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韓戰剛爆發,麥克阿瑟就設計好了仁川登陸?別吹了,沒那麽神

2024-08-30軍事

作者:六朝何事

仁川登陸,是麥克阿瑟軍教生涯的高光時刻。這個登陸計劃,是什麽時候設想出來的,又經過哪些轉變,實際戰況與預想是一樣的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仔細梳理歷史資料,結合戰場形勢圖,來一番史海鉤沈吧。

本文較長,分三次釋出;此為第一節。請耐心閱讀,共同探討。

一、美軍兵力及登陸設想

關於麥克阿瑟(1944年12月18日晉升五星上將)產生登陸作戰想法的具體時間和過程,不同史料說法略有不同。

日方資料采用了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的說法(筆者個人感覺日方對於麥克阿瑟的敘述偏向正面),認為其在6月29日,也就是漢城被人民軍攻占的次日,視察漢江前線的時候就產生了登陸作戰這個說法。日方資料進一步提到,6月30日夜,麥克阿瑟提出作戰方針是:「首先阻止北韓軍隊的南進,然後在仁川附近登陸,切斷其補給線,南北策應,一舉將其擊破」。

【美陸軍戰史】雖然提到了麥克阿瑟去視察,以及他要讓美軍地面部隊參戰,但是沒有提及關於登陸的設想(參見原書第4章)。

在涉及仁川登陸那一章(原書第25章),【美陸軍戰史】先評論到麥克阿瑟想到登陸是非常自然和可以預測到的,然後提及說7月初麥克阿瑟讓其參謀長阿爾蒙德少將開始考慮登陸作戰,旨在突擊人民軍的交通樞紐漢城。在7月4號美國遠東司令部召開的會議上,設想由駐屯日本關東地區的騎1師來完成,預定於7月22日實施,代號為「藍心計劃」。

對比之下,兩本出版物對於麥克阿瑟的基本態度就明顯了起來:日方著作團隊更偏向正面,而【美陸軍戰史】作者阿普爾曼更中性。但無論是哪個時間點,登陸設想提出的確很早。那麽,這裏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是不是麥克阿瑟此時設想的就是一個類似於後來實際發生的登陸呢?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意識到登陸作戰是更大的作戰計劃的一部份。根據日方資料描述的作戰方針,可以看出麥克阿瑟的基本設想就是砧錘戰術(或錘砧戰術):阻止北韓人民軍南進形成砧,然後美軍在後方登陸作為錘。

【註:【美陸軍戰史】(第58頁)援引時任第10軍參謀長拉夫那(Ruffner)少將在1950年8月23日的簡報會上的描述,認為在仁川登陸的美10軍是砧,而第8集團軍是錘。筆者認為這是從最後的相對運動關系來認定第8集團軍是錘。但在筆者看來,砧的一個重要判定標準是抗住對手,給錘創造側擊或者背擊的機會。錘既有可能直接砸在了砧所面對的對手身上,也有可能是打擊了對手後方的要點(如指揮機關、交通要道或補給點等)。但在引起對手崩潰之後的追擊戰中,無論是錘或者砧,只要機動性允許,都是要追擊敵軍的。因此,筆者並不認同拉夫那的這個解讀。】

或者說,這是一個「以正和,以奇勝」具體套用:阻止人民軍是正,而登陸作戰是奇。

形成一個正面的穩定戰線是實行登陸作戰的前提,否則登陸部隊將要承受最大的壓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推斷麥克阿瑟所設想的局面就應該從他計劃在哪裏穩定戰線來著手。

我們先來看看麥克阿瑟手裏能夠呼叫的兵力有多少。根據【美陸軍戰史】記載(原書第5章),韓戰爆發時,美國陸軍地面彈頭隊共有10個師,1個歐洲保安隊(相當於1個師)和9個獨立的團級戰鬥群(筆者註:由步兵團加強支援部隊組成)組成,編制是63萬,而實際兵力為59萬2千人。

根據【美陸軍戰史】的另一卷 Policy and Direction: The First Year 第三章,這其中36萬人在美國。在海外部隊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遠東,有10萬8500人,歐洲有9萬4300人。除了駐紮在歐洲的師外,都不滿編制,每個步兵團只有兩個而不是三個營,支援兵種也都缺編。駐紮在日本4個師實際兵力如下:步7師12907人,步24師12197人,步25師15018人,騎1師12340人(參見英文版第5章註腳2)。

裝備方面,他們都沒有配足戰時應裝備的57毫米和75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及4.2英寸迫擊炮。師屬坦克部隊只有M-24輕型坦克,在重火力方面嚴重不足。太平洋地區還有在夏威夷的第5團級戰鬥群,以及在沖繩的第29團。

評註1.1: 這裏簡單說幾句步兵的編制。筆者沒有查到韓戰爆發時的美軍使用的師級編制表(下一章有團級的表),但是日方資料(參見原書第1卷第3章第2節)顯示,此時美軍步兵師的編制是17003人,但不知出於何處。美陸軍戰史提到這四個師平均起來只有額定編制70%左右的人員。根據這個資訊反算一下,此時的編制可能是有18700多人,不過這個誤差可能比較大。此外,筆者找到了1950年11月份陸軍部下達的新步兵師編制表(T/O & E 7-N, 29 November 1950),顯示步兵師滿員狀態共計18855人。無論是哪個數據,滿編人數都在一萬七八千左右,而二戰中美軍步兵師人員似乎是一萬四千多人。

在1950年11月釋出的其他編制表中,步兵團、營和連的滿員狀態分別有3781、919和211人。也就是說,一個步兵師的27個步兵連,滿員時共計5697人。這也是為什麽有說法是部隊戰鬥減員30%時,可視為喪失戰鬥力。其實說的是如果一個師的這27個步兵連都打光了,那剩下的支援部隊是沒辦法進行有效戰鬥的。但是,這並不是說一個步兵連、營甚至團遭受30%傷亡的時候,就喪失戰鬥力了。

在這些部隊中,麥克阿瑟在6月30日選中了距離北韓半島最近的駐屯在日本九州附近的步24師,同時準備空降一支小分隊與人民軍作戰。

步24師師長迪恩(Dean)少將從步21團組織了一支大約440人的隊伍,由卓思-史密斯(Charles B. Smith)中校帶隊。史密斯特遣隊7月1日飛抵釜山,次日乘火車到達大田(Taejon),當時為美軍在北韓半島的前進指揮部所在地,並於7月4日在烏山(Osan)以北約5公裏處構築好防禦陣地。

在此期間,步24師經過補充(多為從其他三個師抽調人員)後達到了15965人,擁有4773輛各式車輛。步34團在7月1日夜間離開佐世保,次日晚到達釜山。7月5日晨5時許,該團1營抵達平澤(Pyongtaek)。同日,3營準備開赴平澤東約16公裏的安城(Ansong)。而步21團的其他部隊於7月3日在佐世保上船,次日清晨抵達釜山。

圖1.1:人民軍渡過漢江(根據美陸軍戰史圖1繪制)

二、北韓方面兵力布置

在北韓人民軍方面(參見圖1.1),占領漢城後立即發起了第二次戰役,即漢江戰役(參見【抗美援朝戰爭史】第1卷77頁)。部隊7月1日起渡過漢江,經過兩天占領漢城的工業郊區永登浦(Yongdungpo)。

在7月4日早晨,人民軍的第3、4師團開始南下,中午到達安養裏(Anyang-ni)。當天午夜,人民軍第4師團已經占領了水原(Suwon,距離永登浦接近30公裏)。人民軍在4日這一天的推進距離,雖然比不上誌願軍的那些經典的戰例,但是應該也是超過一般狀態下的步兵行軍速度了。

另外,按照日方資料,人民軍步兵師團滿員為11000人(參見原書第1卷第1章),比美軍師小得多。

評註1.2: 關於一般狀態下的步兵行軍速度,筆者查到解放戰爭期間國共雙方的如下資料。

【國共爭戰大東北】第697至698頁講到中共東北局在1947年4月開會研究南下作戰時,提到這樣一段內容:「認為從農安附近向東南前進,約需8天至10天時間,即能到達目的地……此次行軍則最多不過四五百裏。」根據這個數據計算,計劃中平均每天行軍速度是50華裏,也就是25公裏。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解放戰爭史(第二卷)】第24頁提到:「國民黨軍對於解放軍的夜戰,歷來視為畏途,成為其軍事行動的重大威脅。為此,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陳誠在全面內戰爆發初期,就要求野戰部隊‘前進時應作廣正面之搜尋,每日行程不得過五十華裏,下午三時以前必須停止行動,並即行構築工事,構成火網,以備夜戰’。」由此推斷,國民黨軍隊行軍速度也是每天25公裏。

此外,筆者還查閱到1952年軍事學院出版的【敵情研究資料之三——美軍編制裝備與戰術】,在介紹美步兵團的時候,詳細介紹了其行軍速度,摘錄如下。

美軍部隊的運動,區分為行軍與輸送兩大類。行軍又分為徒步行軍和摩托化行軍兩種。本項僅就其步兵團的徒步行軍及摩托化行軍,簡要說明之。

徒步行軍依其性質分為常行軍、急行軍和強行軍三種:常行軍每日行軍八小時,行程 24—32公裏(15—20英裏)。急行軍系在短時間及短距離內,作高速度的行軍。強行軍是增加每日行軍的時間,而不是增加每小時行軍的速度,其最大限度的行程為:每小時內行56公裏(35英裏),每48小時內行96公裏(60英裏),每72小時內行133公裏(83英裏)。

摩托化行軍時,如為密集縱隊,則每小時速度為16公裏(10英裏),如系疏散縱隊,則每小時速度為24公裏(16英裏)。超此速度的輸送,只限於短距離的行軍。

美國【美陸軍戰史】第二卷還給出了紅軍長征的行軍速度(第750頁):在實際行軍的235天和18夜中,平均每天行進約38.6公裏(24英裏)。在第770頁,阿普爾曼還描述了誌願軍一個師的行軍:每晚19點至3天行軍約29公裏(18英裏),一共持續了18天,到達在北韓的集結區域。

在4日這一天,史密斯先遣隊已經在烏山開始構築陣地,而步34團也在從釜山乘火車北上平澤-安城一線的途中。這樣,在7月4日麥克阿瑟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他所知的資訊很有可能只是人民軍剛在前一日攻占永登浦,而自己的先遣隊也到達了烏山附近。那麽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麥克阿瑟設想在永登浦到大田的某一處抵擋住人民軍的攻勢。

【抗美援朝戰爭史】第1卷對此的判斷是(第78頁):

麥克阿瑟的意圖是:盡速增加在北韓的美軍部隊,並逐次投入戰鬥,透過美國軍隊參戰,制造聲勢,使南韓軍隊恢復信心,同時也使北韓人民軍停止進攻,進而穩住陣腳,在水原一線建立穩固的防線,待美軍地面部隊全部集結完畢後,實施反攻。

【美陸軍戰史】第7章說到步24師師長迪安十分重視平澤-安城一線,這裏是半島西部相對較窄的一部份,而這兩地控制了黃海和中央山脈之間的兩條公路。安城東面有群山環繞,保護了右翼。而平澤如果失守,那麽因為半島在其南面拓寬了幾十公裏,沿公路抵抗的話,容易遭到側擊(參見圖1.2)。

盡管設防的美軍兵力很少,但是日方資料中顯示,美軍當時估計人民軍為「東洋土匪」、「一見到美軍影子就逃」。而【美陸軍戰史】第11章第4節說到:「起初,麥克阿瑟和遠東司令部的參謀們以為,有步24師和25師的支援,南韓的軍隊應該能夠組織人民軍的進攻。基於這種設想,最初的計劃安排了第三個美軍師(即騎1師)在敵軍後方登陸。」所以,美軍上上下下在頭腦中是十分自信,甚至自大的(下文提到的另一些美方資料也能證明這一點)。

圖1.2:漢城-大田區域

三、現實的仁川登陸超出麥克阿瑟預期

基於這些資訊,我們有理由猜測,美軍最理想的結果是把戰線穩定在水原或烏山一帶,次之是在平澤-安城一帶,最差的設想可能也是在大田外圍的公州-清州一線(這其實是7月13日的戰線,參見圖1.3)。

基於這樣的推測,那麽在這個設想中的仁川登陸最多就是在敵後50到100公裏左右的迂回行動。至少在戲劇性程度上,這是遠遜於實際發生的仁川登陸的(仁川至大邱的直線距離大約是250公裏)。

另外,這個時候在仁川(Inchon)附近登陸的話,人民軍部隊不像後來那樣都在釜山前線,即便沒有第一時間阻止登陸,也容易調動部隊阻擊美軍。也就是說,即便此時美軍能夠成功地在仁川登陸,面臨的後續困難是比歷史上實際發生的要大得多,那麽能夠取得的成果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史密斯特遣隊在7月5日戰鬥了整個上午和中午,最終寡不敵眾(他們碰到的是人民軍4師團的16和18兩個聯隊),於下午2時30分左右開始撤退。根據【美陸軍戰史】第9章的內容,麥克阿瑟這一天開始向參謀長聯席會議請求支援。此時他請求的增援中的地面部隊包括:步2師,空降82師的一個團戰鬥群,艦載陸戰隊的一個團戰鬥群和直屬隊,以及特種工兵2旅。

7月6日,兵力更充足的步34團1營在平澤還沒有堅持到上午10時,就向天安撤退了。就這樣,迪安少將心心念的平澤-安城防線在幾個小時內就灰飛煙滅了,也難怪他第二天就解除了步34團團長拉夫列斯(Lovless)的職務。相應地,3營也從安城撤到天安。

這一天,參聯會要求麥克阿瑟匯報他一共需要多少兵力即可把人民軍逐出南韓。

此日,人民軍在中路也挺進到銀城、忠州以北和堤川東南一線;東海岸的人民軍也挺進到寧越和三陟以南地區,勝利結束了第二次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史】第1卷第78頁)。同時,人民軍前線司令部決定立即發起第三次戰役(又稱大田戰役)。鑒於人民軍形成了平推的狀況,金日成要求「部隊必須采取一切方式,迂回插入敵軍後方」(第80頁)。

7月7日,麥克阿瑟答復參聯會,他需要四個到四個半的滿員步兵師等部隊。他又說:3萬名援軍就能使他在北韓充分發揮作用又不致於影響日本的安全。

筆者對這一段資訊有些困惑,因為根據前面的編制分析,四個滿員步兵師可能有7萬多人,遠多於3萬援軍。如果這3萬援軍包括要補充給駐屯日本的四個師,另外再加上步2師,感覺有點少。

7月7日夜間,人民軍第16和18聯隊,在105裝甲師團的一些坦克分隊支援下,開始攻擊天安。

戰至7月8日晨8時許,美軍步34團新任團長馬丁(Martin)上校陣亡。當日下午,一份收容點的數碼表明,步34團3營一共有175人從天安逃了出來。8日早晨8點,步24師師長迪安少將發急電請求迅速空運105毫米高爆反坦克炮彈,還要求從美國空運3.5英寸的火箭筒。他還說:「我深信,我們低估了人民軍、人民軍戰士及其訓練狀況和裝備質素。」

同日,麥克阿瑟也向陸軍部請求批準擴充在遠東的步兵師到齊裝滿員(19日得到批準)。迪安師長電文表明,他幾天前的認識是他的部隊可以輕易地擋住人民軍。

7月9日,人民軍進至全義,並於10日上午擊破了步21團1營A連和D連在全義以南的阻擊陣地。就這樣,從7月4日起,人民軍一路高歌猛進,接連擊破美軍組織的4處阻擊陣地,向南推進了100余公裏。麥克阿瑟的鐵砧完全沒有準備好,因此這鐵錘也就沒有辦法砸下去。

四、麥克阿瑟被迫終止「藍心計劃」

7月10日,麥克阿瑟正式取消了「藍心計劃」,並於12日將騎1師改為在釜山東北約13公裏的近日灣登陸。

筆者淺見,一般讓參謀長來牽頭策劃的軍事行動,應該是優先級別很高的。如果這個推測成立,那麽麥克阿瑟在7月初應該對藍心計劃期待非常高。從當時預定的7月22行動來看,說不定麥克阿瑟想的是25日兵臨漢城,28日攻占漢城呢。換句話說,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但是麥克阿瑟心裏可能想的是戰爭開始後一個月左右就將其結束。但是,由於麥克阿瑟過於低估人民軍的戰鬥力,使得其計劃中「鐵砧」的部份嚴重不足,最後破產。總而言之,在筆者看來,藍心行動的出台,並不能證明麥克阿瑟指揮水平的高超和戰略思想的超前。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美方資料中都沒有提到遠東司令部在這一時期還有除了藍心計劃之外的其他行動預案。這有可能是戰史作者忽略了,但更有可能是當時就沒有做其他預案。這一點可以佐證當時美軍認為戰線可以維持在距離漢城比較近的地方,因為只有這樣,才只有仁川登陸一個可考慮方案。

(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六朝何事,「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