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舞台上角力從未停歇, 曾經被視為全球化典範中美貿易,如今卻摩擦不斷,牽動著無數國家經濟命脈,這場沒有硝煙博弈中,這個與美國山水相連國家, 做出一個看似出人意料,卻又情理之中選擇:堅定地站美國這一邊
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一次商業論壇上發言,將這一立場擺世人面前,他明確表示, 面對中美之間日益激烈貿易爭端,墨西哥已經制定明確應對策略,那就是利用一切合法手段, 支持北美經濟一體化
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後戰略抉擇,要理解墨西哥選擇,就必須回顧墨美兩國之間錯綜復雜歷史和經濟聯系
墨西哥和美國就如同命運共同體般緊密相連,從地理位置上看, 兩國共享漫長邊境線,人員往來頻繁,文化交融密切,從經濟結構上看, 墨西哥是美國重要貿易夥伴,大量商品和服務兩國之間自由流動
這種緊密關系並非沒有經歷過風雨, 特朗普時代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就曾給墨西哥經濟帶來不小沖擊,美國對來自墨西哥商品加征高額關稅,迫使許多企業調整供應鏈, 甚至將工廠遷往其他國家
面對美國壓力,墨西哥並沒有選擇正面硬剛,而是采取更加務實策略,他們積極響應美國提出「近岸外包」倡議, 將自身定位為美國企業轉移生產基地、重構供應鏈理想目地
「近岸外包」, 就是將生產或服務環節轉移到距離本國較近國家或地區,這樣做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可以降低運輸成本, 縮短交貨時間;另一方面可以規避貿易壁壘,享受更加優惠政策
墨西哥深知, 自身擁有得天獨厚優勢,可以完美契合美國「近岸外包」需求, 墨西哥擁有相對廉價勞動力成本,可以幫助美國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墨西哥與美國接壤,可以有效縮短物流時間
墨西哥政府積極出台一系列政策,為外國企業投資創造良好環境, 簡化審批流程,提供稅收優惠,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等,無疑增強墨西哥對美國企業吸重力
墨西哥選擇並非僅僅出於經濟利益考量, 還有著更深層次戰略考量,全球供應鏈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黑天鵝」事件,讓各國意識到, 過度依賴單一國家或地區供應鏈,存著巨大風險
為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歐美國家紛紛提出「供應鏈去風險化」概念,試圖透過分散供應來源、扶持本土企業等方式,增強自身經濟韌性和安全性
這樣背景下, 墨西哥自然要順應潮流,積極融入到以美國為首「朋友圈」中,與中國相比,美國無論是經濟實力、科技水平,還是價值觀、意識形態方面,都與墨西哥更加接近
墨西哥選擇也並非沒有風險,一旦中美關系持續惡化, 甚至爆發更大規模貿易戰,夾中間墨西哥難免會受到波及
對於墨西哥而言,這或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與中國這個遠隔重洋貿易夥伴相比, 美國這個近咫尺鄰居,對墨西哥經濟影響力要大得多
墨西哥選擇站美國一邊,既是基於現實利益考量,也是出於長遠發展戰略選擇, 充滿變數國際環境下,墨西哥能否中美之間找到平衡點,實作自身經濟持續發展,還有待時間和實踐檢驗
自20世紀90年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簽署以來, 墨西哥經濟與美國深度捆綁,成為美國制造業重要延伸,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緊密關系,也讓墨西哥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時,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美國作為墨西哥北方鄰國,對墨西哥經濟影響力根深蒂固,墨西哥每年有超過80%出口商品銷往美國, 大量外匯收入也來自美國,一旦失去美國市場,墨西哥經濟將遭受重創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背景下,墨西哥政府采取一種謹慎而務實態度,試圖維護自身利益同時,避免過度刺激任何一方
墨西哥積極參與到由中國主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中,並於2022年正式加入該協定,此舉被視為墨西哥維護自身經濟獨立性、尋求多元化發展道路上重要嘗試
墨西哥「平衡術」並非易事,中美兩國都是世界經濟「巨無霸」,任何一方政策調整, 都會對墨西哥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
2018年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對墨西哥經濟造成不小沖擊,許多華經營美國企業,出於規避關稅考慮,將生產線轉移到墨西哥, 導致墨西哥對美出口激增,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這種「轉嫁效應」雖然短期內刺激墨西哥經濟增長,但也埋下隱患, 美國政府對墨西哥不斷增長貿易順差表示不滿,並威脅要對墨西哥商品加征關稅
為平息美國怒火,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協, 同意限制對美出口,並加強對來自中國商品監管
這一事件表明,中美博弈背景下, 墨西哥政策空間被大大壓縮,無論選擇哪一方,都會付出相應代價
面對這種困境,墨西哥政府提出「近岸外包」戰略,試圖將自身打造成連線美國和拉丁美洲市場橋梁, 吸引更多外國投資,提升本國產業競爭力
墨西哥「近岸外包」戰略也面臨著挑戰,墨西哥國內基礎設施相對薄弱, 難以滿足高端制造業發展需求,墨西哥營商環境有待改善, 腐敗、犯罪等問題依然存
墨西哥還面臨著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競爭,越南、印度等國也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並推出更加優惠政策
墨西哥經濟發展之路充滿挑戰和機遇,中美博弈大背景下, 墨西哥必須審時度勢,制定符合自身國情經濟發展戰略,才能激烈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