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令和米騷動」將持續到年底?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呼籲民眾不要搶購大米

2024-08-28國際
【文/觀察者網 賴家琪】日本「令和米騷動」持續,多地大米緊缺狀況仍未緩解。有觀點認為,日本高米價狀況可能持續到年底。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全日本新聞網(ANN)等日媒報道,為緩解大米供應緊張,大阪地方政府近日呼籲日本中央政府盡快投放儲備米。對此,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阪本哲誌8月27日回應稱,「我認為這是需要謹慎考慮的事情」。
阪本哲誌稱,新米比預期更早開始流通,這時候釋放儲備米可能會影響市場上大米的供求和價格。他此前還呼籲民眾不要瘋搶大米,並稱大米短缺是短期現象,主要是由囤積運動和短期供應不足造成的,新米上市後就會緩解。
對此,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當天回應稱,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大米囤積在倉居里不放出來很奇怪,「國家和地方政府在實際情況的危機感上存在差距」。
8月27日,日本大阪一家超市張貼通知顯示,大米到貨時間未定。 視覺中國
在日本宮崎縣近海8月8日發生7.1級地震後,日本氣象廳當天發出了有史以來首個「巨大地震警報」,稱該國東部太平洋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呼籲民眾做好防備。氣象廳發出預警後,一些消費者開始囤積大米。
日本共同社26日報道稱,對大米短缺的擔憂促使日本民眾前往超市搶購大米,在需求不斷走高的背景下,超市大米貨架被一掃而空。一名50多歲的日本家庭主婦在東京某超市空蕩蕩的大米貨架前表示,「米飯是主要的糧食,但現在越來越難買了,這很令人不安」。
東京一家連鎖超市的店員告訴法新社,袋裝大米很快就賣光了,今年夏天他們也只能采購到平時數量一半的大米。伊藤洋華堂等大型連鎖超市已對大米實行限購,規定每位消費者只能購買一袋大米。
7月25日,日本東京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員正在張貼大米限購的告示。 視覺中國
日本廣播協會28日報道稱,大米產區福井縣上周開始銷售新米,但由於全國性的大米短缺,新米價格比平時高出30%以上。比如,新上市的花越前米如今的售價為10公斤4780日元(100日元約合4.94元人民幣),正常情況下該米的售價在10公斤3500日元左右。
日本最大連鎖餐飲集團雲雀國際集團(Skylark)總裁表示,飆升的大米價格推高了成本。
除了米和由米制成的飯團、仙貝等商品外,日本一些其他商品的價格也在上漲,居民生活負擔加重。隨著政府補貼停止,7月日本電價上漲22.3%,為43年來最大漲幅。反映物價水平的住宅和汽車保險的費用攀升。除生鮮外的食品價格上漲了2.6%,住宿費和通訊費也在上漲,但增幅縮小。
早在今年4月,日本大米供應和米價就出現了「騷動」的苗頭。日本【朝日新聞】8月初報道稱,今年4月至5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07名受訪者中有85%的人減少了大米購買量或無法購買更多大米。截至今年6月,私營部門持有的稻米庫存共15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41萬噸。共同社稱,7月大米價格同比上漲18%,為20年來的最大漲幅。7月15日起,總部位於橫濱、在關東地區經營超市的OK株式會社就開始對大米實行了限購。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日本媒體用「令和米騷動」來形容日本近期出現的大米供應短缺、米價高漲的現象。「令和」是日本現在的年號。「米騷動」一詞來源於1918年在日本爆發的一次全國性的搶米暴動,當時傳出日本要出兵西伯利亞,米價瘋漲。由於擔心米價持續上漲及戰爭期間供應不足,日本人就開始搶米囤米。
除了地震預警引發的恐慌性購買外,庫存不足、產量下降帶來的供給不足也是造成「令和米騷動」的原因之一。法新社報道稱,日本今年6月的大米庫存量是自1999年開始收集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日本英文雜誌【東京周末】(Tokyo Weekender)稱,2023年日本大米收成約為661萬噸,為有統計以來的最低。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夏天的高溫導致秋季大米收成降低,而今年9月,日本主要稻區才開始收獲新米,導致8月成為米最稀缺的時候。另外,由於近年來日本人飲食習慣的改變,麪包、意面等替代主食消費量增加,對大米的需求降低。再加上日本的減耕政策,鼓勵農民種植牲畜飼料而不是水稻,都使得水稻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
【朝日新聞】、法新社等媒體還將日本「大米荒」歸咎於外國遊客的湧入,聲稱創紀錄的外國遊客增加了大米的消費量。不過,農林水產省前官員、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和仁本月在接受日本【每日新聞】采訪時表示,他不認為入境遊客是導致「大米荒」的主要原因。即使每月有300萬遊客在日本逗留一周,三餐都吃米飯,消費大米的總量也僅占總消費量的0.5%左右。而實際上,沒有多少遊客三餐都吃米飯。
福井縣越前丹生農業協同組合(簡稱JA越前丹生)估計,9月新大米上市後,短缺會得到緩解,但高米價的情況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