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的【逆行人生】在各大平台上線了。
雖然之前對大概的劇情已經有了預期,但真的看到細節時,還是挺難受的。
雖然影片在最後例行做了昇華也給出了和解。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感受過屁股後面火燒水漫的生存壓力和焦慮。
但不得不說其實真實的生活比電影還要殘酷。
電影只是刪繁就簡地把生活的真相聚焦呈現。
而真實生活裏每一天所要面對的瑣碎又磨人的點滴,豈是一兩個小時就能窺得全貌的?
01
「你現在每受的一分苦,都是不自量力的自我反噬」?
有很多人說:以徐崢飾演的高誌壘為代表的大城市「中產」,之所以人到中年,苦難疊加。
以為自己的大平層,孩子的國際學校,妻子的全職主婦生活。
都是對自己前途盲目樂觀的反噬。
非要拼死拼活去爭取所謂的「中產生活」。
當靴子落地時,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生活自然張開血盆大口將他們吞噬。
強扭的瓜能甜嗎?
如果沒有這些「中產需求」,高誌壘即使失業,也完全不必要過得這麽狼狽。
人活一世,累死累活,黃粱一夢,何必呢?
從結果來說,高誌壘為代表的「城市精英」,看似確實在走一條風險極高的路上。
這種生活表象就像空中樓閣,虛無的只要一把中年失業的錘子輕輕一揮,就被錘得稀碎。
既然如此,何必賠上了時間和健康。
原地踏步也不過如此。
很多人就覺得:
高誌壘面臨的困境,只不過是因為他選擇了一條更難走的路,沒苦硬吃,活該反噬
02
看似可以選擇的高誌壘們,其實並沒有多少選擇
但朋友們,追求自己認為更美好,更有向上激勵,希望給孩子和家人理想中更好的生活,有什麽錯呢?
別說小鎮青年了,即使是大城市土著。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原始資產和家族人脈。
不拼,不牛馬。
有多少人可以高枕無憂到老呢?
很多人說:
在縣城當貴婦不好嗎?非要擠在大城市累死累活,三十多歲可能就會被否定社會價值。
到底圖什麽?
但真相卻是: 能在縣城當貴婦的人其實也只是少數。
普通人如高誌壘,沒有豐厚的家族資產和能安排各項需求的原始人脈。
在縣城也只能做底層牛馬。
而三四線城市匱乏的工作和機會和更難攀爬的向上通道。
讓這些除了努力學習或者咬牙拼搶的小鎮青年只能湧向大城市去爭搶也許還有一點點機會的生存空間。
請問即使你學成歸鄉,
就可以找工作隨便選嗎?
就可以有車有房不背貸款嗎?
就可以存款充盈,躺平無憂嗎?
就可以想休假就休假,想旅遊就旅遊嗎?
就可以不眨眼睛的給自己的家人安排他們想要的東西和生活嗎?
真實的世界裏哪有那麽多不進則退?
對於很多人來說,根本沒有退路。
所以我理解高誌壘,同濟畢業的高材生,已經用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爭得初始門票。
他已經是同代人,相似背景的人之中的幸運者了。
手擎著這張入場券,他才有可能改變家族底色,有可能逆天改命。
面對未知但好歹算是機會的選擇。
誰不去?誰不沖?
03
學校並沒有教給我們如何才是真實的生活,但社會法則會讓向上的信念世代傳承
在這個時代,當然已經很少有人會公開說:
孩子你要努力讀書,拼搏奮鬥。
將來你才能光耀門楣,光宗耀祖,成為大家眼裏的人上人。
但事實上有多少家族的老者不是如同高誌壘的父親,得知兒子失業後,痛心疾首地怒罵他不爭氣。
失業是因為高誌壘不優秀,不努力嗎?
當然不是。
失業怪高誌壘嗎?
當然不是。
但作為暫時被社會「淘汰」的「失敗者」,他一邊要承受因為經濟斷供所面臨的現實壓力,也要接受來自家人的審視和否定。
很多時候,其實相比起社會的否定,家人否定的絕望要來得更徹底和痛苦一些。
雖然當代父母已經大部份能跳出上一輩人對於「成功」和「出色」的執念。
但你為什麽要雞娃,為什麽要為孩子的未來焦慮?為什麽一邊罵街,一邊要鞭策孩子再堅持一下?
因為社會法則幾千年來也不會更改。
資源和「安全感」從來只是透過某些方式集中在少數人手裏。
誰都不想當墊底底層。
底層有多無奈,多袒露人性,其實【逆行人生】也有展露。
我們從小到大,即使你大學,研究生,博士畢業。
你修習的課程裏有多少是教給你:
人應該怎樣生活?
真實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而我們從小接受的生存法則,其實就是: 強者獲得資源,弱者命若浮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沒有經歷過高誌壘困境或者認為自己可以「松弛」選擇的,大概率也是因為「幸存者偏差」。
這篇略顯悲觀,但很多電影裏遮遮掩掩的情節,其實你會共情,你會驚醒,你會心有戚戚。
是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我如是說,並不想宣揚苦難和無奈。
而是想共勉:
生活就是這樣了,它不會因為誰的意誌就改變。
最糟的樣子也不過如此。
更何況福禍相依,高誌壘跑外賣不就把血糖穩穩地控制住了嗎?
畢竟,馬嘍的生活也能看見春天小百合。
祝好。
今天也是好好過就賺了的一天。
圖片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僅作文意輔助
逆行人生
徐崢
她看 174
中年危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