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這六大軍事科技創新,正在重塑軍事力量平衡

2024-08-03軍事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科技是核心戰鬥力。如今,以資訊科技為基礎的軍事高新技術群不斷湧現,武器裝備遠端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成為主流。在建軍節來臨之際,我們邀請國防科技大學的專家,談談逐漸嶄露頭角的六大軍事科技。它們,正在重塑軍事力量平衡。

人工智能:開啟智能化戰爭新篇章

以人工智能(AI)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集群,正加速擴充套件作戰力量的影響領域,已成為提升戰鬥力、最佳化作戰流程、降低人員風險的關鍵技術。AI能夠收集並分析海量戰場資訊,快速生成作戰方案,輔助作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同時,還能實作指揮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指揮效率、減少人為錯誤。目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爭相將智能輔助決策技術引入指揮控制體系,透過作戰體系去中心化、指揮控制高智能化、力量運用去平台化等方式,積極探索多域作戰新範式,最佳化人機指控新流程,提升融合指控新能力。

美國防部、多軍種相繼出台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提出的「聯合全域作戰」「多域作戰」「分布式海上作戰」等作戰概念,都以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群為支撐。據報道,美軍在2024財年預算中申請近5000萬美元,用以啟動「毒液」專案,以期將人工智能引擎廣泛套用於當前和未來的各型飛機上,從而使飛機獲得自主飛行能力。而在俄烏沖突、新一輪巴以沖突中,智能技術被廣泛運用於認知「戰場」,透過偽造音影片、釋出虛假指令、設定認知陷阱等手段,擾亂人們的思想,甚至破壞作戰行動。

智能技術進入高速發展期,隨著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突破性進展,人工智能加速滲透到軍事領域的各個角落,智能化戰爭已經成為未來戰爭的重要趨勢。

無人作戰系統:拓展作戰任務領域

在人工智能、通訊網絡、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支持下,全自主控制、資訊化、智能化成為無人作戰系統技術的發展趨勢。無人機技術向多用途、有人無人協同方向發展,地面無人系統向自主化方向發展,無人潛航器和無人艇成為水中無人系統的發展重點。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巡飛彈、智能無人戰車、集群無人機等裝備,進入到規則有人、行動無人的高級階段,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長時間作戰,極大拓展作戰任務領域,在戰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無人機指揮控制通訊方式日益多元,無人機作戰成為地區沖突力量的重要組成部份。無論是近期的伊朗和以色列對抗,還是俄烏沖突,小型化、智能化無人機都是戰場上的「新寵」,承擔著大量偵察、監視和打擊任務,給傳統戰爭模式帶來巨大沖擊。

目前,無人作戰系統技術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浪潮,將極大提高傳統軍事裝備效能,促進資訊化武器裝備的發展,並可能產生大量新概念武器裝備。未來戰場或將出現大量無人裝備,它們具有一定的思維、感知、分析和判斷能力,甚至能實作完全自主作戰,將對戰爭形態、作戰樣式產生顛覆性的變革與影響。

太空技術:顛覆戰局的無聲力量

太空軍事技術正在向快速響應、攻防兼備、空天一體的方向發展,空間進入、利用和控制技術成為焦點。一般認為,充分利用和有效控制太空,將成為影響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少已開發國家或聯盟將太空視為軍事競爭制高點和新型作戰域,把發展太空能力,特別是太空作戰能力作為優先選項,不斷推進和完善太空戰略、持續推動航天前沿科技發展、研發部署太空裝備,試圖謀求太空領域優勢地位。

美國不僅積極研發部署進攻性太空武器,還在三大司令部基礎上,於2024年2月宣布成立第四個太空軍作戰司令部——未來司令部。同時,美國積極整合商業航天優勢資源,彌補情報短板弱項,幫助辨識太空潛在威脅。俄羅斯也在積極建設太空軍事力量,組建空天軍,爭奪太空主導權。日本則把彈道導彈襲擊列入「多種事態」範疇,透過【宇宙基本法】明確允許將太空用於軍事目的。日本自衛隊常態參與美國「太空旗」演習,2024年3月首次正式參加北約「AsterX24」聯合太空演習,借以推動太空軍事能力建設。

太空技術發展,將為維護國家空天安全、保護空間資產和防範未來天對地打擊,提供有力支撐。從衛星導航到太空偵察,再到可能的太空武器部署,各國在太空領域的角逐,不僅展示了各自的科技實力,更預示著未來戰爭形態的多元化和復混成。

高超聲速技術:重塑未來戰場的利器

高超聲速技術能夠增強端到端的精準打擊能力。目前,研制速度在5倍音速以上的飛行器,已成為軍事博弈新的制高點。

世界各國不斷深入探索、積極發展高超聲速技術,高超聲速導彈逐步進入型號部署階段、渦輪基組合迴圈發動機技術趨於成熟、旋轉爆震發動機技術從概念轉化為實用……整體來看,高超聲速導彈分為無動力滑翔和有動力巡航兩種,透過陸基、潛射/海基、機載發射,承擔全球快速打擊和區域快速打擊任務,呈現出「兩種技術體系、三類發射平台、兩大作戰任務」的發展布局。

俄羅斯擁有「先鋒」「鋯石」「匕首」3款海陸空高超聲速武器,率先部署了艦艇/潛艇發射的高超聲速巡航彈。法國2003年成功測試V-MaX高超聲速導彈,成為歐洲首個掌握高超聲速技術的國家。美國空軍的X-51A高超聲速無人飛行器,測試中速度達到5.1倍音速,在約6分鐘的時間裏飛行約426千米。為應對高超聲速導彈,美國導彈防禦局正在研究探索快速攔截裝置。前不久,北韓成功試射高超聲速導彈引發全球關註,打破了傳統軍事格局,甚至可能影響全球安全架構。

高超聲速技術具有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軌跡難以預測以及遠端精確打擊等特點,是新的戰略威懾手段,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戰爭時空觀念。

網絡戰技術:孕育無形的暗戰空間

網絡戰技術,不僅涉及對敵方資訊系統的破壞和情報竊取,還包括透過電子幹擾、網絡欺詐等手段,來迷惑和癱瘓敵方指揮控制系統。目前,智能化網絡體系得到積極探索,物聯網和傳感器網絡實作大規模套用和普及,「網絡基因」套用技術向縱深推進,無線病毒註入技術、電子攻擊技術已在實戰中套用,網絡空間攻擊技術向網電一體、軟硬結合、體系破擊方向發展。世界主要國家不斷攻克網絡空間攻防關鍵核心技術,網絡電子戰更加智能化和精準化。

日本提出的i-Japan戰略、美國提出的「智慧地球」計劃、歐盟提出的【歐洲物聯網行動方案】等,均有試圖搶占這一戰略制高點的意圖。從惡意軟件和勒索軟件到網絡釣魚攻擊,已成為威脅軍事安全的重要因素。以「網絡電磁基因組」計劃為代表的網絡技術,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被動應對不斷蔓延的網絡電磁惡意攻擊防禦態勢。法國初創公司HarfangLab,主要業務就是部署網絡防禦解決方案,以保護國防關鍵基礎設施的執行環境。總部位於美國的初創公司CyberForza則提供了一個統一的網絡防禦平台,兼具防禦和攔截功能。

網絡戰技術對戰爭的影響是深遠的,讓戰爭形態從有形向無形轉變,甚至更多地在無形戰場上展開較量。只有保護自己的資訊系統免受攻擊,並尋求在網絡空間占據優勢地位,形成非對稱戰略威懾手段,才能在戰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新材料技術:撬動變革的勝戰因素

新材料技術是透過物理研究、材料設計、材料加工、試驗評價等一系列研究過程,創造出能滿足各種需要的新型材料技術。現代武器裝備隱身化、低能耗、高機動性、大載荷等趨勢凸顯,對新型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新材料技術已成為各國比拼尖端實力的「重頭戲」,以碳纖維、納米材料、隱身領域的研發最具代表性。

碳纖維復合材料既是實作高隱身效能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材料,也是衡量武器裝備系統先進性的重要標誌。如X-47B、全球鷹、全球觀察者等飛行器套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比例更高,使其有效載荷、續航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實作新突破。2003年8月,俄羅斯彼爾姆國立研究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一種多功能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使無人機強度更大、質素更輕,並具有雷達隱身功能。納米材料被視為極具變革潛力的前沿材料,正在由隨機合成向可控合成過渡、由效能的隨機探索向按需要制備發展。隱身材料與隱身設計有機結合,形成一門新技術——隱身技術。從最早的可見光隱身材料到現在的激光隱身材料,趨勢是向著質輕、頻寬、高效、耐久的方向發展。具有單一隱身功能的材料無法同時躲避多種探測手段,多波段相容的隱身材料成為新趨勢。2023年2月,印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人造材料,能夠吸收各個方向的雷達電磁波,寬頻雷達電磁波吸收率超過90%。

未來戰爭既是高技術裝備之戰,也是高效能材料之戰。新型材料有望成為改變戰爭面貌、覆寫交戰規則、發展全新力量手段的關鍵因素。

(作者:馬建光、高躍群,分別系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