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寫稿,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希望各位觀眾老爺可以多多理解, 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觀看5秒後便可以免費閱讀全文啦 ,感謝各位觀眾老爺的理解與支持哦~~~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上甘嶺戰役,這段發生在北韓半島的戰爭往事,既是誌願軍英勇頑強的標誌,也是南韓軍民內心深處的噩夢。在中國,這場戰役被描繪得壯懷激烈,戰士們在炮火中堅守陣地,彼此扶持,成就了不朽的傳奇。
而在南韓的教科書和媒體中,中國人民誌願軍卻被塑造為冷酷無情、兇狠如獸的形象,令人心驚膽寒。這種強烈的對比,不禁讓人好奇:到底是什麽樣的戰鬥,促成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敘述?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同探究上甘嶺戰役的多重面貌。
美軍與南韓軍隊的聯合進攻
1952年10月14日清晨,北韓半島上空還未完全破曉,靜寂的山巒突然被打破,炮聲震天、地動山搖。美軍和南韓軍隊的聯合炮擊就此拉開了上甘嶺戰役的序幕。
作為此次戰役的策劃者之一,美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裏特「攤牌」了,宣布動用300余門大炮、27輛坦克和40余架飛機,向誌願軍防守的五聖山南的兩個小山頭發動猛烈攻勢。
可別小看了這兩個小山頭,它們可不是普通的山包,而是誌願軍中部戰線的戰略要點。
一個叫597.9高地,另一個叫537.7高地北山,雖然它們的名字聽起來像是某個地理測繪點,但在戰場上,這兩個地方可是「命根子」一般的存在。誌願軍如果失去了這兩個高地,那整個戰線的防禦將被撕開巨大的缺口。
美軍一開始打得很是兇猛,炮火連天,天空中飛機盤旋,地面上坦克轟鳴,幾乎要把整個山頭炸平。按照美軍的作戰計劃,只需5天,美軍第7師和南韓第2師的兩個營,就應該能夠輕松拿下這片高地。
而誌願軍呢?當時的防守力量非常有限,守衛597.9高地的僅有一個連,537.7高地北山也只有一個營。美軍指揮官們自信滿滿,估算這場戰鬥最多傷亡200人就能解決戰鬥。
但沒想到,誌願軍的防守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一天的激戰下來,雖然美軍的炮火將山頭炸得寸草不生,但高地上的誌願軍依然堅守著陣地。
美軍原計劃的「5天搞定」,很快變成了拉鋸戰,一連七天,攻占下來的陣地又被誌願軍夜間反擊奪回。南韓軍隊的參與者回憶道:「每當高地易手時,不到一平方公裏的狙擊棱線便被鮮血染紅了。」
上甘嶺的地形不大,3.7平方公裏的兩個小山頭,就是這場43天戰役的核心戰場。誌願軍的頑強,部份原因在於他們依靠著山中的坑道作戰。坑道,正是誌願軍賴以生存的「地下長城」。
在戰前,誌願軍就花費了大量時間構築堅固的坑道系統,將彈藥和糧食運進坑道裏,並利用坑道進行屯兵和隱藏。坑道的存在讓美韓聯軍頭疼不已,因為無論他們怎麽猛攻,炸彈如何狂轟濫炸,總有誌願軍士兵從地底下冒出來,繼續戰鬥。
坑道裏的日子並不好過。大家看過電影【上甘嶺】,裏頭有個「一個蘋果分著吃」的故事,可這不只是電影的戲劇化誇張,而是真實的生活寫照。上甘嶺的坑道裏,水是最緊缺的資源。
由於供水線被切斷,戰士們不得不以飲尿止渴,甚至連尿液都成了稀缺的資源。一個蘋果,被傳遞了十幾個人,每人咬一口,最後連核都舍不得丟,真是體現了革命戰士之間深厚的友誼。
不僅僅是飲水問題,坑道裏的空氣也極為汙濁,硝煙、汗臭、毒氣混雜在一起,有時候連蠟燭都無法點燃。這樣的環境下,誌願軍戰士們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時刻準備應對外面的敵人突襲。
但即便如此,誌願軍們依舊頑強堅守,不願放棄一寸陣地。有人形容那坑道裏的情景:「不是人能活的地方,可誌願軍戰士硬是挺住了。」
南韓版敘述:中國軍隊的「野獸」形象
與中國對上甘嶺戰役的英勇描述不同,南韓的歷史書中,對誌願軍的描寫卻充滿了負面的色彩。在南韓人的筆下,誌願軍簡直就像是地底下鉆出來的野獸。他們冷酷、堅忍,仿佛不知疲倦、不畏死亡,這種形象給當時參與戰鬥的南韓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在南韓的教科書中,上甘嶺的描述更多地集中在誌願軍的「瘋狂」上。他們形容誌願軍在戰鬥中像是失去了理智,一波接一波地沖鋒,即使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下,仍然前仆後繼。
這種描寫顯然忽略了誌願軍戰士在戰術上的靈活運用,以及他們在極其艱苦條件下依然堅守陣地的毅力和智慧。在南韓軍隊士兵眼中,誌願軍的這種「不顧一切」的戰鬥方式,顯得格外可怕,甚至有些「非人性」。
而在中國的敘述中,這正是誌願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是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表現。南韓人所見的「野獸」,在中國的視角下,正是舍生忘死的勇士。
雙方對這段歷史的不同解讀,折射出了各自的民族情感和歷史記憶。對於南韓士兵而言,他們對誌願軍的恐懼,不僅來自戰場上的對抗,更來自於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畢竟,在現代戰爭中,面對這樣一支不怕死、不服輸的敵軍,是極其令人絕望的。
上甘嶺戰役無疑是中韓兩國戰爭記憶中的重要部份,但兩國對這段歷史的書寫卻截然不同。對於中國來說,上甘嶺象征著英勇、堅韌和勝利。
誌願軍在戰鬥中的表現,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中國人民頑強鬥爭、不屈不撓的象征。而對於南韓來說,這場戰役則更多地意味著恐懼和無奈,是一種「無法撼動」的力量對比的現實體現。
南韓版的上甘嶺敘述中,誌願軍的頑強守勢和夜襲反擊,被描述成無休止的折磨,讓南韓軍隊陷入了持續的恐慌之中。
正因為如此,誌願軍的戰術和士氣在南韓的歷史敘述中,被逐漸「妖魔化」,成為一種非人性化的「獸性」表現。而這種描述,更多地反映了南韓軍人面對強大敵手時的無力感和對勝利渺茫的絕望。
這種記憶的沖突,不僅存在於歷史書中,也深刻影響了中韓兩國的民眾對這段歷史的認知。對中國人來說,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偉大勝利中的一環,是誌願軍精神的象征。
而對南韓民眾而言,這場戰役的記憶卻始終伴隨著血腥和恐懼,是對他們自身戰鬥力不足的一種隱喻和反思。
結語
在上甘嶺的戰火中,誰是英雄,誰又是野獸?或許答案取決於你站在什麽立場上。對於中國人民來說,誌願軍的每一名戰士都是英雄,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防線;
而對於南韓士兵來說,誌願軍卻像是地獄中爬出來的惡魔,冷酷無情地向他們發動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不同的敘述,不同的視角,構成了中韓兩國對這段歷史的不同理解。
然而,無論是英雄還是「野獸」,那些在戰火中逝去的生命,都是這場戰爭的犧牲者。戰爭的殘酷,不僅在於戰鬥的激烈,還在於它給兩國人民心中留下的創傷和記憶的鴻溝。
對於這段歷史,我們需要以更加客觀、更加公正的態度去理解,去尊重每一個為自己的國家和信仰而戰鬥的人們。希望在未來,中韓兩國能夠在歷史的互相理解中,邁向更加和平的共處之路。
參考資料:
走近上甘嶺,走近硝煙深處 澎湃新聞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