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中日韓新生人口斷崖式下跌,南韓低至23萬,中國數據更是令人意外

2024-10-22國際

人口是國家的基石,也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然而隨著經濟的增長,中日韓三國的新生兒人口卻在減少。

數據顯示,2023年日本的新生人口僅僅只有72萬,南韓更是低至23萬。

而中國新生兒數據更是到了歷史最低。

那麽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人口數據對比

2023年日本的總人口為1.25億,新生兒數量為72.7萬。南韓總人口為5176萬,新生兒數量僅有23萬。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總人口達到14.5億,然而這一年新生兒數量為902萬。

如果單從數據來看,中國的出生人口還算不錯。 然而這個數據卻是建國以來人口出生數最少的一年。

在計劃生育的80、90年代,中國每年出生人口也平均在兩千萬左右。

即便是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時期,中國每年的出生人口也接近一千萬。

如果說戰亂年代是因為生活不穩定,或者因為醫療技術的原因,造成新生兒少。

那麽如今中日韓三國的經濟都處於世界前列,那麽為什麽新生人口還會大幅減少。

日本面臨的問題

截止到2023年,日本的GDP總量為4.3萬億美元, 人均GDP為34294美元。

但是造成日本新生人口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恰恰是經濟壓力。

在日本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極高 ,從孩子的教育、醫療到日常生活開銷,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例如日本的私立幼稚園學費昂貴,公立幼稚園的名額又十分有限。

為了讓孩子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 家長們還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為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

現代社會的多元化和個人主義的盛行,使得人們對傳統的家庭觀念逐漸淡化。

許多年輕人更註重個人的自由和獨立,不願意被家庭責任所束縛。

加之日本社會高度發達的娛樂業,很多年輕人沈溺於享樂之中,不願承擔家庭責任。

同時日本社會長期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 ,女性在就業和生活方面受到諸多限制,難以兼顧事業和家庭。

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年輕人的經濟壓力更大。

而且老年人在社會中的比例過高,也使得整個社會的活力和創新能力下降,對年輕人的吸重力減弱。

為了彌補勞動力短缺,日本不得不大量引進外國勞動力,但這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文化沖突、社會治安等。

據預測到2030年,日本勞動力缺口將達到644萬人。

南韓面臨的問題

南韓的GDP總量為1.7萬億美元,人均GDP為33196美元。

但是2023年南韓的總和生育率為0.72,同比減少0.06,創下歷年最低紀錄。

而南韓生育的最大阻礙便是高昂的教育。

南韓教育部與統計廳共同釋出的【2023年中小學課外輔導費用調查報告】顯示,盡管學生人數較2022年減少了1.3%。

但中小學生課外輔導費用總額卻增加了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63.17 億元) ,上漲4.5%。

這是自2007年首次進行課外輔導費用調查以來的最高值。

對於許多家庭來說,養育孩子的教育負擔過於沈重,使得他們對生育望而卻步。

除此之外南韓階級固化問題突出,普通民眾很難透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 ,對未來失去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不願意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養育下一代上。

而且從新生兒父母的年齡數據可以發現,新生兒母親的平均年齡為33.6歲,父親的平均年齡為36.1歲,且均較之前有所提高。

另外南韓已連續53個月出現人口自然減少,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 50年後南韓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將減少一半。

符合國家義務兵役資格的人數將減少58%,近一半人口年齡將超過65歲。

中國面臨的問題

中國的GDP總量達到18.1萬億美元,人均GDP為12556美元。

相比之下中國經濟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了6%以上的中高速增長。

但是中國在人口問題上更加復雜,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多年,獨生子女家庭占比較高。

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重擔主要集中在一對夫妻身上,負擔沈重。

快速的城市化行程導致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加劇了年輕人的生活壓力。

此外高速發展的經濟雖然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但也加劇了職場競爭,一些行業出現裁員潮。

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求事業發展,不得不推遲婚育年齡。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進步, 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多,經濟獨立性增強。

她們不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家庭角色中,而是希望在事業上有所發展。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生育意願,種種因素疊加,導致生育意願不斷下降。

中日韓三國采取的人口政策

中國在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2021年進一步實施三孩政策,鼓勵生育,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是育兒成本高、女性就業壓力大等因素導致生育意願下降。

在一些大城市,從嬰兒出生到大學畢業,撫養一個孩子的總成本可能超過200萬元,這對於普通家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經濟負擔。

同時職場競爭日益激烈,許多女性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推遲生育或放棄生育。

這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甚至不婚不育。

日本和南韓在人口政策方面走得更遠,不僅鼓勵生育,還提供了較為完善的配套支持措施。

比如日本政府為生育家庭提供高額補貼,對多子女家庭給予稅收優惠,並大力發展托育服務,減輕家庭負擔。

南韓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如延長產假和育兒假、提供生育補貼等。

但由於社會觀念和就業環境等因素的制約,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並不理想。

事實上,中日韓三國單純依靠鼓勵生育政策難以從根本上扭轉低生育率趨勢。

日本由於經濟長期低迷,年輕人收入水平普遍較低,很多人難以承擔婚育成本,導致晚婚晚育現象普遍。

在南韓為了讓孩子在升學競爭中占據優勢,許多家庭不惜重金投入校外教育,這無形中加重了養育負擔。

2023年,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到29.1%,南韓為16.5%,而中國只有14.2%。

這意味著,在日韓兩國,每4-5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年人,贍養比和撫養比負擔非常沈重。

相比之下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但考慮到龐大的人口基數,養老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緩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這既需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培育新的增長點,也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同時還要加強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為居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要營造生育友好型社會環境,這需要在就業、晉升等方面為女性提供平等機會,消除性別歧視, 同時完善配套的生育保障和托育服務,減輕女性的家庭負擔。

從社會文化層面,要轉變傳統的生育觀念,倡導男女平等,鼓勵男性參與家務和育兒。

總結

經濟發展水平與生育率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經濟發展為提高生活質素提供了物質基礎,但另一方面,經濟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影響了人們的生育意願。如何在經濟發展和人口均衡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擺在各國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需要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著力解決就業、教育、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為年輕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讓他們敢於追求美好生活,敢於承擔家庭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生育率下降的趨勢,實作人口的可持續發展。

資訊來源:

1. 國家統計局【中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4-2-29

2. cEuc【南韓人口】2023

3. 新華網【日本總人口連續13年負增長】2024-4-12

4.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日本地域別將來推計人口(令和5(2023)年推計)』】2023

5. 日本總務省【人口推計(2023年(合和5年)10月1日現在】20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