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對以色列突然襲擊伊朗這一事件進行了深入探討,現在看來,我們的預測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首先,以色列空襲的確避開了伊朗的關鍵設施,像是核設施和石油區等;其次,伊朗表示損失很小,這與他們所宣稱的一致;第三,伊朗保留著復仇的權利,這一點也在現在被確認了。
根據伊朗國家通訊社在10月26日的報道,政府發言人莫哈傑拉尼指出:「正如國家防空力量的官方聲明所言,襲擊僅造成輕微的損失,廣大人民應該保持冷靜,並遠離謠言,請民眾僅透過官方媒體和防空部隊釋出的聲明獲取訊息。
」。
伊朗官方不僅放出狠話,還聲稱保留著對任何侵略行為作出回應的權利。
據塔斯尼姆通訊社同日的報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表示,德黑蘭對以色列的回應將會是「嚴厲的、相稱的和精心策劃的」。
與此同時,該國也表示其損失微不足道。
伊朗的官方回應則溫和得多。
在遭到以色列襲擊後,伊朗外交部發表了正式聲明,一方面,強烈譴責了以色列的行為,指出這種行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另一方面,根據【聯合國憲章】,每個國家都擁有「固有的合法自衛權」。
從上述資訊中顯而易見,伊朗的官方發言與半官方表態存在著顯著差異。
官方發言較為溫和,幾乎未提及采取報復行動,而是重點強調了「自衛權」,更不用說「嚴厲回應」了。
半官方表態則強硬得多,顯示出伊朗準備采取報復行動的決心。
因此,目前伊朗的總體表態可被總結為「損失微小,有權自衛」。
但是,伊朗是否真的遭受了微小的損失並會行使自衛權嗎?
據塔斯尼姆通訊社10月26日報道,以色列在周六襲擊了德黑蘭、胡齊斯坦省和伊拉姆省的幾個軍事基地,目前已知有4人死亡。
表面上看,伊朗的損失確實很小,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作比較才能見分曉。
本月初,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僅造成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應當註意的是,伊朗的導彈具有廣泛覆蓋性,而以色列的報復則僅限於「軍事目標」,然而造成的傷亡卻明顯高於伊朗,由此表明,伊朗的損失實際上相當巨大。
針對是否會采取自衛權對以色列進行報復這一問題,我們認為有以下三種情形:1、進行嚴厲回應;2、聲稱損失微小,表示抗議然後就此罷休;3、說大話,保留自衛權。
我們認為第三種情形出現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嚴厲回應對雙方來說都可能付出沈重代價,甚至引發全面戰爭;完全放棄報復顯然也不夠光彩;而一方面表示「損失很小」,另一方面則保留自衛權,似乎最符合伊朗的總體利益,可以被視為一種「引而不發」的策略。
就此次事件而言,俄羅斯與伊朗的關系正在逐漸回暖,且普京也已同意簽署【俄伊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條約】,因此,如果伊朗貿然行事,必然會波及俄羅斯,給自己和別國都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害。
伊朗深知自身一旦失控,將面臨美國的強大壓力,這無疑是伊朗極力避免的結果。
因此,我認為伊朗會主要采取「保留自衛權」的策略。
一方面,會「人工減損」,呼籲民眾「不要信謠傳謠」,並強調一切以官方訊息為準;另一方面,只是說些嚇人的狠話來挽回面子。
最終,他們會「保留自衛權」,選擇「先記賬,再算賬」。
至於何時算賬以及如何算賬,則取決於未來的各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