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難怪莫迪存取烏克蘭,會遭俄外長打臉,竟然不只是為了勸和而去

2024-09-02國際

於是蔣幹來了,周瑜開口的第一句話是:蔣幹兄弟,曹操的使者到了嗎?蔣幹說道:胡扯,我們兄弟都多年沒見,我只是想來看看你。

蔣幹在周瑜那裏待了幾天後便回去,向曹操說道:周瑜這個小子既有風度又有才華,既堅定又勇敢,居然還勸他投降?我無法做到,因此連勸說投降的事都沒有提起……從歷史資料來看,蔣幹顯然是一個懂得應變的人,公款旅遊一趟就結束了。

難道這意味著莫迪存取烏克蘭,也可能是一場「公款遊」嗎?實際上,蔣幹勸說周瑜投降的行為同樣隱藏著深刻的用意。

首先:印度展示了一下自身的影響力——莫迪前往了解情況。

原本英俊的蔣幹,為什麽在【三國演義】中淪為了「偷書」的笑柄呢?因為他在正史中答應了曹操,去勸說周瑜投降。換句話說,蔣幹透過展現自己引起了廣泛的關註,這使得他在民間遭到了極其惡搞的結果。

莫迪存取波蘭和烏克蘭的情況也是如此,畢竟網絡上對於他出訪的訊息,充滿了歡慶的氛圍,這種歡愉感絲毫不遜色於【蔣幹盜書】帶來的喜悅。

需要明白的是,烏克蘭已經對俄羅斯的本土發動了突襲,導致普京十分尷尬。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方面卻表示:在前往波蘭的行程中,主要會討論軍事技術的合作……而在存取烏克蘭時,則是:印度願意提供各種可能的支持和幫助,尋求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辦法——這是在開玩笑嗎?

也難怪俄外長拉夫羅夫,對外高調宣布:不會跟烏克蘭和談。

這就意味著莫迪被俄國「狠狠地教訓」了一番——難道莫迪也像蔣幹一樣,僅僅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嗎?並不是一定要。這正是「提升存在感」背後更深層的含義:莫迪在進行調研!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超過兩年,尤其是在烏克蘭突襲俄羅斯的庫爾斯克戰役之後,局勢更加嚴峻,似乎隨時有可能引發「俄歐(北約)大規模沖突」。

莫迪當然想去觀察一下,了解情況。由於莫迪之前曾經存取過俄羅斯,因此對俄國的情況已有所了解,現在再去探查一下烏克蘭和北約(波蘭)的情況,自然成為了必然之事。這就像蔣幹一樣,赤壁之戰即將來臨,他也想去探探吳蜀聯軍的虛實。

莫迪的心態也類似於蔣幹,如果烏克蘭有和談的意圖,他一定會提出「和談」的方案;如果烏克蘭不想談判,那就說些像「周公瑾才情與氣度兼備」之類的話,畢竟自己也沒什麽損失。

說得直白一些,能夠展現一番風采,還是需要憑借實力的。這就類似於倘若蔣幹沒有口才,曹操又怎會將他選中呢?又有誰會去了解【蔣幹盜書】的故事呢?

類似地,既然印度自稱為大國,盡管無法與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相提並論,但畢竟有這樣的名號,怎麽能錯過這樣的露臉機會呢?

所以,即使莫迪被俄羅斯當眾拒絕,也還是得去!因為莫迪前去接觸的背後,隱含著印度的另一層深意。

其次:印度不願選擇陣營——莫迪並不希望俄烏沖突結束。

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民主黨)以外,還有哪個國家最不希望俄烏沖突結束呢?那肯定是印度!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

俄烏戰爭爆發後,印度便開始轉售俄羅斯的能源,獲利豐厚,賺取歐盟的財源。這真是一個收益豐厚的賺錢機會,印度得有多愚蠢,才會寄希望於俄烏和平?印度所進行的勸解完全是無稽之談。

實際上,印度本國的媒體已經披露,莫迪此次存取波蘭的目的是進行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也就是說他希望向波蘭(北約)出售武器,從而使雙方能夠繼續交戰。然而前往烏克蘭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和平的解決辦法,讓雙方停止沖突——這不是荒唐嗎,實在是太難看了,難怪會遭到俄羅斯的反擊。

這就像蔣幹一樣,如果曹操和周瑜沒有發生沖突,他又怎麽能展現自己的價值呢?這就是為何蔣幹在演繹中,進行盜取書籍的行為,導致曹操斬殺了蔡瑁和張允的原因。

莫迪也是這心思,俄羅斯和烏克蘭只要還在打,那印度就有價值,高喊著戰略自主,就不譴責俄羅斯,開始倒賣俄國能源,讓美西方無可奈何的又狠狠向全世界裝了一把「大國體面」。

然而問題在於,印度的這種「大國形象」究竟處於什麽水平呢?不過是在左右逢迎,趁著俄羅斯與美西方開戰之際,先是從俄羅斯那裏謀取利益,然後又向美國伸手,反復這樣操作。如果不讓印度獲取好處,它就會憤憤不平地表示想要支持對方。

美國要求印度必須跟我合作,否則我就揍你。最終,莫迪毫不猶豫地存取了俄羅斯,與普京親密無間,令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憤怒地大喊:印度永遠無法成為美國的正式盟友或合作夥伴!

美國也僅僅是無奈地喊叫,因為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印度依然是最重要的一部份……這意味著美國仍然需要印度來對付中國等等。

也就是說,印度之所以能夠在與美國的博弈中贏得所謂的「大國面子」,是由於它依賴於「與俄羅斯的合作」和「對中國的幹擾」。在這種情形下,莫迪顯然不願意促成俄烏和平,因為這樣的兩面討好怎能不讓人覺得舒適呢?

印度並不希望在俄烏沖突中選邊站,而是希望能夠繼續從中獲益。這才讓印度和波蘭(北約)進行軍事合作,卻又跑到烏克蘭去討論和平的尷尬局面——畢竟被俄羅斯當頭棒喝又有什麽關系?在俄烏戰爭尚未結束之前,俄羅斯依舊是無能為力地咆哮。

第三點:中國做得到,印度同樣可以——莫迪向中國發起挑戰。

由於波蘭和烏克蘭曾主動前往中國,無論出於何種動機,他們顯然都希望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這無疑會造成印度的心理不穩定。

如今有兩個國家,如果不提到中國,就好像失去了發言的能力,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印度。

美國與中國正處於全球競爭之中,因此提到中國時經常掛在嘴邊。相比之下,印度卻自以為能夠與中國一較高下,從而產生了「既然中國可以,我印度也能」的奇特想法——其實,中國並沒有把印度當回事。

莫迪前往波蘭和烏克蘭的行動,顯然蘊含了與中國抗衡的意圖。進一步的分析是:與中國競爭,可以給印度帶來好處。

莫迪存取波蘭和烏克蘭之前,印度跟日本就搗鼓在一起,修訂了兩國2008年簽署的【安保共同宣言】。

看看,印度和中國在較量,即使中國不理會他,依然能夠獲得巨大的好處,自然莫迪就更加積極了——在俄烏戰爭中,你們中國能有所作為,我印度就不能嗎?即使受到俄羅斯的反擊,印度還是執意要參與其中。

印度就這樣得意洋洋地出現了,主要是為了「強行吸引註意力」而來!

換句話說,莫迪的智慧遠超蔣幹,他明白這場活動並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結果,實際上是一種「公款旅遊」,但只要能夠達成其中任意一個目標,就已算是成功。

即使一個目標都無法達成,這也不過是一場「網絡直播表演」,說不定將來它真的能夠像【蔣幹盜書】一樣,演變成一段「傳奇」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