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三大訊息:外交部發聲哀悼;拜登萬沒料到;印度正式下令撤軍

2024-02-28軍事

最近國際上發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

據光明網報道,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近日逝世,享年88歲。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對小澤征爾先生逝世表示哀悼,期待兩國有識之士和廣大民眾繼續關註支持中日關系發展。毛寧表示,作為享譽全球的世界級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先生同中國很有淵源,為中國人民所熟悉。他出生在中國,在中國度過幼年時光。他熱心於中日人文交流,曾多次訪華演出,以實際行動為中日友好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作為世界級指揮家,他被譽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之一。從村上春樹寫的悼念文章中可以看出兩點更值得我們學習。【痛失小澤征爾】文中說,小澤征爾「保持孩童般的特質」。作者村上春樹舉了個例子:剛動完癌癥手術的人不能吃油膩和其它不易消化的食物,但小澤征爾餓了卻吃了小豆飯,從而導致他在指揮演出結束後,突然倒地,失去意識。第二天完全恢復正常後說:誰讓小豆飯「看起來如此美味」。文章說:「這就是小澤征爾的生活方式,或者說這就是他存在的方式。

多次訪華演出,他用自己的音樂才華征服了中國觀眾,更用實際行動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們期待有人能深入挖掘,讓這位音樂大師的形象更加立體生動。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中國駐日本使館在得知他逝世的訊息後,第一時間向他的家屬表達了慰問。這不僅僅是對一位音樂家的敬意,更是對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份承諾和期待。我們期待中日兩國能夠繼續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讓更多的故事得以傳頌。

在這樣的背景下,呼籲兩國有識之士和廣大民眾繼續關註支持中日關系的發展,共同奏響中日世代友好的樂章,這一點尤為重要。在世界動蕩的局勢下,中日關系的穩定和發展更是至關重要。而小澤征爾先生的逝世,也提醒著我們,要倍加珍惜和努力維護好這樣的友誼。小澤征爾先生的音樂將永遠被銘記,他的貢獻將永遠被贊頌。而我們,也要將這份友誼傳承下去,讓中日關系在新的時代煥發新的活力,開創新的輝煌。這或許是對小澤征爾先生最好的紀念和致敬方式。

第二件事:

據觀察者網報道,來自伊朗、西方等總計六名知情人士透露,伊朗已向俄羅斯提供了約400枚地對地彈道導彈,其中有大量包括「佐勒法加爾」在內的「法塔赫-110」系列精確制導導彈。其中一名伊朗訊息人士稱,去年年底,伊朗和俄羅斯軍方和安全官員分別在德黑蘭和莫斯科舉行會晤,最終敲定了一項協定,伊朗於今年初開始向俄羅斯運送導彈。另有兩名伊朗軍方官員稱,截至目前,伊朗已經透過海運和空運等方式向俄羅斯運送了至少四批導彈,未來幾周還將運送更多批次。

通常來說,尺寸較大的彈道導彈類武器、尤其是連同發射車等配套設施共同出口的大宗裝備,會采用兩種貨運方式送到目的地,即空運和海運。在空運方面,導彈和發射車可能會被拆成散件,以便放入尺寸有限的運輸機貨艙,待送到使用者手中後再重新組裝並使用。而海運則沒這麽麻煩,導彈和發射車會以整件的形式啟運,但在運送速度方面慢於空運。因此,伊朗向俄羅斯提供導彈時,可能采用了「空運+海運」雙管齊下的方式。

早在去年年底,伊朗和俄羅斯軍方和安全官員分別在德黑蘭和莫斯科舉行會晤,並且伊朗在今年1月份開始向俄羅斯運送導彈這一舉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註和擔憂,許多國家對此表示譴責並要求相關方停止這種軍事合作。然而,伊朗和俄羅斯均堅稱這些合作是合法且符合雙方利益的。雙方都強調他們的合作旨在維護地區穩定和安全,同時也是對外部壓力和幹預的回應。這一事件也再次突顯了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復雜性和各國之間的緊張關系。

由於中東地區的巴以沖突和紅海危機不斷加劇,美國已集結大量西方國家對胡塞武裝進行直接轟炸,而以色列此前甚至轟炸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朗目標,並暗中策劃了在伊朗境內的恐怖襲擊。美西方和伊朗系武裝的沖突實際上已經全面爆發。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伊朗得到俄羅斯的強力支持,那麽在面對美西方的挑釁和攻擊時將更有底氣,甚至胡塞等地方武裝也可能突然獲得一些具有強大攻擊力的武器,對美西方構成巨大威脅,甚至可能對其造成重大打擊。

第三件事:

據參考訊息報道,印度表示,將用文職技術人員取代駐馬爾代夫軍事人員,這些技術人員將操作三架提供人道主義服務的印度飛機。報道稱,在印度做出這一決定之前,馬爾代夫新總統穆罕默德·穆伊茲要求印度軍事人員在之前撤離。據信至少有75名印度軍事人員駐紮在馬爾代夫。他們已知的活動包括從偏遠島嶼運送病人和海上救援。印度早些時候為馬爾代夫提供了一架道尼爾飛機和兩架直升機。報道稱, 自從穆伊茲去年上台以來,印度和馬爾代夫之間的緊張關系不斷升級。

據悉,隨著1月中旬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對印度「即刻撤軍」的通告下達之後,外界都在關註這一情況可能發生的變化。自莫迪政府上台後,開始全面強化所謂的「巴拉特主義」提升印度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其中包括對周邊諸如馬爾代夫、孟加拉國、斯裏蘭卡等國家施加影響力。但就在這一節點上,馬爾代夫親印度的執政黨下台,換上了對印度不甚友好的穆伊茲,並強制要求印度撤出在其國內的80多名駐軍。這是多年來首次有周邊小國強制要求印軍撤離,自然激發了印度不滿的聲音。

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表示,馬爾代夫已經和印度簽署了協定,確認了印度從馬爾代夫撤出軍事人員的兩個日期。根據協定,印度將在之前召回所有駐紮在馬爾代夫的軍事人員,其余將離開。資料顯示,印度在馬爾代夫的駐軍主要集中在該國首都馬累附近,這些部隊負責訓練馬爾代夫軍隊、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以及應對突發事件,此外,印度還向馬爾代夫提供軍事裝備、技術支持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的援助。

這一決定的背後有著復雜的考量。首先,印度在這個地區的軍事存在一直是其國際形象的一部份。然而,與鄰國的關系也是維護和平不可或缺的因素。印度政府或許意識到,撤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可以避免引發地區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有助於保持與周邊國家的和諧關系。其次,國際社會對和平穩定的期望也促使印度政府做出妥協。國家間的相互關系更趨緊密,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成為國際社會的責任。印度必須遵守國際規則,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以促進共同繁榮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