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書法入門」「墨法」在書法中的美,你知道多少?

2024-06-30國風

書法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它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豐富。蘇軾曾說:「書必備神、氣、骨、血、肉。」其中,筆法乃字之骨,墨法則為其血肉,二者相互依附,骨肉兼備,才能使筆下的作品神采奕奕,形神俱全。

墨法的意識形成大概始於唐朝,墨法理論的誕生意味著人們的審美又豐富了一個層面。

墨色變化,重點在於「濃、淡、枯、潤」四個字,能把這四個字徹底領會了,那自然筆中有氣,墨中有韻。

一、濃墨的用法

古人在作行草的時候,都是貴在用濃墨。墨色濃,筆力遒,自然精神就會很足。

在用濃墨的時候要註意一個「清」字。筆能中鋒,力能攝墨,清氣自然。又要註意一個「活」字。墨色太濃,必滯鋒毫,骨肉癡鈍,有礙氣機。尤其是我們在寫行草的時候,筆欲開足,則筆酣而墨飽;鋒欲長勁,則氣足而力遒;意欲圓融,則流麗而活潑。

蘇軾【前赤壁賦】 部份

我們來看看蘇軾的【前赤壁賦】墨跡,豐腴瑩厚,欲透紙背,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這就是一種很微妙的用墨方式。

二、淡墨的用法

以前古人寫作的時候,很少用淡墨,如果墨淡了則會傷了神采。要是用淡墨用得不薄,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明代董其昌與清代的王夢樓善於用淡墨,但是他們運用淡墨是相對於濃墨相比較,墨色稍微淡一些。

董其昌 草書·七言詩 立軸

三、潤墨的用法

古人在運用墨上都是很講究墨色的滋潤的,滋潤的墨色從點畫中微微滲出來,豐富了韻味。如果說用墨太燥太枯,就像是幹枯的小草一樣,沒有生氣。

墨要潤澤,那麽必須要筆酣墨飽,要控制力度,筆要提得起,筆一落下,墨汁就會迅速在生宣上洇開。用筆要靈動,不可凝滯,如果稍微有佇思,點畫就會模糊,所以潤墨用筆要快。

米芾 【清和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四、枯墨的用法

枯墨是主要的墨法,「飛白」、「枯筆」、「渴筆」這三種是常用的手法。

「飛白」就是筆觸中絲絲露白。這種方法是取源於古代工匠粉刷墻壁,可以表現出的是一種迅疾的筆勢。

米芾 【虹縣詩卷】 局部

「枯筆」,是筆毫中的墨幹時在宣紙上出現的筆觸,這樣的筆觸在行草中很常見,可以表現氣勢的酣暢淋漓。所以用這種墨法的時候,尤當以筆力為後盾。筆力充沛,筆勢迅勁,用墨雖然是枯的,但是卻賦予神采。

王羲之【寒切帖】 天津博物館藏

「渴筆」就是枯中有潤,疾中帶澀的筆調。這種筆調是迅勁的筆力,酣暢的氣勢,純熟中鋒運筆等眾多因素綜合的效果。這種墨看似枯,但是枯中有潤;看似燥,燥中有濕。這種枯中有韻,濕中有氣的筆觸很有味道。

楊維楨【真鏡菴募緣疏卷】 上海博物館藏

以上的四種墨法,要理解透徹,運用熟練就可一步求變化。

行草的妙處就是貴在濃淡相兼,燥潤相雜,墨韻的變化雖然產生了用筆的節奏,但亦當出以自然。凡初下筆時,筆酣墨飽,懸鋒飄落,一氣旋轉,墨色由濃漸淡,由潤漸枯。再加上用筆輕重變化,墨氣濃淡,一任自然,筆無凝滯。

總起來說,用墨的變化貴在不經意處肆筆為之,妙合自然。用墨的神奇變化是各種因素產生的綜合效果,絕對不是靠筆毫中墨的多少來決定的。

在書畫藝術中,墨色是表達情感、呈現意境的重要手段。濃、淡、幹、枯、濕五種墨色層次,各具特色,各有故事。

請問你喜歡哪種墨色呢?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