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從酒泉博物館看絲綢之路上的石窟藝術

2024-06-30國風

酒泉博物館告訴我們,這片土地上共有包括敦煌莫高窟在內的19處石窟,是世界石窟藝術的巔峰之作。

那一年,霍去病英姿勃發,從居延南下打到小月氏,大敗匈奴並將其殘部驅逐到玉門關外,漢武帝特別滿意,特賜酒一壇犒賞將士,但酒少人多,霍將軍靈機一動,將酒倒入身邊的泉中,與眾將士共飲,慶祝勝利;後此地置酒泉郡,成為河西走廊的重鎮,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

佛教作為東西文明交流的載體,引導著眾多的佛教僧侶們艱難跋涉在絲綢之路上取經傳佛,三國高僧朱士行從印度取經到洛陽,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佛教寺院白馬寺;此後西晉竺法護、後秦鳩摩羅什、後秦法顯、前秦樂僔、東晉劉薩訶、東晉釋寶雲、北涼曇無讖、大唐玄奘等等都以酒泉作驛站,把佛教思想、教理播灑在這片土地上,烙下了包括石窟藝術在內的深深墨點。

酒泉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館藏文物超萬件,其中「石室寶藏」石窟藝術展最為獨特。

「石室寶藏」石窟藝術展分為「文化融合」、「鑿崖開窟」、「敦煌瑰寶」三個部份,主要透過仿制彩塑、壁畫、圖版、實體展品相結合的形式,全方位、多維度呈現了酒泉石窟藝術的輝煌成就。

石窟藝術作為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展現了古代藝術家們的智慧和技藝,酒泉博物館陳列了諸多經典復制品,如莫高窟45窟中的脅侍菩薩、259窟釋迦禪定佛彩塑像,還有釋迦牟尼樹下說法圖(現藏於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水月觀音像(現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伏羲和女禍(現藏於印度新德裏國家博物館)等等,令人在感慨中悲憤。

這裏還陳列了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物流散過程,在積貧積弱的大清晚期,誌願看守敦煌莫高窟的湖北籍道士王圓箓在清理積沙時發現了藏經洞,並挖出佛教經卷、社會文書等文物5萬余件,後經英、法、日、美、俄等國探險家的盜竊掠奪,絕大部份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令人悲憤。

目前酒泉已發現的石窟共有19處之多,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7項,包括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瓜州東千佛洞石窟、敦煌西千佛洞石窟、肅北五個廟石窟、玉門昌馬石窟、瓜州下洞子石窟等等,共同構成一部佛教發展和傳播的史書,也是一部貫通東西方文化的史書;石窟藝術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擁有舉世無雙的藝術價值。

酒泉東迎華嶽,西達伊吾,一直是絲綢之路重鎮,中西文化在這裏匯集、碰撞、交融,形成了以中國文化為基礎,吸收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等多元文化藝術寶庫,如季羨林先生所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而敦煌,就在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