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烏克蘭最年輕的外長,「屈辱下台」了

2024-09-07國際

一個性格有顯著缺陷的「二號人物」

會將烏克蘭帶向何方

當地時間9月5日,烏克蘭議會正式批準八位新部長的任命,標誌著澤連斯基政府這一輪人事調整接近完成。這也是2022年2月以來,烏克蘭政府進行的最大規模的人事改組。

盡管澤連斯基試圖將這次人事調整解釋為正常輪換,但法新社、【政客】等歐美媒體均援引來自烏克蘭政府內部的信源指出,這是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進一步集權的嘗試,外交部長庫列巴則因受到葉爾馬克的壓力而被迫辭職。

烏克蘭媒體的評論更加激烈。【基輔郵報】主編納哈伊洛撰寫評論,將庫列巴辭職稱為「屈辱的下台」(humiliating ouster):「我知道烏克蘭正處於戰爭之中,其領導人及其最親密的助手(葉爾馬克)需要得到尊重,但這並不意味著,民主、公開和問責制等最基本的原則可以被藐視。」

制片人趕走職業外交官

現年44歲的德米特羅·庫列巴,是烏克蘭歷史上最年輕的外長,也是烏克蘭獨立以來最艱難時期的外長。最近,他經歷了一場獨特的「辭職風波」。

一方面,他得到西方盟友的普遍稱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致電他表達「極大的贊賞和友誼」。德國外長貝爾博克說,很少有人像庫列巴一樣「與我合作得如此密切」。法新社援引專家的話評價他「不腐敗,行為舉止也像典型的西方政治家」。

另一方面,澤連斯基的核心圈子對庫列巴的離開保持沈默。遭到美國媒體【政客】的追問時,「澤連斯基的官員和顧問」甚至表示,庫列巴「盡管在世界各地廣為人知,但在過去一年中幾乎沒有為推進基輔與華盛頓的關系做出任何貢獻」。

「我們聽到總統及其身邊的人對庫列巴說了什麽感謝的話嗎?」【基輔郵報】在社論中質問,並認為這正是庫列巴沒有按照政治慣例前往議會送出最終述職報告並見證辭職投票的原因。總統辦公室還可能在決定庫列巴的下一個職位時進一步羞辱他,包括將他發配到權力中心之外,出任烏克蘭駐北約或歐盟的特使。

直到辭職之前,外交官家庭出身的庫列巴還以清廉、高效、務實、理論功底紮實而著稱。他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重返外交部工作,為這個工作模式老舊的部門引入戰略對話、數碼外交、公共外交的新理念,重塑了烏克蘭在歐美盟友心中的形象,並和這些國家的政策界建立了信任基礎。

2024年1月,葉爾馬克(右一)和庫列巴(右二)共同會見匈牙利外長。圖/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網站

一位烏克蘭外交部高級官員對【中國新聞周刊】披露,2022年2月21日,在俄羅斯宣布「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政權為「國家」後的第一時間,庫列巴領導下的外交部法律團隊做出了在國際法院提起訴訟的決定。2月26日,烏克蘭即正式向國際法院送出情勢,並在一個月之內得到法院釋出的「要求停火」的臨時措施,最大限度發揮了「法律戰」的功效。此外,庫列巴還提出「和平的條件由被侵略的國家來定義」的國際法新觀點,在停火談判和和平峰會問題上反復使用。

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後,庫列巴則以務實的方式爭取國際支持。他實作了對俄羅斯的重要經濟夥伴印度的歷史性存取,促成印度領導人存取基輔。他毫不吝嗇地贊美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思想遺產,雖然後者在去世前主張「更現實主義的俄烏停火」。相比之下,澤連斯基的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即使在悼念時還強調基辛格身上的「巨大爭議」。

庫列巴和葉爾馬克的矛盾,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爆發。有烏克蘭政府高級官員對美國媒體【政客】坦言:「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有沖突。我甚至曾目睹過一次。」

2019年5月,毫無外交經驗的制片人兼前律師葉爾馬克,被新當選總統澤連斯基任命為總統外交政策事務助理。這是他得到的第一個政府職位。隨後,他成為引爆美國大選的「烏克蘭電話門」的主角:他代表澤連斯基和特朗普的代表朱利安尼聯絡,並向對方承諾烏克蘭政府將調查亨特·拜登在烏克蘭的經濟問題。這場差點失控的外交風波,並沒有影響葉爾馬克繼續擔任總統辦公室主任。

2022年2月之後,葉爾馬克在總統辦公室內設定多個小組,專門負責對俄制裁、國際安全保障、和平峰會、對美談判等事宜。【政客】披露,最近一年,澤連斯基和華盛頓之間的溝通已經「主要由總統辦公室負責,具體來說就是由葉爾馬克負責」。另據法新社報道,與此同時,庫列巴則因其外交部的「運作方式」備受批評,在決策中被不斷邊緣化。

今年4月,總統辦公室副主任安德烈·西比哈調任外交部副部長,這被視為葉爾馬克徹底控制外交部的一步。當時就有政府高層對【基輔獨立報】透露,西比哈接替庫列巴「只是時間問題」。如今,西比哈果然成為新任外交部長。

烏克蘭政治觀察家米科拉·達維迪克對【基輔獨立報】說,西比哈「不可能比庫列巴更好」。這是一種委婉的說法。更多批評人士認為,烏克蘭外交工作的專業水準,在庫列巴逐漸失去對外交部的掌控後,已經變得直線下降。

一個典型事例是,2023年10月加沙人道主義危機升級後,澤連斯基和葉爾馬克選擇迅速「站隊」以色列,頓失「全球南方」人心。直到今年6月,澤連斯基透過明確支持巴勒斯坦的表態,在和平峰會之前挽回了一些國際聲譽,但這依然是許多「全球南方」國家降低參會代表級別的一大原因。

外界並不清楚庫列巴在烏克蘭近期一系列嚴重外交錯誤中扮演的角色,但可以確定的是,因為和葉爾馬克產生越來越多的爭論,庫列巴不再被視為基輔統帥部的一員。「即使庫列巴有300%的忠誠度,總統辦公室也不能將外交渠道交給一個他們不確定是否是自己陣營的人。」有烏克蘭政府高級官員對【政客】表示。

2024年2月,葉爾馬克主持召開烏克蘭駐外大使會議,討論和平峰會事宜。穿綠衣者為葉爾馬克,庫列巴坐在他身旁。圖/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網站

「硬漢」的缺陷

在基輔決策層,庫列巴式的劇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今年2月,葉爾馬克被認為主導了廣受稱贊的烏克蘭軍隊總司令紮盧日內的離職。5月,分管重建事務的烏克蘭副總理庫布拉科夫被解職,更引起西方輿論的廣泛質疑。

美國政府前官員、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喬什·魯道夫指出,為了獲取數以千億美元計的重建支持,庫布拉科夫在腐敗的烏克蘭政府中建立了一個得到西方盟友信任的「透明團隊」,「但葉爾馬克認為,‘透明團隊’成了一個他無法充分控制的權力中心」。於是,庫布拉科夫出局,他原本分管的部門也被拆分,以避免再次出現一個能和總統辦公室分權的領導團體。

諷刺的是,在質疑烏克蘭政府的這一人事變動後,西方評論者提出的可以替代庫布拉科夫的人選,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庫列巴。但這種對庫列巴的高度認可,或許正加速了他的下台。

除了用西比哈替換庫列巴,烏克蘭政府本次還調整了7個部長級職位的人事安排,主要變動是將一些經過考驗的部長調入總統辦公室繼續分管他們的領域,同時「外放」幾位總統辦公室高官出任部長。

戰略工業部長卡米辛調入總統辦公室負責武器和基礎設施工作;負責占領區事務的副總理韋列什丘克亦轉任總統辦公室副主任,繼續分管占領區事務,她原本分管的政府部門則將進行改組。

總統辦公室副主任奧列克西·庫列巴被任命為副總理,正式接管今年5月庫布拉科夫辭職後留下的重建恢復工作。另一位總統辦公室副主任托奇茨基則調任文化和資訊部長,據稱他的主要任務是「打擊虛假資訊」。

烏克蘭國會的自由黨議員熱列茲尼亞克對【基輔獨立報】總結道,誰接替誰並不重要,唯一的變化是「將有更多人效忠葉爾馬克」。歐洲團結黨議員洪恰連科則說,政府現在只是「總統辦公室的一個部門」。

澤連斯基和葉爾馬克的支持者辯稱,在戰爭期間,一切加強權力集中的行動都無可指摘。執政黨人民公仆黨議員、議會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表示:「我們必須聽取總統的意見,並由他決定與誰共事對他來說更舒服。」

至少到目前為止,最讓澤連斯基感到舒服的共事者還是葉爾馬克。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泰勒說,澤連斯基「嚴重依賴」葉爾馬克。他們早在2010年就已相識,當時澤連斯基是烏克蘭的喜劇明星,葉爾馬克則是他的律師。

2024年7月,庫列巴(左二)和葉爾馬克(左四)陪同在敖德薩悼念烏克蘭陣亡士兵。圖/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網站

和庫列巴一樣,現年54歲的葉爾馬克也出身外交官家庭,父親曾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期的駐阿使館擔任外交官,他本人也畢業於基輔國際關系學院。這或特許以解釋葉爾馬克為何對奪取外交決策權如此上心。

在今天基輔市中心的總統府,澤連斯基的辦公室位於四樓,葉爾馬克則在二樓工作。整個總統辦公室約有50名官員,包括6位副主任、1位幕僚長和1位新聞秘書。葉爾馬克永遠是最勤奮的一個。即使是批評他的人,也承認他具備罕見的「全天候工作能力」。他沒有妻子和子女,吃住睡覺都在辦公室,而且幾乎不喝酒。

但是,隨著葉爾馬克和庫列巴、庫布拉科夫、紮盧日內等人的矛盾被公之於眾,他身邊的一些官員也開始反思這位「硬漢」的缺陷。總統辦公室原顧問阿雷斯托維奇對媒體透露,直到戰爭開始後,葉爾馬克還是會選擇用俄語和澤連斯基交流,他的行事風格「也完全是俄羅斯式的,把他人都視為棋子」。

華沙東方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葉爾馬克的特點是「相信私人對話和快速決策比緩慢的官僚程式更有效」。 如果烏克蘭原本的半總統制政治模式能有效運作,在充分的監督下,葉爾馬克的辦公室將會提升烏克蘭政府的效率。 但在戰爭進入僵持階段、議會的作用幾乎無法發揮的背景下,一個性格有顯著缺陷的「二號人物」,會將烏克蘭帶向何方?

今年6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43%的烏克蘭人認為澤連斯基領導下的烏克蘭民主質素有所下降,但只有11% 的人將此歸咎於戰爭。50%的人認為澤連斯基身邊「腐敗和不誠實」的助手是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56%的受訪者對葉爾馬克本人表示了不信任。

對於庫列巴、庫布拉科夫和紮盧日內的命運,魯道夫指出:「參與過去十年烏克蘭治理改革的人都很清楚,這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值得信賴的改革者僅僅因為他們工作出色、影響力不斷擴大,最終被邊緣化。」只不過,這一次,在更大的危機背景下,一些素來關註並深度介入烏克蘭內部治理的外國力量,選擇了默不作聲。美國政府官員僅對媒體表示,烏克蘭的人事調整「令人擔憂」。

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