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天渡人,有吉兆」:這5個好兆頭,暗示了上天幫你,別不信

2024-07-24國風

【老子】第七十九章曾有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它的意思是說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

老子這句話的真實意義是在啟發我們:行善是符合天道的。

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順應天道的人,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猶如神助,順風順水。

在這個浩渺的人世間,所謂的「善道」是包含很多方面的,有對自己的善,有對他人的善,也有對待事物、對待世界的善,每一種善都各自有道。

「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往往因為自己的言行恪守著自己心中的「道」,那麽自然被上天的大道所青睞。

「天渡人,有吉兆」:這5個好兆頭,暗示了上天幫你。

吉兆一:不違背自然規律,順應天道。

村子裏的王漢一是村子裏的村支書,他雖然只有高中文憑,但是對於他所處的那個年代來說就是高學歷,所以,他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村子裏的一把手。

他在村子裏不僅位高權重,而且還是村子裏的首富。他家住的是村子裏唯一的紅磚新房,漂亮大氣的四合院,誰路過看了都流露出羨慕的眼神。

但是,他有著一件特別頭疼的事,愁的他吃不好睡不好,三天兩頭為此著急上火。

那就是他有一個特別不爭氣的兒子,不僅不服管教,而且到處惹是生非,回回都是王漢一低三下四的去幫他擦屁股。

他的日子過的紅火,不愁吃不愁穿,就愁他那不爭氣的兒子,可又無可奈何。

有一天,村子裏來了一位大師,王漢一向他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大師聽後,環顧家中四周,沈默半天後,只問道:「家中老人身體可好?」

王漢一被問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口說道:「老娘幾年前就去世了,還有個老爹天天就等著人伺候吃喝了。」

大師又說道:「中國人拜父母,拜祖先,因為他們是每個人生命的源頭。你若孝順父母也只是在膜拜你的源頭罷了。你若不孝順父母也只是在親手毀損你的福德而已。」

王漢一還是不解,問道:「大師,我兒子怎麽辦呢?能否請大師幫忙將浪子拉回岸?」

大師笑道:「能將你兒子拉回岸邊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天上有金木水火土,對應人有心肝脾肺,你不孝父母,讓父母生氣,孩子就不愛聽話。這也是天道好還。」

大師走後,王漢一仔細琢磨回味大師的話,在一天夜裏,終於幡然悔悟。

他帶著兒子一起把被自己丟棄在破屋子裏的老爹接回了新房,親身照顧老爹的日常生活,老爹的臉上也有了難得的笑容。

一年以後,老爹可以拄著拐棍到院子裏曬太陽了,每天都安詳的頤養天年,妻子也比以前和善了許多。

神奇的是,王漢一的兒子竟然懂事了起來,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再也不與他對著幹,再也不惹是生非了,而且變得很上進,開始努力工作。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言: 「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春天萌芽,夏天旺盛,秋天收獲,冬天藏糧,這都是自然的規律。不順著規律做事,就無法成為天下的綱紀。

【老子】中言: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其長。」

心懷仁慈,所以能勇於獻身;奉行儉約,所以能夠周濟民眾;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夠成為天下的首領。

古代人沒有文字的時候,卻依然可以辨別宇宙的規律,他們靠的就是天垂象。你身邊出現的任何事,無論好壞,它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天垂象。

這個象背後的推動根源就是你自己的業力,所有的象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不改變自己,任誰也無法解決你的煩憂。

所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你順應了自然,自然就會給予你正能量的反饋。如此,你才會順風順水、善始善終。

吉兆二:逐漸認清楚自己,接納自己。

古書上有一個故事,叫作「楚王失弓」。

楚王打獵的時候,不小心遺失了一把弓箭,隨從們想要去尋找,楚王制止了他們,並說:「弓箭是在我們楚國遺失的,要撿也是楚國人撿起,楚人失之,楚人撿之,不必找了。」

孔子在給弟子們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引申出了另一種不同的含義:「即便弓箭不是在楚國遺失,撿到的人也不必一定是楚國之人,只要是有人撿到了,便不算是遺失。」

老子在參照這個故事的時候,則又引申為一種更加包容寬廣的豁達觀:「誰說非要是人撿去呢,一只猴子撿去用行不行呢?也是可以的,萬物皆可用。」

佛家的解釋更加玄妙,令人醍醐灌頂,它認為:「緣起性空,世界上萬事萬物皆是空的,「我」是空的,「弓」也是空的,既然兩者都是空的,何來失去和得到呢?」

這個故事,其實它在啟發我們不同的人所看到的不同的世界觀。

楚王世界觀的邊界是國家,孔子的邊界則是人類,老子的邊界是萬物,而佛家的世界觀則走向了唯心。

這個世界上的蕓蕓眾生,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真正能夠認清自己、接納自己,看清自己與世界之間關系的人不多。

大千世界,人來人往,太多的人,不知自我,更不知本我。

因此,弘一法師曾經有一段非常有深意的佛語: 「人生三見,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見自己,自己是什麽?是一團欲望,七情六欲,貪嗔癡念,見自己,感受了自我和真我,所以豁達;

見眾生,眾生是什麽?是人性,妖魔鬼怪,名利權勢,見了眾生 明白了眾生相,所以寬容

見天地,天地是什麽,是規律,陰晴圓缺,生老病死,見了天地,知道了偉大和渺小,所以謙卑。」

人,要先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端什麽碗吃什麽飯,能做什麽事,不能做什麽事,而後才會欣然的接納自我。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接納自己的時候,就說明他已經變得成熟,變得強大,已經克服了自己的心魔。

一個戰勝了自己的人,一個與自己握手言和的人,才會更上一層樓,將無往而不利。

吉兆三:有錢不自傲,無錢不自卑,保持平衡。

「我忘記了初心、忘記了領導幹部的身份,淪為了金錢的‘奴隸’。」陳祥榮在懺悔書上寫下了這輩子最痛的領悟。

陳祥榮和眾多在利益與貪欲面前迷失自我的人一樣,人生的沈浮,始於一念貪欲。

44年前,陳祥榮背上行囊,成為村裏第一個大學生,帶著全村人的驕傲,遠赴舟山求學;44年後,當他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卻站在了法庭被告席上,讓鄉親父老感到汗顏。

作為漁民的兒子,受過窮吃過苦,對金錢的渴望比常人都深刻,付出比常人多的多的努力,擠過獨木橋,塌過山河,才成長為廳級幹部。

但是,無錢時的自卑已經刻進了骨髓流淌在了血液中,對金錢的渴望和誘惑並駕齊驅,最終貪欲勝過了理智,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大好前途。

古人雲,「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勒人繩索,氣是惹禍根苗。」

說明了錢財容易把人限制住,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金錢,就容易成為金錢的奴隸,受它的擺布。

無錢時自卑,有錢時自傲,這種人生的失衡,無論是哪一頭,都會足以毀掉一個人。

凡事,都需要「調和」。有錢的時候,要以「謙卑」來調和虛榮的內心。沒錢的時候,要以「自信自強」來調和脆弱的內心。

當一個人能夠正確的看待金錢,努力掙錢,瀟灑花錢,也能駕馭金錢的時候,才會真正的變得富有。

吉兆四:對待人生一切事,要保持平常心。

曾經有一個海關公務員,白天在廣州一家單位做公務員,晚上則在家裏寫「明朝那些事兒」。

他的網名叫做「當年明月」。一夜之間,「當年明月」這個網名紅遍了各類文學網站,被點選上百萬次,素有草根中的「易中天」。

網上幾百萬人在等著他每天的更新,這其中包括大學教授、7歲小孩和60多歲的老太太。

為此,他還引起了著名的「明月門」事件,眾多的出版社爭著搶著要出版他的書,最後他的書【明朝那些事兒】結集出版。

著作的出版帶給他的不僅僅是名聲,還有不菲的版權收入。

然而,他並沒有像其他的拆二代、富二代、暴發戶一樣,從此辭掉工作,去當名人,去揮霍錢財,去享樂,而是依然如往常一樣做著自己公務員的工作,直到退休。

有人說他是因為那本著作而成就了自己,其實,人們不知道的是,真正成就他的是一顆平常心。

金庸先生說過一句話: 「無我無形,無我無心,無我無招,無我無敵。」

何謂「無我」?就是說,做人不要刻意,而應該保持平常心。

人生,對待人生一切事,保持平常心,是一種人生覺悟,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有了一顆平常心,才能正視現實,才能腳踏實地做事,坦率正直做人,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體驗人生的快樂與幸福。

吉兆五:珍惜平淡,享受當下,不再抱怨。

張德鄰在生過一場大病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

他不再像以前一樣愛攀比、愛炫耀,穿衣要穿名牌,住房子要豪宅,開車要好車,請客吃飯要打腫臉充胖子。

以前,他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行銷長,拿著數目可觀的年薪,但是,他依然不滿足。

明明掙得已經比很多人都多,但他抱怨錢還是掙得太少,明明兒女雙全,妻子賢惠,他卻抱怨妻子年老色衰沒了新鮮感。

終於,在他的抱怨和折騰下,自己突然得了重病,新歡立即棄他而去,還是糟糠之妻和兒女最後收留了他。

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他終於明白了生活的本質。他加倍的關愛妻子,補償兒女,他發自內心的改變和懺悔,最終也得到了家人的諒解,終於一家人和睦團圓。

人生,平淡也好,富貴也罷,所過的,都不是物質的生活,而是享受當下的生活。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吉人天相、吉人自有天相」。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求神拜佛,希望得到上天神諭的眷顧,然而,上天的眷顧和幫助,都是無法從自身以外求得的,而是要透過修身、修行、修養,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才會有天助。

人生一世,虛名浮利皆是幻境,平淡是真才是現實。

向外修,向內求,得道自然天助,一切,如此而已。