏支援上海,卻在短短三天內全軍覆沒。

東北軍六十七軍在松江頑強抵抗敵軍,激戰三天三夜,最終卻無一人生還。

面對如此慘烈的戰況,即使是那位從不言敗的悍將白崇禧,也只能仰天悲泣。

上海,這個曾經繁華無比的國際大都市,如今已經完全陷入了日軍的鐵蹄之下,國軍主力遭受重創。

1937年12月,寒風凜冽,南京城內外彌漫著肅殺之氣。

日本侵略者開始了南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被無情虐殺,孕婦小孩也沒能逃過。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莫過於山東主席韓復渠的不戰而逃,他竟然將黃河天險拱手相讓,讓日軍輕易地突破防線。

1938年2月,日軍攻占徐州。

這場戰役中,王銘章師長身負重傷,壯烈殉國。

孫連仲第二十六路軍在徐州以北的台兒莊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搏鬥,張自忠部五十九軍和龐炳勛軍團掩護台兒莊的右翼,湯恩伯軍團則從側面襲擊日軍,最終贏得了台兒莊戰役的偉大勝利。

這場戰爭給了日軍精銳第10師團淪陷性的打擊,第5師團也受到了沈重的打擊。

然而,台兒莊戰役並未扭轉局面,南北兩線日軍仍在源源不斷地增兵,徐州戰場局勢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徐州再次陷入敵手,日軍乘勝追擊,企圖攻占鄭州、武漢等中部城市。

為阻止日軍進犯,蔣介石下令炸開鄭州東北的花園口黃河大堤。

一時間,黃河之水泛濫,隔絕了日軍的進攻,淹死日軍兩千余人。

然而,河南、皖北、蘇北40余縣水災不絕,淹死沿線80多萬國人。

四個月後,洪水逐漸消退,35萬日軍向武漢發起大規模進攻。

10月27日,武漢三鎮徹底淪陷。在這場戰役中,國軍損失慘重,死亡人數超過40萬。

然日軍的野心如同黑夜中的狼,他們不僅想要征服陸地,還要控制海洋。

為了完全封鎖中國的海上交通線,日軍發動了一場空前的軍事行動,這場行動的規模之巨大,力度之強硬,令人瞠目結舌。

他們集結了三十八萬大軍,一千四百四十三架戰鬥機,向廣州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這些戰鬥機在天空中盤旋,像死神的鐮刀一樣收割著無辜的生命,這種殘忍的行為讓人想起了閻羅殿的審判。

陸軍部隊則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向著廣州方向奔騰而來。

最終,廣州淪陷。

然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還未完結。

很快,抗戰時期第二大慘案又來了。

1938年10月9日起,日軍的飛機開始對長沙進行瘋狂的轟炸,原本寧靜的天空被戰爭的硝煙所籠罩,死亡的陰影無處不在。

10月27日,長沙市政府緊急動員,開始疏散市民。

老幼婦孺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園,只剩下那些年輕力壯的男子留下來,誓死保衛這座城市。

然而,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充滿了無盡的惶恐和擔憂。

1938 年 11 月7 日,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形勢岌岌可危。

為扭轉戰局,蔣介石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蓉園召開了一次至關重要的軍事會議,商議如何應對當前嚴峻的局勢。

在這次會議上,蔣介石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戰略——「焦土抗戰」。

這個戰略的核心思想就是,如果長沙不幸失守,那麽就必須把整座城市化為灰燼,不給敵人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這個決策無疑是非常艱難的,因為這意味著無數無辜百姓將會失去家園,流離失所。

但是,為了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蔣介石毅然決然地下達了這個命令。

為確保「焦土抗戰」的順利實施,蔣介石特地委任了警備司令部參謀處長徐權來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

徐權不負眾望,他精心策劃,周密安排,為這場災難性的行動奠定了基礎。

11 月 10 日,警備司令部參謀長石國基主持召開了長沙市黨政軍警憲聯合會議,對破壞長沙的具體行動方案進行了詳盡的部署。

隨後,一個名為「破壞長沙指揮部」的機構成立了,它下設多個縱火隊,這些縱火隊積極準備縱火器材,並在各個交通要道堆積了大量易燃物品。

11 月 12 日,蔣介石親自下達了一項秘密指令:「如果長沙不幸淪陷,務必將全城付之一炬。」

接到這項命令後,張治中將軍立即召集相關人員,詳細交代縱火方法,並指派警備司令部負責籌備工作,保安處予以協助。

當天晚上 6 點,警備司令部召開了緊急會議,要求市內各機關團體做好隨時撤離的充分準備。

然而,就在午夜時分,一條錯誤的情報傳來:「日軍已經抵達新河!」

原本等待在各處的放火隊員們聞訊後,紛紛拿起煤油火器,不論是商店還是民居,一律放火焚燒。

剎那間,長沙城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這場大火整整燃燒了 72 個小時,文夕大火無情地摧毀了長沙城內的文物古跡,給歷史研究帶來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大火導致死亡人數超過600人,還有2000多人在火災中喪生。

大火過後,長沙的人口急劇減少。

擁有30萬人口的城市,在短短幾天內,疏散了近九成的居民。

大量的民房、商店、學校、工廠被摧毀。

繁華的商業中心,如著名的南正街和八角亭地區,現在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仿佛被徹底抹去了痕跡。

40多家湘繡作坊,曾經是湖南文化的瑰寶,如今卻幾乎全部化為烏有,珍貴的繡品和畫稿也在熊熊烈火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更令人絕望的是,國民政府第二把手,汪精衛公開投敵,發出「艷電」宣稱與日本求和。

如此嚴重的背叛行為,讓全國抗日力量遭受極大打擊。

1939年1月,他被國民黨中央永久開除黨籍,所有職務也被撤銷。

然而,他依然沒有停止賣國行徑。

同年5月,他與日本達成建立偽中央政府的共識;

12月,他又與日本簽訂了【日華新關系調整要綱】和【秘密諒解協定】。

甚至1940年3月,汪精衛在日本的庇護下,公然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以「還都」為幌子,繼續進行漢奸行徑。

整個中國的人民,都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1940年8月20日的夜晚,華北的大地被戰爭的陰雲籠罩著。

八路軍的戰士們在夜色中悄然集結,他們即將發起一場規模空前的攻勢——百團大戰。

而在他們的對面,日軍的兵力已增至47萬,他們推行著殘酷的治安強化運動,企圖以「保甲制度」和無人區來切斷八路軍與民兵的聯系,甚至不惜使用生化武器,實施「三光政策」,讓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化為灰燼。

但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並沒有屈服,他們在壓力之下,采取了靈活的遊擊戰術,化整為零,開展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等多種形式的反「掃蕩」鬥爭。

華北戰場上,八路軍戰士們浴血奮戰三個半月,共進行了多達1824次前仆後繼的英勇戰鬥,殲滅、擊傷、俘虜以及爭取敵軍投降的數量竟然高達46480名日偽軍團。

百團大戰的輝煌勝利,無疑是對日軍「囚籠政策」的沈重打擊,也為全國軍民帶來了勝利的曙光。

然而,在遙遠的西南重鎮——重慶,那裏的人民卻承受著苦難。

1941年6月5日,日本侵略者為了動搖重慶國民政府的抗戰決心,竟然喪心病狂地出動了大批飛機,對重慶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瘋狂轟炸。

那天下午,雨後初晴,市民們正準備享受晚餐後的涼爽,突然空襲警報劃破了寧靜,人們驚慌失措地湧向防空隧道。

隧道內,人潮擁擠,空氣異常濁悶。

隨著夜幕降臨,日軍的飛機開始在市區上空投下炸彈,爆炸聲此起彼伏,繁華的市區瞬間變成了廢墟。

隧道內的人們感到呼吸越來越困難,嬰兒和孩童的啼哭聲、人們的呼救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慘的畫面。

生還者朱更桃回憶說:

「在洞內,起初只覺得頭腦發悶,大汗淋漓,漸漸身體疲軟,呼吸困難,似乎淹在熱水當中。」

何順征也記得:

「開始感覺熱得慌,心臟似欲下墜,如患急病,很想喝冷水。」

在極度缺氧的情況下,人們開始失去理智,有的甚至自殘,有的互相撕咬,場面混亂而絕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隧道內的氧氣越來越少,人們開始拼命往洞口擠,但由於洞門是向外關閉的,人群越擠,門越是打不開。

隧道內的人們爭先恐後地想要逃離,但是由於洞門被緊緊關閉,人群擁擠不堪,使得門無法開啟。

而守衛在洞外的防護團員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只是機械地執行著禁止市民走出防空隧道的命令。

在這種極度絕望的環境下,許多人不幸倒下,而後面的人卻毫不知情,仍然踩踏著屍體向前擠。

郭偉波老人便是少數成功逃脫的幸運兒之一。

他回憶道:

「後來,木柵不知怎樣開啟的,守在外面階梯上的防護團也跑掉了。人流穿過閘門,猶如江河破堤,拼著全力往隧道口上沖。」

當他終於得以呼吸到新鮮空氣的那一刻,他感到從未有過的清涼和舒適,然而緊接著,他又陷入了迷茫和恍惚之中。

這場空襲持續了近五個小時,當日軍的飛機離去時,防空大隧道已經變成了一片死寂。

6月6日淩晨,防空警報解除之後,國民政府開始著手處理善後事宜。

從隧道內拖出來的遇難者屍體堆積如山,慘狀令人目不忍視。

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引起了全城震動,市民們紛紛要求嚴懲相關責任人。

蔣介石總統下令撤銷了劉峙將軍的重慶防空司令職務,同時對其他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

然而,對於那些在隧道中失去寶貴生命的人們而言,這一切都來得太遲了。

可雖然有這麽多的艱難險阻,我們的先輩仍然選擇了勇敢向前。

1944年松山之戰打響, 年幼孩子們毅然拿起武器,與侵略者展開殊死搏鬥。

經過了長達95天的激烈戰鬥,我軍全殲敵軍。

這場戰役中,有七千多名未成年的戰士,他們的年齡從九歲到十五歲不等,卻都勇敢地扛起了槍,與敵人進行血與火的較量。

其中有一千多名年輕的生命,在戰火中永遠地倒下了。

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未曾想過勝利會到來,卻依舊在絕望中展現出了不屈的鬥誌。

正是這種無畏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民族在逆境中挺直了腰桿,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反擊。

我們有責任將這段歷史銘記於心,不忘國恥,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最重要的是,吾輩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