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最毒的子彈:遇血變大長進肉裏,我曾讓200個日軍嘗過它的厲害

2024-11-04軍事

大家好,我是霞姐。

我聽說牛皮做過最難以想象的,是一種子彈,全中國只有廣西的光隆有。

這種子彈的制作方法:

需要用足夠老的水牛皮,切得粉碎後陰幹,再用火烤、用炭烘,放入辣椒水和毒蛇毒液浸泡,然後將其搓成糯米粒大小。

本來是獵戶秘制用來捕獲獵物。但在1945年4月22日,200多個日本兵,就嘗到了它的威力。

最危險的一天 作者:吳小妹

四月的正午時分,山上的石頭被烤得滾燙。

周圍靜得可怕,只能聽到手表微弱的滴答聲。

還有一個男人疲憊的呼吸聲。

他叫韋景光,此時正斜靠在石頭上,眼睛緊閉著,右手卻還一直在使勁兒,那裏夾著煙絲,已經燒到煙屁股了。

手表上的分針移動到第二格時,煙絲燃盡了。

韋景光一下蹦了起來,他被煙燙醒了。

還好,剛好十分鐘,他舉起望遠鏡向山下望去。

果然,山下的日軍已經架起了小鋼炮,正在準備炮轟自己。

「轟——!!」

兩聲巨響過後,整個山體都開始震動。

「突突突突」

隨後,是密集的機槍掃射過來,子彈射在四周的石頭上,火花四濺。

韋景光心裏明白,最危險的時刻開始了。

幾個小時前,韋景光還在山下的村子裏。

今天是村裏趕集的日子,早聽說日軍要來,集市的攤位稀稀拉拉,長時間沒見面的村民們匆匆打著招呼,趕緊找自己需要的貨物,交換完早早回村。

突然遠處傳來一聲槍響。隨即集市上有人喊道:「日本鬼子來啦!」

大家擡頭一看,遠處山頭上已經燃起了大火。這個訊號意味著「十萬火急」。

攤主們手忙腳亂地收拾東西,集市上的人群一下四散開來,全都往山上跑去。

作為廣西光隆鄉的遊擊隊長,韋景光已早先一步接到訊息。如何阻擊日軍,他已經謀劃了大半年,現在就是檢驗成果的時候。

韋景光召集起遊擊隊員,點了一下人數,20多人,他先將遊擊隊員分派到各村寨去,組織群眾疏散。

疏散的路徑早就演練過,村民們並不慌張,按照遊擊隊員的指示,大家帶著能攜帶的物件,往山上走去。

等山腳村屯的群眾全部撤離後,韋景光派警衛員韋燦到村口去看看。

韋燦剛到村口,就聽到遠處傳來槍聲,看來日軍已經到附近的屯了。韋燦馬上快跑回山腳村,向韋景光報告,「隊長,鬼子已經到附近屯了」。

韋燦剛匯報完,又傳來槍聲。看來日軍的行軍速度非常快。

「我們馬上撤離山腳村。」韋景光和韋燦說完,撒腿向村後面的儉挑山快跑。

倆人剛跑到儉挑山下,準備往山上跑時,一群日本兵已經沖進山腳村,並行現了韋景光倆人。

子彈「乒」「乒」朝倆人飛來,有的擊中巖石,有的擊中腳下的泥土。

韋景光大聲喊:「跑蛇形,彎腰,盡量在有石頭的地方轉向。」

他們連忙邊跑邊跳,閃躲到大巖石後面去。山上的巖石比一個人的身形還要大,成了最有利的天然掩體。

快速沿著「之」字形路線,韋景光帶著韋燦很快把不熟悉地形的日本兵甩在了身後。

一口氣跑上山頂的坳口。韋景光看著日軍逼得這麽緊,也不知道鄉親們路上是否安全。

他轉身對韋燦說:「你繞過去看看鄉親們,我留在這裏拖住敵人。」

韋燦一聽,直搖頭,著急說:「我是你的警衛員,我要在你身邊,保護你的安全。」

「我是你的隊長,這是命令。我槍法準,這裏地勢易守難攻,我能行。」韋景光說。

韋燦還是站在原地,不願意走。他知道一個人留下,面對人數眾多的日軍,肯定兇多吉少。

「快!」韋景光一怒,用槍抵著韋燦吼道,「你留下,能確保把他們阻擊在這裏嗎?」

韋燦沒再說話,把身上全部的槍支彈藥留下,立即飛快跑下山去。

此時的上坳口上,只剩韋景光一人。

他清點了一下自己的武器裝備,一支60發子彈的步槍、一把駁殼手槍、一支火炮槍、一竹筒牛皮子彈和10個手榴彈。

一場惡戰馬上就要開始。

韋景光敢獨自留下,可不是逞匹夫之勇。

這座山叫儉挑山,十分陡峭,因為在山上行走完全挑不了東西,只能用背簍背上去,所以叫儉挑山。

廣西的喀斯特地貌,都是山連山,坳口是山與山之間的平地。

儉挑坳口長不到兩米,寬還不到一米。坳口處兩塊大巖石比成年人還高,一前一後像兩個大石門,居高臨下,有利於觀察敵情,也利於躲避子彈。

而且大石頭後面還有一個小山洞,能勉強躲一個人,是個天然的戰壕。

儉挑坳口已經開辟修路,地形類似標紅處

打仗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有這麽個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好位置,韋景光自信一個人也能拖住這些外來侵略者。

很快就有人向坳口逼近,大概五十米的距離處,韋景光能清楚的看到數十人的隊伍中,不僅有日本兵,還有帶頭的便衣隊。

一大隊人一邊往上爬,一邊胡亂打槍,槍聲在空曠的山谷中很是奇特,和韋景光平時打獵大不一樣。

子彈「嗖嗖」掃過山上的樹木,瞬間貫穿了樹幹,山上的石頭有的崩裂開來,石塊四處飛濺。

此時韋景光很鎮靜,他知道這裏全是石頭山,越到山頂越陡峭,越是陡峭樹就越少,處於下方的敵人,是完全沒有任何掩體的。

憑借自己槍法的準頭,他自信可以阻擊一些敵人。

距離到四十米的時候,敵人一字排開,在上山的小路上快速前進,便衣隊在前,日本兵在後。

韋景光趴在坳口大石頭後面,從兩塊石頭的縫隙中悄悄伸出槍管。

三十米、二十米,韋景光瞪圓了眼睛,一動不動瞅準眼前的羊腸小路。

「啪」,一聲槍響,打頭的第一個倒下,死了。

敵人的隊伍一下亂了,馬上朝槍響的地方猛烈地開火,韋景光又不傻,他早已經換了位置。

他朝敵人隊伍扔下一顆手榴彈後,趁著混亂之際,抓起槍瞄準,成功擊中一個日軍後,又快速換了個地方,扔下另一顆手榴彈。

此時的韋景光像只猴子,身形瘦小的他靈活變動著位置,避開從頭頂和四周掠過的子彈。這是他的地盤。

猛烈、準確的火力,讓進攻的敵人慢了下來。

趁這個空檔,韋景光用匕首砍了些樹枝,把他的步槍和火炮槍,放在兩個位置的石頭上,用樹枝掩蓋好。

隨後從石頭後面觀察敵情。只見日軍的指揮官揮舞著指揮刀,指著儉挑坳口,嘴裏嘰裏呱啦喊叫。

不一會兒,敵人後退的隊伍,又向坳口爬來。

韋景光飛速在兩桿槍之間來回跑,輪換射擊,趁對方蹲下去的時候扔手榴彈。

日軍的隊伍被唬住了,誤以為上面至少有一個小隊,慌忙回身逃命,你沖我撞,山路本就狹窄陡峭,一時間隊伍大亂,跌跌撞撞滾下山去。

韋景光看了一眼手表,才剛剛12點,還得守住這裏,好掩護鄉親們撤退。

韋景光的擔心很準。

韋燦跑下村時,確實還有很多的鄉親們沒有轉移。

韋燦著急大喊:「鬼子已經到山腳村啦!大家趕快跑進山洞,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一樣都不要留給鬼子。」

鄉親們這才慌了,一起向山洞跑去。

看鄉親們撤離得差不多了,韋燦馬上帶兩個遊擊隊員去完成另外一件大事。

鄉裏的豬、牛、馬等牲畜都聚在一起,需要把它們趕到安全地帶保護起來。特別是四十頭耕牛,沒有它們保證春耕,整個鄉的鄉親們至少要餓一年。

群眾藏山洞,耕牛移地方,一切都在韋景光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執行。

韋景光家裏是光隆的大戶人家,山莊裏足足有兩百多家丁,幾十座山和幾千畝山林。

他從小愛讀書,尤其喜歡研究戰略戰術,這和家裏的氛圍有很大關系。

家裏祖祖輩輩對書都十分敬重,書桌不能放衣服,書房是不許睡覺的,要去看書必須要先和賬房先生領鑰匙才行。

韋景光年輕時,紅七軍來光隆附近修整三次,幫著老百姓一起打土匪。期間不少群眾加入共產黨,韋景光也加入了其中。

因一直在外讀書,韋景光能接觸到外面新訊息,對抗日戰爭的局勢也有所了解。

1944年底,日軍侵占附近的縣城,光隆地區因地勢險峻依然寧靜,但韋景光已著手研究對付日本人了。

到了1945年的4月,日軍的殘暴行為透過信鴿不斷傳來,他們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搶掠,比土匪還恐怖,據說連3歲大的小女孩都不放過

韋景光憤怒極了,他暗暗發誓,絕不能讓這些東洋惡魔傷害到鄉親們。於是他組建起了光隆遊擊隊,挑選出當地20多名青年,開始晝夜在山上操練。

韋景光年輕時的照片

鬼子要來光隆鄉的訊息,韋景光十天前就知道了。

日軍入侵廣西,是為了打通從中國到越南的交通線,使中國的日軍和南洋的日軍聯結起來,妄圖垂死掙紮。

而光隆地區附近剛好有一條縣道,成了日軍南下的必經之路。

韋景光決定利用當地地形,實行「空室清野」策略。就是在對敵鬥爭時,把家裏的東西和田裏的農產品藏起來,敵人到來後什麽也得不到

光隆地區村村都有大山,山山都有山洞,每個山洞都能容納一兩百人。

村民很信服韋景光,在遊擊隊員的安排下把家裏的糧食、被褥和稻草、生石灰、木炭等物資全部轉移到山洞裏,還把山洞蓄水池也裝得滿滿當當。

韋景光硬性規定,每個山洞儲存的糧食和飲用水,至少要夠一百人吃一個月的。老百姓在山洞甚至可以不生火,用生石灰來烤紅薯、薯仔、芋頭吃。

日軍來的前幾天,韋景光已經讓村中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先轉到山洞中生活,只留下青壯年保證春耕生產。

韋景光說,這是【孫子兵法】裏面的一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韋景光一直認為山洞是最安全的地方。

可萬萬沒料到,這次一下來了兩百多個日軍,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沿山間近路前行,被韋景光阻擊在儉挑坳口。

另一隊人馬繞過大山沿公路前行,挨家挨戶在村子進行搜查。一連幾個村子都是空無一人,也沒有糧食,惱羞成怒的鬼子放火燒了村子,悻悻地趕往下一個村。

正走到半路上,忽然傳來狗吠的聲音,聲音是從半山腰傳來的,那裏冒著煙。日軍判斷老百姓肯定躲在那裏,糧食肯定也藏在那裏。

進村掃蕩的日軍再細看,有一條蜿蜒崎嶇的小道,能上到半山腰處。

日軍一字排開爬了上去,很快就能找到村民的藏身之洞。

此時的韋景光不敢眨眼,他唯一的信念,就是不能讓鬼子過了這個坳口。

因為過了儉挑山,再翻過一座山就是鄉親們所在的大大小小的巖洞。再翻過一座山,就到了轉移耕牛的安全地帶——六峨山。

槍聲響了,敵人又開始進攻了。

很快就看到敵人露頭了,還是便衣隊在前,日軍在後。

這次進攻隊伍的人數更多了,足足有三十多。

擒賊先擒王,韋景光註意到進攻隊伍第四個位置的人,看打扮應該是小隊長,他擡起步槍瞄準,一米、兩米、三米,等走到二十五米就開槍。

插畫師還原了韋景光守在拗口阻擊敵人的場景

「啪」一聲槍響,正中便衣隊小隊長的頭。

看到隊長死了,便衣隊全部都蹲下,不敢上了。後面的日軍用刺刀指著便衣隊,大家又站起來,戰戰兢兢往山上爬來。

看到一下上這麽多人,韋景光決定使用家鄉的秘密武器——火炮槍加上牛皮子彈。

有點棘手的是,這個火炮槍最多只能打到25米,得敵人上到20米的時候才能開槍。

韋景光按捺住性子,等著敵人一點點靠近。

當便衣隊走到二十米的時候,韋景光一槍擊中三個便衣隊。他沒停歇,馬上又向敵人扔下一個手榴彈,隨即飛快給火炮槍充了火藥上了子彈。

這時日軍也沖到二十米的射程內了,韋景光瞄準鬼子的槍響了,像放煙花一樣,一下射出幾十顆子彈,被擊中的四個日軍痛得發出幾聲慘叫,滾下山去。

這可不是一般的子彈,全中國只有廣西的光隆有。

要用足夠老的水牛皮,把牛皮切得粉碎。用當地盛產的蓖麻編織的大網晾曬,牛皮碎片千萬不能見太陽,晾曬一晚後全部刮下來。

接著用火烤、用炭烘,放入辣椒水和毒蛇毒液中浸泡,這時候的碎牛皮已經是無堅不摧了。再把牛皮搓成糯米大小的圓球,就變成讓人聞風喪膽的牛皮子彈。

火炮槍一扣扳機,像煙花一樣能打出五十多顆牛皮子彈,牛皮子彈進入人體迅速發脹,讓人又辣又痛卻看不到傷口,因為子彈已經和肉完全長在一起了。

子彈雖然不致命,但要麽狠心連肉一起挑出來,要麽就只能被辣得半死。

日軍從沒見過這種子彈,發出淒厲的哭喊聲,一路退到了山腳下,撤回到了山腳村口。

韋景光拿出望遠鏡,看到敵人受傷很多,都坐在地上包紮傷口,一時半會兒是來不了了。

在幾個小時的緊張作戰中,韋景光體力也消耗了大半,整個人像一攤泥一樣靠在石頭上。

他勉強打起精神清點彈藥,長槍還剩下五十發子彈,火炮槍還有小半竹筒牛皮子彈,手榴彈只有四個。

彈藥明顯堅持不到天黑。

著急也沒用,先保存體力,休息一會兒才有力氣繼續戰鬥。

韋景光一邊想,一邊拿出卷紙和煙絲,卷好一支煙夾在食指和中指中間點燃,燃盡這支煙,剛好需要十分鐘。

他要趁著這10分鐘,睡一會兒。

六月的正午時分,山上的石頭被烤得滾燙。韋景光全然不顧,斜靠在石頭上馬上入睡了。

煙絲燃盡,被燙醒的他,從望遠鏡中看到,敵人換了武器,正用小鋼炮對著自己。

坳口處的石門,阻子彈可以,但阻止不了上空落下的炮彈,無處可躲。

韋景光心想,人在陣地在,日軍要過坳口,除非從自己屍體上踏過去。

想到躲在山洞裏的鄉親們,韋景光心中一喜。

因為他也有個天然山洞。就是坳口後面那個很小的山洞,只能躲一個人。

韋景光一個躍起,躲進坳口後面的小山洞裏。

電光火石間,幾發炮彈已經在他剛才趴著的地方炸響了。緊接著就是一陣「突突突突」的機槍掃射聲。

韋景光十分後怕,再晚醒來一分鐘,可能就被炸成肉泥了。

而此時洞裏的他不僅毫發無傷,還有一些欣喜,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發現,洞裏就有現成的武器。全是天然的大石頭。

主意已定,韋景光飛快把山洞的石頭往外搬,來來回回快速飛跑,可是跑一次才撿幾塊石頭,太慢了,遲遲壘不夠一堆。

日軍在小鋼炮的掩護下,隨時都會沖上來。

韋景光的胳膊開始發酸發痛,渾身都濕透了,額頭上的汗珠大顆大顆往下滾,他的巴掌都出了汗又擦幹,就像塗了一層粘液似的。

他幹脆脫下外衣去裝石頭,他一邊撿石頭一邊快速分析,敵人連續進攻幾次不但不成功,還吃了虧,接下來敵人會從哪裏找突破口呢?

上儉挑山的羊腸小路在右邊,左邊地勢非常陡峭,是個懸崖,但是敵人現在已經打急眼了,所以從左邊進攻也不是沒有可能。

萬一日軍從左邊靠近,爬過懸崖,往這裏扔手雷的話,自己可就太危險了。

一番分析之後,韋景光決定在左邊多堆些大石頭,整個坳口口子很小,只能盡量多堆高一些。

來回搬石頭時,韋景光驚奇發現外衣竟然沒有破。他想以後還是多穿家鄉人織的土布外衣,這結實到可以當麻袋。

韋景光這麽想著,全身又忽然有了勁兒,他心裏想著一定要節約子彈,拿起外衣跑到後面去撿石頭,很快壘滿了二十五堆大石頭。

他剛砍了些樹枝蓋好石堆,日軍一行三十多人又開始向坳口爬上來。

這麽多人,石頭能成功嗎?

石頭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滾圓,有的有尖銳的棱角。韋景光拿不準,但是現在子彈要省著用就對了。

果然,敵人改變進攻路線,左右夾擊著上來了。便衣隊從右邊爬上來,日軍從左邊爬上來。

他們瘋狂向坳口處掃射,槍聲震耳欲聾,無數的子彈就掉落在韋景光的身邊。

還好韋景光提前在左邊做了布置,他按原計劃先打右邊再打左邊,決定暫時先不開槍,把敵人都引上來。

便衣隊上到20多米處還沒挨打,高興地大喊:「共黨沒子彈了,快沖上去。」

等便衣隊全沖上來的時候,韋景光把幾堆石頭通通推下去,大小石頭轟隆隆滾下山去,將一隊人馬帶倒。

十幾個人立刻扭成了一團,大喊著滾到山下。

收拾完便衣隊,左邊的鬼子也上到了坳口十多米處,能清楚聽到日軍的攀爬的聲音。

韋景光趕緊轉身,貓著腰快速移動到左邊,用力將右邊的一堆石頭推下。

「八嘎呀路」敵人發出哭嚎,打中了!

十多米的位置正好是最陡峭的地方,石頭滾落發出沈雷般的悶響,日軍都被石頭雨砸中了,韋景光乘勝追擊,把一顆手榴彈扔了下去。

日軍傷勢慘重,剩下的急了眼馬上找掩護朝山上開槍。胡亂掃射半天,韋景光都沒有被擊中。

原來坳口左邊山勢將近七、八十度,這樣陡峭的角度根本打不到上方的韋景光。日本兵不甘心向上扔手雷,不僅扔不到坳口,反而落在他們自己陣地。

韋景光趁著敵人混亂時,又跑到右邊拿起火炮槍向便衣隊開槍,打中了兩個,再推下一堆石頭,被砸中的敵人連滾帶爬退回去。

韋景光就這樣,左左右右來回交替,推石頭,開槍射擊,只聽到兩邊一片鬼哭狼嚎。有幾個敵人從村裏找到了鐵鍋頂在頭上,石頭砸在鐵鍋上,發出哐哐的聲響,鍋爛了。

隔了一會兒,沒聲音了,韋景光趴在石頭上一看,敵人擡著傷員一起撤回山腳村口了。

望遠鏡中,受傷的十多個鬼子都在接受包紮,而便衣隊受傷的都沒有包紮,身上都是血跡斑斑。

「活該,這麽沒骨氣去做漢奸,殘害自己的同胞,給鬼子做替死鬼。」韋景光暗罵道。

光隆地區大多是彜族和壯族,祖祖輩輩靠打獵、種田為生,家家戶戶都是爬山、打槍的好手。大家對對付外來侵略者,絕對是團結一心。

韋景光相信,他能守住坳口,遊擊隊就能照顧好山洞的鄉親們。

另一隊尋找半山腰冒煙的日軍,很快被龍坪洞口的遊擊隊員發現了。

遊擊隊員開始擦槍,檢查火藥和子彈,他們只有一支火炮槍和一把禾叉。

戰鬥瞬間就發生了。

兩個遊擊隊員雖然擊中幾個敵人,但大隊人馬還在爬來。

他們朝山上的洞口胡亂開槍,子彈從洞口嗖嗖擦過,還好洞口處在半山腰凹進去的地方,子彈進不了山洞。

這是韋景光特意考察過的地方,只有近距離射擊,才可能被打中。

日軍還在前進,子彈越來越近,越來越密集。

山洞的鄉親彈藥有限,又沒有退路,大家自發到洞口壘石頭,有人撿,有人傳,有人堆。效率比韋景光一個人,確實要高很多。

幾堆石頭下去,傳來敵人的哀嚎,大家不敢放松,繼續壘石頭。

「現在壘了幾堆了?」有人問。

「十七堆。」

話音剛落,敵人就開始用小鋼炮轟炸,連續炸了二十多分鐘,緊接著是一陣機槍掃射。

機槍停了,遊擊隊員趴在石縫一看,沒想到,日軍竟然把進山洞口的唯一一條小路給炸斷了。

鄉親們躲回山洞,高興地跳起來,這下看日軍怎麽上來。

但遊擊隊隊員不敢放松警惕,留在洞口處觀察。

突然感覺不對。

風停了,洞窟很靜,窸窸窣窣的聲音還在。

洞口有個人!

隊員一驚,像獵人發現獵物一樣,條件反射拿起飛鏢向上扔出去。

「啊!」一聲慘叫,有人掉下山去,死了。

看來日軍派人繞過另一座山爬上了山頂,想從山頂吊著繩子爬到洞口。

又有一個人影在山洞出現,遊擊隊員瞪圓了眼睛,正對上了敵人的眼珠。敵人手忙腳亂,扔進來一個手榴彈。

洞裏的鄉親們立刻撲倒在地,一個隊員眼尖手快,發現手榴彈居然沒有拉鉉,馬上撿起這手榴彈一拉,就扔到山下敵人的陣地了。

山頂的偷襲還沒結束,洞口的隊員屏住呼吸,飛鏢隨著人影飛過,又有鬼子掉下山了。

飛鏢一連殺了三個日本兵,他們再也不敢從山頂進攻了。

光隆當地的山洞,現在已通高速公路

遊擊隊員和婦救會帶領鄉親們死守住了陣地,婦救會的婦女們負責端開水,烤紅薯和玉米糊叫大家快吃。

遊擊隊員負責開槍打擊敵人,幾個年輕人負責趴在洞口的石堆後面推石頭,也收拾了不少鬼子。

沒想到敵人看到天色漸晚,找來很多的禾草和幹辣椒往巖洞口搬。

他們居然想到用辣椒熏巖洞。

婦救會的同誌馬上發動大家有毛巾的拿出毛巾,沒有毛巾的就拿衣服撕成條浸濕水,如果敵人燒幹辣椒,馬上用濕毛巾或者濕布圍住口鼻。

但是很久了煙都沒有熏進巖洞,這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光隆的四月天,早晚溫差很大,又是山區春季,是雨季,晚上天一黑又開始刮風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敵人煙熏計劃只能以失敗告終。

這路日軍無奈地停止了進攻。婦救會則給大家送來熱乎乎的食物。

獨自守在坳口的韋景光,也是又累又餓,他必須得找點東西補充一下體力了。

對於靠山吃山的鄉民來說,找吃的不是難事。

韋景光的眼前,漫山遍野長滿了艾草和三月泡。

三月泡是野果,因為它在農歷三月成熟,所以當地人就叫三月泡,酸酸的、甜甜的小孩都愛吃。艾草是野草,當地人愛拿這個做艾粑粑、艾饃饃,還用它煮雞蛋。

韋景光腸胃不好,三月泡有寒性,艾草倒是補陽氣的,可以暖胃。

又幹又渴的他忍著艾草的苦味,生生嚼下去一大把艾草後,再吃幾口三月泡。熟的很快被吃了,為了補充體力還得吃,不成熟的三月泡很澀,韋景光邊嚼邊吐舌頭。

終於緩了過來,韋景光一刻不敢停歇,繼續堆石頭。才剛壘起五堆石頭,韋景光全身沒有一點力氣了,他完全站不起來了,胳膊也酸得擡不起來了。

望遠鏡中,村口的敵人,居然還是坐的坐,躺的躺。

難道他們要等到天黑才進攻嗎?

韋景光的頭越來越沈,眼睛已經睜不開了,他掙紮著點起煙絲,必須得休息一會兒了。

此時身後忽然傳來了急促的呼吸聲。

莫非敵人從後山繞過來偷襲了?

韋景光驚出一身冷汗。

眼前的三張臉讓韋景光非常意外,是警衛員韋燦帶著兩名遊擊隊員趕到坳口來增援了。

韋景光使勁兒把眼睛睜大,盯著看了幾秒鐘,終於確認了自己人。

他好想和戰友們說自己快堅持不住了,但話到嘴邊卻變成:「老鄉們都撤到山洞了嗎?分散的四十多頭耕牛全部趕到安全地帶沒有?」

韋燦趕緊匯報了自己的工作,鄉親們都已經轉移到山洞裏,耕牛也全部趕到了安全地帶的山弄裏,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清理痕跡,把草一根一根的撩起來,敵人絕對不會發現的。

韋景光一下如釋負重,這才想起來要喝水。

一口氣喝了半壺水後,趕緊觀察山下的敵人,看到敵人正在移動小剛炮,立即叫大家:「快隱蔽!」

炮聲響過後,他交代大家,等敵人離坳口很近的時候再開槍,趁敵人蹲下馬上用木棒,將石堆推下去。

話音剛落,進攻的日軍已經上到離坳口三十米了。

「打」韋景光一聲令下,韋景光用火炮槍,韋燦用步槍,兩人同時開槍,一下擊中了五個敵人。兩名遊擊隊員連續推下幾堆石頭。

敵人死的死傷的傷,血肉模糊地滾下了山,沒有受傷的也亂成一團,便衣隊大喊:「增援的來了,快跑。」

雖然日軍的指揮官揮舞著指揮刀,指向坳口要大家繼續沖,但沒人理會他。他一槍斃了個便衣隊隊員,隊伍這才又向山頂爬來。

敵人不再一個一個上,便衣隊在前鬼子在後,呈扇形往山上爬。

韋景光決定繼續消耗敵人的體力,等到敵人上到十五米再開槍,開完槍馬上推石頭,以對付上到距離拗口十米的敵人。

敵人此時都是傷病員,爬得很慢,邊爬邊開槍。到十五米的時候,韋景光喊:「打!」

四人一起開槍,在火炮槍、步槍以及「石頭宴」的交替下,敵人不得不停止進攻了。

日軍八十多人的隊伍,一天下來死傷大半,幸存的也都已經疲憊不堪,只能趁著黑夜離開了山腳村。

身體累到極限的韋景光,此時只想就地躺倒,不用再靠煙頭來燙醒,好好地睡上一覺。

但韋景光清楚,抗戰一天不勝利,他就不可能睡好這一覺。

當吳小妹告訴我,她的大舅韋景光很厲害,曾一人打退過80多個日軍。

我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現在電視上有很多這樣的劇情,被統稱為抗日神劇。

吳小妹很激動,為了證實是真的,她從大舅留下的工作日誌、報告材料、檔案館還原了大舅的這一天。

看完這些塵封的歷史資料,我就在想,為什麽這種以一敵百的戰鬥明明存在,但在影視劇中出現就顯得那麽雷人。

韋景光能夠取得勝利,他尊重對手,熟讀兵法,並提前大半年做了充足準備,依靠天時地利,才掌握戰鬥的主動。

其實,抗日戰爭中不缺乏類似奇跡般的故事。缺乏的是,後人對產生奇跡真實過程的嚴肅對待。

據縣誌記載,1945年4月22日的這一天,入侵日軍一共200多人,死傷三分之二。而光隆遊擊隊無一傷亡,鄉親們在山洞生活一個月,無一人餓死。

至今光隆村村民,回憶起這一天,依然是一臉驕傲。

編輯:喀秋莎袁 霞姐

插圖:大五花

關註我,看更多真實戰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