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日,海灣局勢驟然變化,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突然入侵科威特。面對國際社會的譴責和聯合國的撤兵呼籲,薩達姆卻堅持將科威特變為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由於薩達姆拒絕遵循聯合國的要求,英美等北約國家開始增兵併集結在海灣地區。這場九十年代最大的局部沖突,隨時可能爆發。為了尋求和平解決的方法,中國派出以外長錢其琛為首的代表團前往中東四國,試圖進行最後的斡旋,以避免美軍的直接幹預。作為後來的目擊者,我們知道這次努力最終並沒有成功,令人惋惜的是,明明是為了拯救他,然而他卻毫不在意...
兩個反對
1990年8月2日,薩達姆率軍侵入科威特,緊接著兩天後,中國副外長楊福昌召見了伊拉克駐華大使加夫,呼籲伊拉克遵循國際社會的要求,從科威特撤回軍隊。次日,中國決定停止向伊拉克繼續供給武器。在8日的印尼存取中,中國總理李鵬公開表達了對大國幹預海灣問題激化矛盾的反對立場,但對沙特自衛的行動表示理解。正如錢其琛外長當時所說:「和平解決問題需要時間,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其後遺癥會少很多。」然而,中國並不是單方面偏袒伊拉克。在科威特戰爭爆發當天,聯合國安理會就透過了660號決議,對伊拉克進行了譴責,而中國對此投下了贊同票。
在隨後提出的10項與軍事行動無關的決議中,涉及譴責、制裁和禁運等內容,中國均投贊成票。然而,當涉及授予西方采取軍事手段以「解決問題」的678號決議提出時,中國卻投下了棄權票,這一舉動充分表現了中國的立場。
當時,中國的外交政策是既不支持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也不贊成西方對伊拉克進行軍事幹預。中國在海灣事務中的態度,客觀上緩和了與美國的關系,因為盡管中國不同意美國動用武力,但同時也沒有明確反對對伊拉克的制裁,雙方在原則上是相通的,只是在手段上存在分歧。
為了避免海灣地區再次爆發沖突,並防止美國在海灣戰爭後對中東的獨攬,中國外長錢其琛在沙漠風暴行動前開展了為期7天的「穿梭外交」,成為當時唯一抵達巴格達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外長。
1990年10月15日,約旦國王侯賽因希望中國能夠派遣高級特使赴海灣地區,此前阿曼和巴解組織也提出了類似的請求。在海灣國家的邀請下,中國外長錢其琛開始對中東各國的存取。就在錢其琛前往開羅之前,美國國務卿貝克也對埃及進行了訪談,並邀請我們在開羅見面,而我們表示同意。
出發前,我們確立了一個核心原則:不帶解決方案,不充當所謂的調解人,而是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積極勸說伊拉克主動撤軍。11月6日下午3時,錢其琛的代表團抵達埃及開羅的子午線酒店,在這裏,錢其琛會見了美國國務卿貝克。
貝克直截了當地告訴錢其琛,美國將繼續在海灣增兵,這是必然之舉。美國需要透過軍事手段對伊拉克施加壓力,並繼續對伊拉克實施制裁,以迫使其從科威特撤軍。此外,美國還強烈反對所謂的「部份解決方案」,即透過伊拉克撤軍來換取兩國邊界地區的油田與港口,這無異於為侵略行為提供「獎勵」。
最後,貝克對錢其琛表示:「我們希望中國不要阻礙美國在中東進行的任何行動。」顯而易見,美國最為關心的實際上是中國對其軍事行為的態度。對此,錢其琛回應道,只要還有一點希望,就應當考慮和平解決的可能性。最終,錢其琛提出:「科威特埃米爾請求你們主持公道,那麽你們是否能將軍事行動的範圍僅限於科威特?」 貝克則回應:「如果要用武力驅逐伊拉克軍隊,必然需要對其本土進行打擊。」時至此,雙方已經清楚各自的底線,中國的立場雖然希望美國只在科威特境內作戰,但實際上卻是不希望美國全面占領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因此被延續了十年。
隨後,錢其琛會見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並從他那裏獲得了一個重要資訊:以色列不會出手幹預。接著,錢其琛在利雅得見到了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親王向錢其琛表達了沙特的擔憂,主要是擔心伊拉克會進一步南下侵擾沙特。不久後,錢其琛在沙特塔伊夫與科威特埃米爾會晤,他告知埃米爾:「我們此行的目的在於展開工作,結果尚不確定,但如果薩達姆固執不化,那就是他自取滅亡。」當他見到約旦國王侯賽因時,中方人員終於聽到了與以往不同的聲音,侯賽因實際上是在替薩達姆辯護。
他認為科威特戰爭並非偶然事件,而是要放在更大的背景中考慮。沙特應當尋求與伊拉克改善關系,而科威特的要求顯得「過於敏感」。以色列支持美國進行軍事行動的做法只會使局勢愈加復雜。侯賽因國王期待錢其琛能與薩達姆直接溝通,並勸說他回心轉意...
風風雨雨巴格達
最後一站是巴格達,此時錢其琛已廣泛收集了周邊國家的看法,以色列不會參與其中,因此科威特和巴勒斯坦問題之間的聯系並不成立。沙特希望伊拉克撤回軍隊,否則兩國關系無法緩和。對於美國來說,一旦海灣戰爭爆發,其影響將超出科威特本身,這點必須讓薩達姆明白。
錢其琛向伊拉克外長阿齊茲詳細闡述了利害關系,阿齊茲沈吟片刻,指出安理會的英、美、中、法四國並未與伊拉克進行對話,而且科威特問題並非中東的核心問題,中東的主要矛盾在於巴勒斯坦。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份,這一事實是不可動搖且無法談判的,它源於歷史原因及英國的幹預而導致兩國分離。
實質上,阿齊茲在回避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關鍵問題。在隨後的晚宴上,阿齊茲對錢其琛更是表示:「科威特算得上是一個國家嗎?幾十萬人口中只有一半留在國內,到了夏季人們都跑光了。」這充分顯示了伊拉克當時對科威特的態度。
最終,錢其琛見到了薩達姆,薩達姆毫不猶豫地表示,他們不僅不會從科威特撤軍,還要求巴勒斯坦獨立建國。薩達姆指出:「科威特對伊拉克,就等同於香港對中國。」對此,錢其琛進行了反駁:「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只不過在過去被英國占據,盡管如此,我們最終也是透過和平談判收回了香港。」雙方最終未能達成共識,不久後沙漠風暴行動展開,薩達姆的固執帶來了慘痛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