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蔣介石起家老本—國民黨「五大王牌軍」誕生、巔峰、覆滅始末

2024-02-11軍事

導讀

蔣介石的五大王牌軍指的是國民黨軍中戰鬥力最強、裝備最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新編第一軍、新編第六軍、第五軍、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和第十八軍。這些軍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是蔣介石集團內嫡系中的嫡系部隊。

首先,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這五大王牌軍的基本情況:

新編第一軍:又稱為「天下第一軍」,由國民革命軍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組成。在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下令中國遠征軍組建新一軍。新一軍裝備水平高,多為美式裝備,被稱為國民黨王牌軍隊。然而,新一軍在解放戰爭中表現不佳,特別是在1948年遼沈戰役中,幾乎被全殲。

新編第六軍:它是由新編第一軍獨立出來的,可以說是新一軍的孿生兄弟。新六軍的骨幹班底來自新二十二師。與新一軍一樣,新六軍也裝備上了美式裝備,並在印度接受了一年多的訓練。新六軍在東北野戰軍的圍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一支強大的軍隊。然而,在1948年遼沈戰役中,新六軍也被東北野戰軍全殲。

第五軍:又稱為「鐵馬雄師」,是國民黨軍隊中最早建立的機械化部隊之一。第五軍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色,與日本精銳部隊多次交戰並獲得勝利。然而,在解放戰爭中,第五軍也遭遇到了失敗。在1948年淮海戰役中,解放軍將其包圍在陳官莊附近,最終大部份被殲滅。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這支軍隊組建於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由第51師和第58師整編而成。第七十四軍是在國民黨軍中享有很高聲望的部隊,被譽為「蔣家禦林軍」。然而,同樣在1948年淮海戰役中,第七十四軍也遭遇到失敗,被解放軍擊潰。

第十八軍:第十八軍可以說是陳誠的起家部隊,成立於1930年8月。在軍閥混戰、國共內戰和抗日戰爭中,第十八軍屢立戰功,是國民黨軍隊中歷史最悠久、戰功最顯赫的部隊之一。然而,同樣在解放戰爭中,第十八軍也沒有幸免,最終被解放軍殲滅。

國民黨「五大王牌軍」

第74軍,又稱「抗日鐵軍」。

該軍在1937年組建於浙江,俞濟時任軍長,繼任軍長有王耀武、施中城、張靈甫。

第74軍組建後不久,就參加了淞滬會戰,首戰便威震淞滬。

該軍最牛的地方:在抗戰中,幾乎參加了所有正面戰場的重大戰役,並取得許多重大勝利。

最牛的是德安戰役(又稱萬家嶺戰役)、上高戰役、常德戰役。

1938年的德安戰役中,第74軍幾乎全殲日軍106師團17000余人。

1941年5月,繼任軍長王耀武指揮第74軍參加江西上高會戰,擊斃日軍第34師團巖永少將指揮官,共斃傷日軍15000人,並擊落敵機一架,被譽為「開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

國民政府特地頒給飛虎旗一面,這是軍中的最高旗幟,以示表彰。

第74軍從此獲得「抗日鐵軍」美譽。

1945年,第74軍被空運到南京,接受日軍投降,並擔任南京守備,成了「禦林軍」。

後改編為整編74師,師長為張靈甫。

1947年,孟良崮戰役中,全軍覆沒。

新1軍和新6軍,揚名海外的兩支勁旅。

1943年初,中國駐印軍隊改編為新1軍,鄭洞國任新1軍軍長。

1944年秋,入緬作戰的中國軍隊休整擴編,成立兩個軍:新1軍和新6軍。

孫立人任新1軍軍長,廖耀湘任新6軍軍長。

至此,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軍」全部誕生。

新1軍和新6軍經過在國外兩年的輾轉奮戰,已經變成兩支能征善戰的主力軍。

然而,自從這兩支軍隊被調到東北戰場後,幾無建樹。

1948年,在遼沈戰役中,新1軍和新6軍全軍覆沒。

第18軍,又被稱作「種子軍」,因為該軍建制早、變化多,從該軍進進出出的師旅很多。

此軍是陳誠的心血。中原大戰後,陳誠因戰功升為第18軍軍長。

陳誠之後,繼任的軍長有羅卓英、黃維、彭善、方天、羅廣文、胡璉、楊伯濤。

陳誠是蔣介石親信中的親信,因此第18軍非常當紅,裝備是國民黨軍隊中最先進的。

第十八軍也爭氣,能征善戰。曾駐守重鎮廣州、後又參加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中,第18軍四次血戰羅店,拼的雙方都傷亡慘重,從此第18軍名震天下。

第18軍的巔峰是石牌要塞保衛戰。

石牌要塞,被重慶政府比作「中國的史太林格勒」。一旦遺失,重慶危矣。

日軍7個精銳師團,多達10萬兵力、上百架飛機,攻擊石牌要塞。

第18軍的任務是阻敵於石牌要塞,以保衛重慶。

最終獲得鄂西大捷,確保了陪都重慶的安全。

除淞滬會戰、石牌要塞保衛戰之外,第18軍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棗宜會戰、常德會戰、雪峰山會戰等許多重大戰役,戰功赫赫。

到1944年,第18軍全部更換為美式裝備,配有美國教官,實施美式的訓練和作戰方針,戰鬥力又提高一個層次。

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

1949年,第18軍重建,然而時過境遷,此18軍已非彼18軍了。

第5軍,又稱「鋼軍」,因為第5軍是國民黨最早的機械化兵團(前身為陸軍裝甲兵團)。1936年,蔣介石的直接過問下,在南京成立了陸軍交輜學校。

1937年,在交輜學校基礎上建成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任團長。

此裝甲兵團也參加了淞滬會戰。

1938年,裝甲兵團撤到湖南湘潭,擴編為新編第11軍。

1939年,番號又改為第5軍,杜聿明任軍長。

第5軍的巔峰是昆侖關大捷。

1939年,成立不久的第5軍,奉命打通西南的交通線。全軍向駐守在昆侖關的日軍主動發起攻擊,本次戰鬥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阪垣征四郎所部的第5師團,殲敵4千余人。成為第5軍歷史上的最輝煌時刻。

1942年,第5軍和第6軍、第66軍組成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開赴緬甸對日作戰。

在中國遠征軍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1943年,第5軍擴編成第5集團軍,邱清泉接任軍長。同年,該軍開始接受美式裝備。

1949年初,第5軍在淮海戰役中被滅。

第5軍是蔣介石的最後一個「王牌軍」。

總結

蔣介石起家的老本,就是他領導的國民黨及其軍隊。國民黨「五大王牌軍」是國民黨軍隊中的精銳力量,它們的成立、巔峰和覆滅,都反映了國民黨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曲折命運。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成立:1925年,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在廣州成立,蔣介石任軍長。

巔峰: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在北伐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推翻北洋政府的的主力軍。

覆滅:1949年,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在渡江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殲滅。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成立: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廣州成立,陳濟棠任軍長。

巔峰:1927年,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鐵軍」。

覆滅:1949年,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廣西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殲滅。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成立: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在廣州成立,李宗仁任軍長。

巔峰:1930年,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在中原大戰中取得了勝利,成為國民黨軍隊中的佼佼者。

覆滅:1949年,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在廣西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殲滅。

國民革命軍第十軍

成立: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在廣州成立,唐生智任軍長。

巔峰:1932年,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在淞滬會戰中表現出色,被譽為「淞滬之虎」。

覆滅:1949年,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在渡江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殲滅。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成立: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在上海成立,張治中任軍長。

巔峰:1937年,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台兒莊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覆滅:1949年,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在渡江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殲滅。

這五大王牌軍的成立、巔峰和覆滅,都和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事件緊密相連,反映了國民黨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曲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