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工業垃圾,醜出天際。極易走火,糟糕至極——二戰日本九四式手槍

2024-02-28軍事

九四式手槍由日本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KijirōNambu)於1929年設計。當時他已經從日本陸軍退役,為了滿足甲方要求、加快設計進度,他就在自己設計的一款民用自衛手槍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推出了這款新槍。

下圖,南部麒次郎

該槍研制初衷是作為日軍南部十四式手槍的補充,主要是為戰車乘員、汽車兵、飛行員等非直接戰鬥人員研發一種自衛手槍。

下圖,九四式手槍設計圖示

日軍對南部十四式手槍的效能還算比較滿意,不過南部十四式太大了,不適宜作為自衛手槍。與大家的傳統印象不同,南部十四式不是一支「小手槍」,而是一種戰鬥手槍。南部十四式長23厘米,比美制M1911A1手槍還長2厘米。而且重0.86公斤, 可謂又大又重。

下圖,南部十四式手槍 早期型

下圖,南部十四式手槍 後期型,或者叫「北滿型」。扳機護圈加大,寒冷天氣戴上手套也可以射擊。

下圖,M1911A1手槍

新手槍完成設計後,日本以其生產年份(日本神武紀年2594年)命名為「九四式手槍」。

下圖,九四式手槍

該槍和南部十四式手槍一樣,使用8x22毫米子彈,彈匣容彈量6發。這種手槍彈於1904年裝備日軍,作為日軍手槍和衝鋒槍的標準彈藥一直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種子彈的優點是後坐力小,缺點則是殺傷力嚴重不足。

下圖,8x22毫米子彈

下圖,九四式手槍和8x22毫米子彈

雖然日軍準備量產九四式手槍,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只生產了約71000支,多裝備給坦克乘員和傘兵。

早期型九四式手槍加工比較精細,而後期型進行了各種簡化,看上去簡直就是粗制濫造。

下圖,早期型九四式手槍,加工精細

下圖,後期型九四式手槍,握把貼片直接改為兩個木片。有些西方收藏家吐槽說:就像是從貨架托盤上劈下來的木頭。

九四式手槍除了醜之外,人機工效也非常糟糕。比如:握把從上到下逐漸變細。這就是說,如果你用力握緊手槍握把,那麽槍就會逐漸從你的手掌中被擠出去,握持時相當不舒服。

下圖,九四式手槍的握把

此外,九四式手槍有一個重大設計缺陷:就是槍即便關上了保險,如果按壓槍身左側一個露出的擊槌固定器,那麽槍還是會打響。對於如此重大的失誤,南部麒次郎輕描淡寫地評價說:此槍無甚特點,較為平庸。[捂臉]

對此,日軍嚴格規定在非使用狀態時,手槍不能裝彈、上膛。

下圖,九四式手槍操作說明書

不過,在日本投降後,很多九四式手槍被盟軍繳獲。而盟軍士兵對這種手槍及其缺點很不熟悉,於是各種走火事故就層出不窮了,這使得九四式手槍獲得了「自殺專用」「垃圾」的綽號。

後期型九四式手槍的做工極其粗糙,遍布各種尖銳凸起和毛刺,手感奇差。參見下圖

出人意料的是,日軍對九四式手槍的評價倒是頗高:從使用效能上來說,該槍後坐力小,射擊精確。尤其是對不經常使用輕武器射擊的兵種如裝甲兵、汽車兵來說,九四式手槍的射擊指向性較好,正選命中率較高。

下圖,裝備九四式手槍的日軍

個人覺得,九四式手槍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如果把九四式手槍和南部十四式手槍擺在一起,那麽即使是臭名昭著的「王八盒子」似乎也變得俊秀起來了……[呲牙]

下2圖,二者對比

關於二戰日軍輕武器,請參見我的其他文章:

【幸虧沒采用,不然1945年繳獲後肯定遺患無窮:奇葩的一式衝鋒槍】

【名稱「二」,效能也「二」,竟還被「國府」仿制:「二」式衝鋒槍】

【殲敵三人,自損五十。機関短銃,還有刺刀:「百」式衝鋒槍及戰例】

【開始不受重視,挨揍後才想起來生產——日本二戰的四式半自動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