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戰德軍中最被低估的裝甲軍指揮官之一,卻也是為數不多同時受到對手和同僚尊敬的德軍將領,他曾在1941年的希臘戰役中率部強攻梅塔克薩斯防線,讓盟軍付出了重大傷亡,他也曾在東線的齊爾河戰役中一舉摧毀蘇軍第五坦克集團軍,由此確立了他作為德軍中"戰術大師「的牢固地位,他就是二戰德軍裝甲兵上將:赫爾曼·巴爾克。今天我將繼續結合檔案資料以及戰爭親歷者的回憶錄,來與您一同回顧這位傳奇將帥的軍教人生。
二戰德軍裝甲兵上將 赫爾曼·巴爾克
巴爾克出生在一個有著濃厚軍事傳統的德國家庭,他的父親曾是德意誌帝國陸軍的一名高級軍官,而這也為他之後輝煌的軍教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1914年2月,年僅19歲的巴爾克便以軍官候選人的身份踏入了著名的漢諾威軍事學院。然而,他僅在那裏學習了短短六個月,便因戰爭需要而被緊急征召入伍。
德國軍事院校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巴爾克作為一名連級軍官開始輾轉於東西兩線,他的部隊緊密的參與了著名的」施裏芬計劃「,並在色當渡橋作戰中展現出卓越的戰鬥力。巴爾克在召集士兵奮勇前進時深知身先士卒的重要性,因此他總是以身作則,將自己也置於危險地帶,而他悍不畏死的指揮風格也讓他在一戰期間負傷七次,這種頑強精神讓他獲得了包括一級鐵十字在內的多枚榮譽勛章。
赫爾曼·巴爾克將軍
一戰德國戰敗後,巴爾克被選為威瑪共和國僅被允許保留的四千名軍官之一,在此期間,巴爾克連續兩次拒絕了德國總參謀部發來的任職邀請,這是德國將領晉升高級職位的絕佳機會,但巴爾克卻選擇繼續擔任一線軍官,這也成為了他在之後軍銜晉升緩慢的重要原因。而在前線部隊任職期間,巴爾克開始積極投身到德軍裝甲部隊的發展工作中,他還親自參與裝甲車輛的研發與改進,並在此期間結識了古德賴恩與霍特等同樣支持機械化作戰的將領。
著名的閃擊大將」古德賴恩「
1939年10月波蘭戰役結束後,巴爾克從陸軍司令部調任至第一裝甲團擔任團長,開始在魯道夫·施密特將軍手下服役。法國戰役爆發後,巴爾克的部隊迅速成為德軍中首批強渡默茲河的先鋒力量,而他也一如既往的延續著他在一戰時期的作戰風格,總是在最前線指揮裝甲部隊前進,他出其不意的指揮戰術和非凡的獻身精神也激勵著他的部隊迅速橫掃了西歐的多個戰略要地。法國戰役結束後,巴爾克晉升為陸軍上校,並榮獲一枚騎士鐵十字勛章。
希特勒親自授予巴爾克勛章
1941年4月,隨著意大利在巴爾幹地區的戰事愈發緊張,德軍最高統帥部也決定出兵希臘,而巴爾克則指揮第三裝甲團隨軍參戰。在希臘戰役中,巴爾克首先參與了對梅塔克薩斯防線的強攻,並於4月9日迅速奪占薩羅尼卡。隨後,他的裝甲部隊在愛琴海沿岸的普拉塔蒙山脊以及坦佩峽谷等地數次大敗盟軍,從而一舉撬開了通往雅典的大門。
希臘戰役中的德軍士兵
到1942年11月,蘇軍組織百萬大軍發起了著名的」天王星行動「,成功突破了頓河以南的羅馬尼亞軍隊所組織的防線,並將保盧斯領導的德軍第六集團軍圍困在史太林格勒。為挽救危局,頓河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果斷命令霍特領導的第四裝甲集團軍從南部展開攻勢,以解救被圍德軍,而其中一支部隊便是巴爾克領導的第十一裝甲師。
赫爾曼·巴爾克與他的參謀馮·梅林津將軍
從12月7日至21日,德軍第48裝甲軍與蘇聯第五坦克集團軍在奇爾河沿岸展開了一場空前激烈的坦克大戰,巴爾克憑借著手中僅有的50余輛裝甲車在短短兩周時間內挫敗了蘇軍數百輛坦克發起的輪番進攻,並以微弱的損失贏得了齊爾河畔戰役的勝利。而這場發生在蘇聯南部的坦克戰也被認為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師級戰役之一,巴爾克的參謀長馮·梅林津將軍就曾公開表示,」如果說曼施坦因是二戰期間德國最偉大的戰略家,那麽巴爾克就是德軍中最優秀的戰地指揮官「。
蘇聯瓦圖京大將
1943年4月3日,巴爾克又被任命為著名的大德意誌師師長,並指揮該部隊參與了之後的日托米爾反擊戰,一舉挫敗了蘇軍瓦圖京大將發起的迅猛攻勢。在那之後,巴爾克被晉升為裝甲兵上將並開始相繼擔任第48裝甲軍軍長、第四裝甲集群司令以及西線戰場的G集團軍群指揮官,成為了德軍裝甲部隊在二戰後期的重要支柱。
戰爭後期的德軍裝甲部隊
1944年9月,巴爾克再次臨危受命,被緊急調往西線接替布拉斯科維茨將軍指揮德軍G集團軍群,以在亞爾薩斯洛林地區遲滯盟軍巴頓將軍的攻擊,盡管巴爾克利用他卓越的戰場指揮造詣讓盟軍付出了重大代價,但在盟軍強大的炮火攻擊下,巴爾克的攻勢最終仍以失敗告終。1944年12月下旬,他被徹底解除職務。
巴爾克的部隊正在向盟軍展開攻勢
二戰結束後,巴爾克被判處三年監禁,但與其他德軍將領不同,他拒絕配合美國陸軍部門的工作,並極少回憶自己的戰爭經歷。直到20世紀70年代,在他的前參謀長馮·梅林津的勸說下,巴爾克終於以軍事顧問的身份前往美國並參與了多場秘密會議,而他提出的多項軍事建議更是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空地一體戰學說,這一學說至今仍是各國軍事思想的基礎。1982年11月29日,88歲高齡的巴爾克在西德去世,就這樣結束了他波瀾壯闊且極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