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以退選換「最高級愛國者」定位,拜登跟民主黨做了一筆大交易

2024-07-23國際

現在看來,拜登的第三次新冠陽性真的是「戰術陽性」,還在康復休養的時候,就在21號投擲震撼彈,宣布結束連任競選活動。

他在社交媒體上說:「 擔任你們的總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幸 」。聽起來是高風亮節、顧全大局,美劇中最經典句式之一,實則是被民主黨內已經不允許再拖,黨內勸退壓力排山倒海,不是拜登個人的倔強和堅持可以抗拒。

拜登說,自己將會在剩余任期內專註履行總統職責,「 這符合我的政黨和國家的最大利益 」,直到法定任期結束的2025年1月20日中午之前,他還有最後6個月的總統任期。

為什麽選擇此時官宣?

拜登的決定不僅是白宮歸屬的問題,更會聯動到民主黨的眾議院改選。現在的民調已經顯示,總共538張選舉人票中,特朗普至少能拿300多張甚至更多,一旦選情崩盤,民主黨議員擔心自己都將「陪葬」。茲事體大,事不宜遲。

民主黨內要他退選的聲音快壓不住了,留給他「 主動讓位 」的時間耗盡了。一旦他被 逼退 ,失去的不僅是競選資格,更失去「 為國為民讓賢 」的美名,美國歷史會怎樣書寫他屈辱下台的這一段?這是拜登家族最不能接受的。

總統們最在意的無非就是 歷史名聲和地位。

作為他退賽交棒的回饋,民主黨高層給他的贊美足以令拜登安心。奧巴馬洋洋灑灑寫的聲明中說:「拜登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總統之一,今天,我們也再次被提醒,他是 一位最高等級的愛國者(patriot of the highest order) ,審視政治格局並決定將火炬傳給新提名人,肯定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一次。但我知道,除非他相信這對美國是正確的,否則不會做這樣的決定。這證明了拜登對國家的熱愛,也是一位真正的公仆再次將美國人民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的歷史性典範,後代的領導人應該好好效仿」。

奧巴馬的評價不可謂不高,帶的 關鍵節奏 就是要將拜登定位為一個「最高等級的愛國者」,出於愛國才讓賢,並非健康或智力等問題,這無疑也是拜登一家最能接受的說辭。

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 舒默 的聲明也是同一個調子:「拜登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總統和立法領袖,而且是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他的決定當然並不容易,但他再次將他的國家、政黨和我們的未來放在第一位。 喬,你在今天展示你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和偉大的美國人 。」

拜登是1968年莊遜以來,首位在任總統放棄黨內提名、放棄角逐連任的總統。美國歷史上從沒有一位現任總統,在距離投票日這麽近的時候結束。民主黨全代會將在8月19日舉行,拜登本應獲得正式提名「加冕」。如今結束使得選舉進入到「下半場」,民主黨必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來決定誰出戰,而取代者只有不到4個時間搞競選。如果憑這麽短時間就能勝選,更是聞所未聞。所有這一切都是史無前例,大新聞大歷史在所有人面前展開的即視感。

拜登結束,民主黨如何「善後」?

拜登公開宣布結束的時候,也是民主黨高層小圈子在審時度勢後「最終定盤」的日子。

拜登意有所指地在聲明中特別感謝了哈裏斯,而哈裏斯透過拜登競選團隊發聲明說,將爭取贏得民主黨提名,會全力團結民主黨和美國,打敗特朗普及其極端的【2025計劃】政見。她說,「 還有107天,我們一起戰鬥,一起贏得勝利 」。

克林頓夫婦呼應拜登對哈裏斯的背書,「 盡全力支持她 」。

根據聯邦競選財務規則,拜登宣布退選後,哈裏斯是唯一可以直接動用拜登競選資金的候選人,因為作為副手,哈裏斯的名字也一同出現在募款檔裏。她是接替可能性最大的人選。

不過,就算拜登對哈裏斯的背書再有影響力,最終確定挑戰特朗普的人並不是透過拜登口頭或書面指定。

佩洛西等民主黨大佬認為,如果沒有公開透明選拔,直接讓哈裏斯接棒,難以服眾,擔心的倒不是哈裏斯的實力,而是擔心堂堂總統竟然 由黨內的大佬們欽點,而不是黨的基本盤來選擇,這讓金主政治這一套瞬間大白於天下

事實上,民主黨內正醞釀「迷你初選」,前總統克林頓和奧巴馬這些最有威望的人要出面主持相關活動。或許是走過場、走形式,但該走的過場還得走。

她能贏嗎,能不能幫民主黨贏下眾議院?

特朗普說,拜登是「我們國家史上最糟糕的總統,比起拜登,哈裏斯更容易擊敗」。

民調顯示,哈裏斯表現僅略勝拜登,特別在非洲裔選民中支持率比其他潛在競爭者更強,這是她的基本盤,一旦正式掛帥參選,對她的支持就會進一步凝聚。

即便民主黨搞象征性的「閃電初選」,在大咖們都已經紛紛歸隊的情況下,不見得會有人真正挑戰哈裏斯,拜登和克林頓等人第一時間挺哈裏斯就是避免黨內混戰。

更重要的是真正對個人政治前途有想法的人,並不願意在此時打逆風戰,很大可能會在與特朗普對決中當炮灰,成為「拜登替死鬼」。真對白宮有想法的人,將能量積蓄到2028年才是明智選擇。此時此刻,不如眾星捧月般拱哈裏斯。

拜登退選,個人地位與民主黨整體利益的一筆交易而已。

最高等級的愛國者 」,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