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國從俄羅斯訂購的首批蘇-27戰鬥機,正在飛行途中。
這批世界頂尖戰鬥機從俄羅斯德日達空軍基地起飛,目標是中國蕪湖機場。
按計劃,戰機將穿越蒙古領空,直接降落在中國。
然而,當機隊進入蒙古空域時,意外突然降臨。
飛行員們收到了一則無線電警告:「立即離境,否則開火!」咋回事?
蘇-27戰鬥機批次生產
1984年,蘇-27戰鬥機批次制造拉開了蘇聯航空工業新篇章。
這款戰鬥機采用了劃時代的翼身融合設計,結合了先進的正常式氣動布局,使其成為當時世界航空技術的前沿。
設計師們巧妙地將上單翼與雙垂尾結合,配備了兩台遠間距懸掛式發動機,這種布局在高迎角機動中表現出色,大大增強了飛機的操縱效能。
蘇-27的機身長而窄,翼身融合的設計不僅最佳化了氣動效能,還提供了更大的內部燃油儲存空間,顯著增加了作戰半徑。
這種設計使得蘇-27可以在復雜的空戰環境中快速機動,有效執行各種空中戰術任務。
機翼的設計也充分考慮了多功能性,配備了多點外掛,能夠攜帶多種導彈和炸彈,適應不同的作戰需求。
生產線上,一架架蘇-27逐漸成形。首先是機體的大型部件——機身和機翼的裝配,然後是精密部件如發動機的安裝,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極其精確的操作,確保每一架飛機都達到設計的最高標準。
測試飛行員在出廠前對每架蘇-27進行嚴格的飛行測試,確保其效能符合規定的軍用標準。
這些測試中,飛行員會將飛機推至設計極限,執行復雜的機動動作,如升空、俯沖、翻滾等,測試其在極端條件下的穩定性。
1985年,蘇-27戰鬥機正式服役,其卓越作戰能力迅速被蘇聯空軍所認可。
為了最大化其作戰效率,蘇聯空軍領導層決定在這款戰鬥機上加裝最新的通訊器材,並引入了協同作戰控制系統。
這些控制系統的升級主要包括加強機載雷達的數據連結功能,使得蘇-27能夠即時接收和發送戰場資訊到其他飛機以及地面指揮中心。
透過這種先進的網絡化作戰能力,蘇-27的戰鬥機群能夠在空中迅速形成有效的攻防一體化戰鬥編隊,有效地執行復雜的空中戰術和任務。
到了冷戰末期,這些技術的引入使得蘇-27在多項國際空軍演習中表現出色,證實了其作為一種先進多角色戰鬥機的強大潛力。
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將蘇-27定位為展示其軍事實力的核心裝備,同時也作為對外軍售的主力產品。
1990年代初,俄羅斯開始積極推廣蘇-27戰鬥機的國際銷售。
蘇霍伊公司作為蘇-27的生產商,在這一時期透過與多國簽訂出口和生產特許合約,大力推廣蘇-27的銷售。
合約不僅包括戰機本身的銷售,還涵蓋了技術轉讓、生產線建設以及後續的維護和升級服務。
這種策略極大地擴充套件了蘇-27及其衍生型號的市場影響力。
不少國家,特別是那些希望更新其空軍戰鬥機隊伍的國家,對蘇-27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中俄軍事合作
1991年,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軍事合作合約。
根據合約,俄羅斯承諾向中國出口24架蘇-27系列戰鬥機,其中包括18架單座型的蘇-27SK戰鬥機和6架雙座型的蘇-27UBK教練機。
在所有24架戰鬥機交付之前,按照合約約定,兩架蘇-27UBK率先抵達中國。
這批戰機是首批在中國落戶的側衛系列戰鬥機,也是中國空軍第一次接觸到如此先進的航空技術。
根據中俄雙方的協定,蘇-27戰鬥機的交付方式頗為獨特。
為了展示蘇-27的遠端飛行能力,同時減少運輸過程中的中轉復雜性,雙方決定采用直接飛行的方式,戰機從俄羅斯境內起飛,途經多國領空,最終直接降落在中國蕪湖。
1992年,首批10架專供中國的蘇-27戰鬥機在俄羅斯的德日達空軍基地起飛。
基地地理位置優越,靠近俄羅斯與蒙古的邊界,是最適合飛往中國的起飛點。然而,起飛不久後,事情就出現了意外。
剛飛行不到一個小時,機隊突然返航。
原來,當機隊飛入蒙古領空時,蒙古方面突然發出緊急警告,要求蘇-27戰機立即離開其領空,否則將采取武力措施,甚至可能面臨被擊落的風險。
這讓俄羅斯飛行員們相當憤怒。
過去,在蘇聯時期,蒙古作為蘇聯的「衛星國」,蘇聯軍機進入蒙古領空從來不需要任何通報,更別提需要特許了。
可蘇聯解體後,蒙古逐漸加強了對其領空的控制,開始實行更嚴格的空中管制,這對俄羅斯飛行員來說是個不小的沖擊。
畢竟,過去的特權在這時候似乎已經消失。
當時在現場的中方人員見狀,也沒有多說,只是調侃了幾句:「小兄弟現在不聽大哥的招呼了。」
雖然中方這麽說,但也明白事態的復雜性,畢竟現在是獨立的蒙古國,而不是以前那個必須聽從蘇聯指揮的國家。
接下來,俄羅斯方面立即與蒙古政府展開緊急磋商,試圖解決這一突發情況。
雙方經過一番拉鋸式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協定: 俄羅斯同意支付20萬美元作為「過路費」,以換取蒙古政府開放領空,允許蘇-27戰鬥機繼續飛行 。
這筆費用在當時並不算特別高昂,終於解決了一個棘手問題。
達成協定後,機隊重新起飛,這次沒有再遇到阻礙。
蘇-27戰鬥機迅速飛越蒙古領空,朝著中國的方向前進。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則展現了俄羅斯飛行員的另一種風格。
盡管起飛前俄羅斯國防部特別指示飛行員嚴格按照計劃飛行,保持穩定的速度,確保按時抵達中國目的地,但這些老練的飛行員們在實際操作中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冒險」精神。
當飛機進入中國領空時,由於蘇-27強大的動力系統和飛行員高超的操控技巧,機隊提前了幾個小時抵達了預定的降落地點——蕪湖機場。
原定的飛行計劃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時間表,然而飛行員們卻憑借豐富的飛行經驗,在途中大膽加速,這使得他們比預定時間早了幾個小時到達。
機場塔台原本還在按計劃進行常規工作,並沒有為蘇-27戰鬥機的提前降臨做好準備。當俄羅斯機隊出現在蕪湖機場上空時,地面塔台並沒有立即給出降落指令。
這時,俄方飛行員們在空中保持盤旋等待的狀態,但他們並沒有太多的耐心等待地面的進一步安排。
就在此時,早已在蕪湖機場等候多時的俄方地勤人員突然采取了一個大膽的行動。
他們果斷接過塔台的通話器材,開始直接與空中的飛行員聯系,指揮他們進行降落。
俄羅斯飛行員迅速響應地面指令,按照俄方地勤的指揮,依次開始降落。
很快,10架蘇-27戰鬥機整齊地降落在蕪湖機場的跑道上。
整個過程看似混亂,但在俄方的協調下顯得十分流暢。
蘇-27戰機在地面轟鳴著滑行,最終安全停靠在指定的位置,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中國決定自行組裝生產
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蘇-27戰鬥機後,開始自行組裝生產這一型號,並命名為殲-11(代號:J-11)。
殲-11的早期版本基本保持了蘇-27的原始設計和效能,雖然在氣動布局和動力方面與蘇-27相似,但在武器系統的適應力上存在明顯不足。
無論是殲-11還是其改進版本殲-11A,都無法整合中國國產的武器系統,這導致其在訓練和戰備過程中不得不依賴從俄羅斯進口的彈藥和相關器材來維持使用。
隨著對蘇-27戰鬥機技術的逐漸掌握,中國航空工業決定在此基礎上進行國產化的逆向工程研制工作。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601所承擔了這一任務,針對蘇-27的原始設計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逐步開展國產化改進。
為了解決早期版本中無法使用中國武器系統的問題,設計團隊開始為殲-11系列匯入全新的中國國產航電系統以及武器控制系統。
相比早期的殲-11和殲-11A,殲-11B配備了先進的國產航電系統、全玻璃化座艙,並簡化了飛行員的操作步驟。
這一改進使得飛行員在戰鬥中能夠更迅速地響應指令,並減少操作負擔。
此外,殲-11B還換裝了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雷達系統,具備了更加精準的探測和釘選能力。
新的電傳操控系統進一步提升了戰機的操控效能,使得殲-11B在空中戰術執行中的靈活性和作戰效率顯著提高。
在具備強大空中機動能力的同時,殲-11B的國產航電系統進一步增強了其資訊化作戰能力。
這使得殲-11B能夠與中國空軍現有的其他武器平台更好地協同作戰,適應現代化的網絡中心戰需求。
參考資料:王寶仁 蘇-27飛機結構工藝淺析 航空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