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的查科戰爭硝煙剛剛散盡,納粹德國已然成為歐洲的戰爭策源地。1939年9月,阿道夫·希特勒悍然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全面爆發。隨著德軍的快速推進,世人體會到了「閃電戰」的驚人威力及機械化戰爭對石油的高度依賴。
德軍「閃電戰」非常重視部隊的機械化
依賴石油的「閃電戰」
所謂「閃電戰」是一種在航空兵支援下集中使用坦克迅速突擊開啟對方防線缺口,以快制勝,速戰速決,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和持續作戰力量的戰法。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出動150萬大軍、2500輛坦克、2000架飛機突襲波蘭,揭開了「閃電戰」的帷幕。開戰僅一個星期,納粹的坦克就出現在波蘭首都華沙郊區,僅僅兩個星期,波蘭大部份國土被德軍占領,至9月底波蘭宣告淪亡。半年後,「閃電戰」又創下驚人的軍事奇跡。1940年5月德軍橫掃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法國北部,一舉擊敗實力與之相差無幾的英法聯軍,在短短一個半月內就迫使擁有300萬大軍、號稱歐洲大陸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投降。
在德軍「閃電戰」實施過程中,坦克與飛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其實,坦克在一戰時已登上歷史舞台。但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隔期間長期被當作「步兵前進時的輔助力量」使用。不過,德國「閃電戰」的創始人古德賴恩認為,因坦克具有快速、機動、攻防兼備等特性,可以作為砍斷敵軍長蛇般防禦陣地的利劍,成為未來戰場上的「皇後」而非在一戰中那樣只作為步兵的「婢女」「我們確信裝甲兵的未來,其指向必定是使它們變成一種在戰略上具有決定性的武器。」在這種先進軍事思想的主導下,德軍非常重視部隊的機械化。1939年上半年德國擁有50個常備陸軍師,其中,摩托化師、輕坦克師和坦克師(旅)占26%,其在補給和裝備方面優先。到希特勒入侵波蘭時德軍已擁有超過3000輛坦克,陸軍的摩托化率達到40%。盡管用如今的標準看這一機械化程度並不高但德軍當時的機械化程度是全球最高的。
與此同時,戰爭開始時,德國擁有一支當時世界少有的獨立空軍(大多數國家的航空兵仍分別配屬陸軍與海軍)裝備了超過4000架飛機。其中JU-87是一種單引擎俯沖轟炸機,駕駛員可從3048米高空以 70°或 80°的俯角俯沖,當降至約914米高度時開始投擲炸彈,用少量的彈藥即可擊中目標,從而展現出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這些俯沖轟炸機對保障德軍戰時陸空協同作戰,奪取「閃電戰」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國JU-87俯沖轟炸機機群
當然無論是坦克還是飛機,武器並不能自動發揮其威力。一方面,它們需要人來操作,比如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就從受過機械技術訓練的機工、汽車司機、鉗工和安裝工中挑選兵員。另一方面,無論是德軍的飛機、軍用卡車、坦克、自行火炮都要以石油作為燃料,甚至因為有了石油作為人造橡膠和潤滑油的原料,才能給汽車、大炮、裝甲車及時裝上輪子。就像後來的「沙漠之狐」隆美爾所說的那樣:「沒有槍炮,最勇敢的士兵也無能為力;沒有充足的彈藥,槍炮也毫無用處。無論是槍炮還是彈藥都沒有多大用處,除非有汽油充足的車輛運送它們。」總之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更是戰爭武器的燃料和動力。沒有石油,德軍的「閃電戰」打不起來;沒有石油,德軍那些威風凜凜的飛機、坦克、汽車都將成為一堆廢鐵。
德國石油從何處來
說到底,戰略資源是準備和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決定著一個國家支持戰爭的潛在能力。既然「閃電戰」離不開充沛的石油供應,自然引出一個問題,納粹德國的石油是從哪裏來的?
德國雖有豐富的煤、鐵資源,但卻缺乏石油資源。1939年,德國的煤產量超過2億噸,褐煤產量達2.3億噸,生鐵產量為1750萬噸,鋼產量為2250萬噸。相比之下,德國的石油產量僅有70萬噸(1938年),加上同年生產的合成燃料(180 萬噸 )可代替230萬到250萬噸石油,也只能滿足國內35%的需求。二戰爆發時,德國的石油儲備量只有500萬噸,只夠用4至5個月,在保障軍事經濟的用油方面存在嚴重的困難。德國統治階級承認,「因部隊的摩托化和機械化,對液體燃料的需求大振幅增加。目前陸、海、空軍享有動員情況下的最高燃料消費指標,此外,還要加上戰爭經濟對液體燃料的很大需求。我們雖廣泛修建了生產合成燃料的工廠,遺憾的是我們今天不能,在今後兩三年之內也仍將不能滿足所面臨的燃料消費總量」。
既然國內石油產量不夠用,納粹德國是不是可以向「軸心國」的盟友意大利求助呢?事實上,墨索裏尼面臨的石油窘境較希特勒更甚,意大利戰時的石油需求量為300萬噸左右,而戰前每年國內僅能開采1.3萬噸。二戰爆發後,作為盟友,意大利這個貧油國的油管也插進了德國的油桶裏,無形中又給德國的後勤部門套上了沈重的枷鎖。
當然,與今天的德國一樣,納粹德國也可以選擇透過國際貿易的方式解決國內石油短缺的問題,但此法在當時存在嚴重的障礙。首先,希特勒既然處心積慮要發動戰爭,就必須考慮到貿易路線在戰時被敵方切斷的問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隨著1939年9月英國對德國實施海上禁運,石油的進口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即使國際貿易能繼續,德國也未必買得起別國的石油。希特勒上台石,「大炮代替奶油」成為指導工業生產的座右銘, 整個德國變成一座開足馬力的巨大兵工廠。從1933年3月到1939年3月,第三帝國的軍費相當於英法總和的一倍半。然而,無法產生經濟效益的擴軍備戰實際上將德國經濟推上了絕路:1933年德國的軍費開支為19億馬克,1939年時已高達184億馬克。希特勒上台時,國庫有9億多馬克的黃金儲備,到1939年所剩無幾,外匯和黃金加在一起只有5.6億馬克,而1938年底的收支赤字高達10億馬克。為克服財政危機, 納粹當局不得不采取自殺政策:一是大量增加稅收,二是大量發行新紙幣。飲鴆止渴的結果是,德國的財政和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
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舊照
這種情況下,納粹德國只剩下一個選擇 :奪取一塊油田。其實,早在1935年的秘密會議上,希特勒就宣稱:「不侵略外國的領土,不奪取他們的資源,就不可能解決德國的經濟問題。」納粹德國貪婪的目光,由此投向了巴爾幹國家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在很久以前就以豐富的油田而聞名。1646年,名叫巴迪納斯的傳教士有如下記載: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的普洛耶什蒂地區的人挖坑撈取石油。1857年,羅馬尼亞第一次有了正式的產量記錄,當年產石油275噸。羅馬尼亞人把這一年定為石油工業的誕生年。到1915年,羅馬尼亞石油總產量已超過150萬噸。
早在一戰時德國就已覬覦羅馬尼亞豐富的石油資源。1916年,羅馬尼亞對德奧宣戰後,立即遭到進攻。只不過,在德軍到來前羅馬尼亞人毀掉了普洛耶什蒂的油田。空歡喜一場的德國足足用了五個月才局部恢復石油生產,1917年的石油產量只及 1914年的1/3,1918年日產量也只及1914年的80%。由於這年11月德國即告投降,他們未能掠奪走多少石油。到一戰結束後,羅馬尼亞石油生產迅速恢復增長勢頭,1926年產油 324.4萬噸,1932年達到734.8萬噸,1936 年達到第一個高峰870萬噸。就這樣,在二戰爆發前夕,羅馬尼亞再次成為整個歐洲僅次於蘇聯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產量居當時世界第六位。
夾縫中的羅馬尼亞
與一戰時的情況類似,二戰爆發前的羅馬尼亞仍是一個親英法的國家。但因惡劣的地緣環境(鄰國保加利亞、匈牙利都對羅馬尼亞有領土要求),羅馬尼亞也竭力對納粹德國示好。1939年,德羅簽訂石油通商協定,規定每月進口羅馬尼亞石油10萬至13萬噸。1939年上半年德國石油進口達到頂峰,最大來源就是羅馬尼亞。
隨著二戰的爆發,石油在英法德戰略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英法經濟戰中的一個關鍵點,就是阻止羅馬尼亞的石油流向德國,在英法封鎖下的德國則越來越倚重羅馬尼亞的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1939年9至11月,英法充分利用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大量進口羅馬尼亞的石油。物以稀為貴,羅馬尼亞石油價格因此上漲,這對缺少外匯的德國來說當然不是什麽好訊息,其從羅馬尼亞的石油進口開始減少。1939年10月,羅馬尼亞出口到德國的石油為7萬噸,11月又下降到不足6萬噸。
守衛油田的羅馬尼亞高炮部隊
處於「石油戰」下風的德國向羅馬尼亞施壓,若對英法的做法聽之任之德國將對羅馬尼亞采取必要行動。在當時的語境下 這意味著德國可能在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的支持下入侵獨力難支的羅馬尼亞。結果,布加勒斯特不得不做出讓步。1939年12月6日,羅馬尼亞政府承諾,任何情況下,將保證德國每月從羅馬尼亞購買13萬噸石油。第二年3月初,外匯匱乏的德國進一步要求羅馬尼亞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其供應石油,羅德隨後達成以石油換武器的臨時協定。根據這個協定,1940年3至4月,羅馬尼亞向德國提供20萬噸石油換取德國從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繳獲的軍事裝備。5月27日,在西線戰局已定時羅馬尼亞與德國正式簽署「石油換武器」的協定。到1940年底德軍進駐之後,羅馬尼亞徹底倒向軸心國,成為希特勒的忠實仆從國。
就這樣,大量的羅馬尼亞石油輸入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1940年,德國進口的207.5萬噸石油,近100萬噸來自羅馬尼亞。1941年德國進口石油237萬噸,從羅馬尼亞進口209萬噸。從 1941年下半年起,作為「盟友」的羅馬尼亞成為德國唯一的石油進口來源地。有學者評論:「1941-1942年德國的‘閃擊戰’基本靠羅馬尼亞的石油。」
與此同時,羅馬尼亞(尤其是其普洛耶什蒂油田)顯現出前所未有的戰略價值。1940年6月28日,當德軍正在法國境內與英法軍隊大戰時,蘇聯出兵占領了羅馬尼亞的披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在當時德國海外石油來源已被切斷的情況下,羅馬尼亞油田成為納粹德國的主要油源,而蘇聯卻逼近羅馬尼亞的油田,令希特勒愈加惴惴不安——普洛耶什蒂油田面臨駐紮在披薩拉比亞和克里米亞半島的蘇聯轟炸機的威脅,即便是距離較遠的後者距羅馬尼亞的油田和煉油廠也只有幾百千米,僅相當於轟炸機一個多小時的航準
因此,1940年7月29日希特勒對他最親密的顧問之一約德爾將軍表示,蘇聯若占領羅馬尼亞油田就可能不得不同蘇聯作戰。1941年1月19日,希特勒又對意大利獨裁者墨索裏尼說「以前俄國(蘇聯)根本算不上什麽危險,因為絲毫也不能危害我們。不過現在處於空軍時代,來自俄國和地中海的空襲可使羅馬尼亞油田變成一片黑煙滾滾的廢墟,而這些油田正是軸心國的命脈」。
德軍的機械化程度在當時遠高於其他國家
對於四面出擊的德國戰爭機器來說,光靠羅馬尼亞的石油還不夠。1941年3月,德國戰時經濟與軍備局發出警告,德國石油儲備估計將在10月耗盡。未來若陷入消耗戰,緩解石油壓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利用蘇聯的石油。很大程度上正是為了確保石油供應,希特勒才走上歷來德國軍事家最忌諱的「兩面作戰」的老路,孤註一擲地發動了侵略蘇聯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